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于松葉
來源: 新熵(ID:baoliaohui)
2020年最后一天陸續發布的道歉聲明,沒能挽救郭敬明和于正。
12月31日零點,郭敬明給作家莊羽補上了遲到15年的道歉聲明;于正也緊隨其后,于當日上午就多年前抄襲瓊瑤作品一事致歉。
時間線撥回到12月21日,因抄襲、炒作等原因,兩人被111名業內編劇聯名抵制,隨后抵制隊伍里又新增45名編劇。面對聲勢浩大的抵制行動,以往錙銖必較的兩人均選擇了沉默。
再之后,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主流媒體也對抄襲等文藝界不良風氣對郭敬明和于正做了直接或間接批評。一連串的后續反應,讓兩人持續曝光在輿論聚光燈之下。
而市場方面也有了連鎖反應。1月2日,《我就是演員3》往期節目被下架,新的一期節目中沒有于正的任何鏡頭。4日晚,貓眼、淘票票兩大購票平臺已不再顯示《晴雅集》的售票信息,之前全網下線傳言得到了證實。郭敬明和于正的道歉,看來還是來得太晚了。
文化商人,不擇手段
郭敬明和于正總是被一并提起,因為兩個人在電影圈和電視圈的發跡手法實在是太過相像。郭敬明是于正在電影圈的投射,于正是郭敬明在電視圈的投射。在成功路上,兩人都是同樣的不擇手段。抄襲、截胡等手段,貫穿了兩人的職業歷程。
讓郭敬明被釘在抄襲恥辱柱上的《夢里花落知多少》,是其成名作之一。2006年,法院判決該作品抄襲成立,但郭敬明拒不道歉,并義正嚴辭地表示:“錢、名聲,這些東西,真不是那么重要,我都可以給予,唯獨道歉,哪怕只是簡簡單單一句話,也決不會迫于壓力而放棄了自己的原則、放棄了曾經創作時的辛苦,放棄了所有依然喜歡著我的文字的人的希望。”
但在12月31日的道歉聲明中,曾經的“原則”“辛苦”“希望”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年少的虛榮和抗拒”。對于當年初嘗成功捷徑、名利盡收的郭敬明來說,承認抄襲無異于自斷前程。
在此之后,郭敬明繼續出書、開工作室、當主編,坐享名利。
郭敬明在寫《小時代》的時候,或許不會料到,屬于自己的“小時代”會過早終結。2012年之后,移動設備的崛起宣告著紙媒時代的沒落,郭敬明不得不另尋他路。2013年,郭敬明找到了新的身份——電影導演。
郭敬明當導演的最大便利就是作為作家的他,手中自有IP,自己的作品自己翻拍,粉絲的期待值也會增加。后續兩年里,郭敬明的導演處女作《小時代》四部曲相繼面世。但華而不實的鏡頭、矯揉造作的臺詞、拜金且空虛的價值觀,讓郭敬明陷入了曠日持久的批評之中。
一部作品拆分成四部上映,郭敬明被外界指責吃相難看;重流量而不重演技,也被指破壞行業門檻,郭敬明成了被電影圈集體排斥的異類。
《小時代》系列投資成本為2.2億人民幣左右,豆瓣平均分僅有4.8分,卻斬獲超18億票房,成了近年來性價比最高、投資收益最高的系列電影之一。無論外界如何指責,郭敬明已經在資本面前贏得了話語權。
相較于郭敬明,于正的手段似乎更高一籌。和善于運用流量明星的郭敬明不同,于正更擅長通過制造爆款劇作打造流量明星。楊冪、趙麗穎、佟麗婭等當紅的明星,都是主演于正制作的電視劇后一炮而紅。
于正炮制爆款電視劇的秘訣不在于他多么有才華,而在于他像一個商人一樣,總是能提前嗅出市場風向,先人一步推出自己的作品。重視速度而不重視質量,是于正的一貫作風。
2010年,察覺清穿劇的市場潛力之后,于正迅速推出《宮鎖心玉》,該劇從拍攝到上星播出僅用了半年時間,情節浮躁,豆瓣評分僅為6.2分,卻因占盡市場先機,成為現象級電視劇。而同期籌備的《步步驚心》,豆瓣評分高達8.4分,打磨了近一年才上星播出。
《宮鎖心玉》的成功讓于正嘗到了先發制人的甜頭,2011年8月,于正又立刻開拍新作《宮鎖珠簾》,該劇5個月后就上星播出了。
很多人認為,《宮鎖珠簾》匆匆播出,是準備截胡晚兩個月上星的《甄嬛傳》,兩部劇的主角原型都是清朝孝圣憲皇后。但《宮鎖珠簾》最終因情節薄弱、槽點眾多,沒能成為接棒前作的爆款,更沒能阻擋《甄嬛傳》封神的腳步。
這次失敗的截胡,讓于正意識到了光有速度是不能穩贏的,作品深度也很重要。想要兼具速度和深度,只有抄襲這一條捷徑了。
2014年4月,于正推出了《宮》系列的收官之作《宮鎖連城》,即被判定抄襲瓊瑤《梅花烙》的電視劇。
抄襲經典作品,固然讓《宮鎖連城》擺脫了前兩部的清宮劇的浮夸。可于正不僅沒有抄到精髓,還讓自己被釘在了抄襲的恥辱柱上。2015年年末,面對瓊瑤勝訴的判決結果,于正拒絕道歉。
這一事件似乎對他并沒多少影響。此后的2018年更是于正春風得意的一年,因為在進入公眾視野多年之后,他終于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這一年,于正的轉型之作《延禧攻略》在暑期檔率先播出,成功截胡同題材作品《如懿傳》,成為現象級爆款。巧合的是,《如懿傳》是《甄嬛傳》的續作,于正此番操作,頗有一雪前恥的味道。
一個靠著抄襲少年成名、步步爬升,一個靠著抄襲和截胡,搶占市場。兩人都憑借拿捏市場先機,完成一次又一次精準的名利收割。再加上對流量明星粉絲心理的精準把控,過去幾年,郭敬明和于正在各自領域所向披靡。
粉絲簇擁,資本撐腰
從明星后援會打點快樂家族一事,可以看出粉絲對娛樂圈內略有權勢者的諂媚之風很嚴重。啟用流量明星,讓郭敬明和于正也沐浴在粉絲的擁簇之中。但實際上,粉絲們絕對不是認可或喜歡郭敬明和于正,而是借由自己偶像參演的影視劇,間接買他倆的賬。
追星女孩魏可兒(化名)告訴「新熵」:“我的偶像參演了郭敬明的作品,外界對郭敬明的批評肯定會影響到我偶像的未來發展和路人緣。”基于“愛屋及烏”的心態,流量明星粉絲們自發成為了保護郭敬明和于正的護城河。
就在第一波編劇抵制浪潮發酵的時候,還有大批流量明星粉絲幫郭敬明和于正辯駁的景象。
即便有清醒的粉絲,對二者持懷疑或負面態度,也會被二者利用輿論力量進行削減。《晴雅集》上映前,曾有鄧倫粉絲吐槽“不喜歡郭敬明,好糾結”,郭敬明便回應該粉絲“不要因為我而不喜歡倫哥”“也給我一個機會!”。這一波操作成功虐粉,既為自己博得了虛心求教的美名,也將自己和明星做了切割,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影片收益。
至于于正,在《延禧攻略》贏得了一定口碑之后,便加快了“洗白”的步伐。于正長期以來都是熱搜常客,娛樂圈的很多事,即便和自己無關,他也會找好角度,橫插一腳,以吸引流量,這也讓許多明星的粉絲對其很不滿。
2020年11月初,于正打造了自己最成功的一次“洗白”。在新作《尚食》被韓國網友質疑造型抄襲韓服之后,于正拿出史料證據剛硬回懟,得到眾多網友力撐。裹挾民族情緒這桿大旗,于正不僅重新樹立了自己的形象,也順便宣傳了自己的新電視劇。
一波又一波的流量明星粉絲,貢獻了實打實的票房和收視率,這讓二人得到了資本的認可。
坐擁資本和資源的郭敬明和于正,前幾年的打法依然相對保守,喜歡延續過往的成功方法論,即啟用流量明星,迅速推出系列IP作品進行市場轟炸。
在《小時代》系列即將完結時,郭敬明緊鑼密鼓地開發了《爵跡》這一IP。但令人意外的是,明星陣容更加豪華的《爵跡》,最終票房為3.82億,低于《小時代》第一、第二和第四部的票房,豆瓣評分也僅有3.8分。
《爵跡》的失敗,意味著郭敬明一貫的方法論失靈,因為有些流量明星粉絲也不愿意為浮夸的作品買賬了。
《爵跡2》原應于2018年上映,但受范冰冰偷稅漏稅事件影響未能如期上映。積壓了兩年多之后,《爵跡2》改為付費網播。接下這個盤子的,正是和郭敬明關系密切的騰訊視頻。
騰訊和郭敬明和淵源頗深,2015年騰訊影業成立時,就拉來郭敬明站臺,并宣布將對《爵跡》電影IP作品進行外部合作探索。《爵跡》原作共有4部,和《小時代》系列的高歌猛進不同,《爵跡》第三四部的電影化遲遲沒有下文,而郭敬明早已經轉向改編別人的小說了。
于正則抱上了愛奇藝的大腿。在抄襲瓊瑤一案塵埃落定之后,于正一度失勢過。所幸有愛奇藝不離不棄,一路加持,于正很快恢復了元氣。
于正實控的歡娛影視和愛奇藝合作密切,2016年至今,一共合作出品了《美人為餡》《云巔之上》《皓鑭傳》《鬢邊不是海棠紅》等作品。通過深度合作,愛奇藝也得到了《延禧攻略》等電視劇的網絡獨播權。
芒果TV和湖南衛視也和于正有著相當深度的合作,歡娛影視和芒果TV合作推出過《半妖傾城》《朝歌》等作品,于正過往的眾多熱門劇集也多是選擇在湖南衛視首播。
和郭敬明一樣,于正開發系列作品的爆品方法論也開始失效。
在《梅花烙》抄襲一案發生前的4年里,是于正最輝煌的時期,他手握3個爆款劇,分別為《宮鎖心玉》《美人心計》和《陸貞傳奇》。但是于正后續開發的“宮”和“美人”系列作品,水花并不大,其他影視作品的熱度也不高。
抄襲案爆發之后的6年里,于正一共參與制作了14部電視劇,僅有《延禧攻略》的熱度可以和之前的3部爆款劇相媲美。
打造系列IP,是迅速推出作品、且提前為作品做好預熱的懶招兒。啟用流量明星,也讓影視作品的基本盤有了保障。郭敬明和于正這套速度至上、流量至上的畸形玩法,對影視行業造成嚴重腐蝕。
匠心不足,功利有余
近幾年,郭敬明和于正難掩焦慮,而這種焦慮,來自同行的實力打擊。以正午陽光為代表的影視公司,開拓了精品電視劇生產線,《瑯琊榜》《歡樂頌》《大江大河》等電視劇得到了業內外的一致認可。
粗制濫造的快餐型影視作品,已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郭于二人被迫轉型。
于正的轉型比較浮于表面,《延禧攻略》讓人看到的最大轉變是在服化道上。于正放棄了以往鮮明的色調,轉而選用更高級的莫蘭迪色系,提升了電視劇的整體質感。但是劇情依然有硬傷,比如“避雷針引雷復仇”等低級橋段,依然為觀眾所詬病。
郭敬明的轉型相對徹底,放棄了對自己的小說的改編。他的轉型之作《晴雅集》,改編自日本作者夢枕貘的同名小說。這一路數,無疑是直接模仿陳凱歌。陳凱歌之前的《貓妖傳》也是改編自夢枕貘的小說,兩部電影的美術指導也是同一人。
郭敬明是聰明的,認為跟著權威導演的腳步,拍攝知名作家的作品,總該保險了。結果,《晴雅集》于上映11天后被迫下線,豆瓣評分停留在5.1分。
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很顯然,郭敬明和于正沒有耐心打磨作品的心。篤信熱度為王的兩人,在臺前越來越活躍,企圖把目光和流量吸引到自己身上來,以穩固自己的行業地位。
2019年至今,郭敬明分別參與了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第一季、第二季,以及《少年之名》的導師,于正則參加了《我就是演員》。
無可否認,和陳凱歌、章子怡這樣的一線導演、一線演員同坐在評委席上評點演員的郭敬明和于正,已經成了影視界的權威,在業內有了絕對的話語權。
兩者在綜藝上的活躍表現,也成了被業內百余名編劇聯合抵制的導火索。
其實“聯名抵制事件”,不僅是一場自發的反抄襲運動,也是一場對大眾審美、投機取巧者和資本慣性的“正骨行動”。
借著這股抵制浪潮,其他圈層也開始了自發肅整。12月30日,136位網絡作家聯合發出倡議,拒絕跟風、抄襲、侵權盜版等行為,不唯點擊量論英雄,加強精品化創作。唐七公子、玖月晞等被指抄襲的知名網文作者也被網友要求公開道歉。
文藝界和影視界到了優勝劣汰、去粗取精的關鍵時刻。
近年來,《愛情公寓》《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少年的你》等熱門影視作品都深陷抄襲質疑。《愛情公寓》拍了五部電視劇和一部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拍了電視劇版和電影版,且都是一線演員配置,其作者唐七公子的后續作品也很賣座;《少年的你》更是拿獎拿到手軟。縱容抄襲行為、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積攢了行業怨氣。
面對抄襲質疑,總有一種聲音,即“為什么抄襲的作品比原作更成功?”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愛情公寓》被指大量橋段照搬美劇,但是美劇在國內的受眾面較窄。《少年的你》被指融梗日本作家東野奎吾的多個作品,不是原作不成功,而是由于異國的原作者未發現或者不追究,使得抄襲質疑無法在法律層面被定性。
第二個原因便如前所述,抄襲是迅速打造深度作品的捷徑。原創者已經為打磨原創內容耗費了大量心血,但是抄襲者可以在別人的既定作品之上做進一步的創作和改編。相較原創者,抄襲者的時間也更充足,可以抄多部作品,集多家之長,因此更容易成功。
如果這股風氣不被遏止,原創者得不到尊重和保護,潛心創作的人會越來越少,文藝界和影視界會從地基處開始崩壞。
業內人士也就此發出疑問,郭敬明和于正忙著上綜藝、上熱搜,精心運營著自己的商業帝國,哪有時間潛心創作?
曾經的郭敬明單依賴版稅每年就能獲得上千萬的收入。2007年到2011年的5年間,郭敬明牢牢占據中國作家富豪榜的前兩名,版稅收入每年過千萬。
郭敬明版稅收入的頹勢在2015年時開始顯現。那一年,網絡文學大熱,無數網文作家的作品異軍突起。郭敬明的郭式文學不再吃香,只收獲了600萬的版稅,榜單排名跌到了第二十名。
事實上,從2014年起,郭敬明就沒有再出過書了,告別了文學創作。但他的新電影《晴雅集》,還被指抄襲漫威電影《奇異博士》。
創作了《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等高分經典電視劇的編劇劉和平,打磨一個劇本,動輒七八年。老戲骨陳寶國曾這樣稱贊:“劉和平的劇本別說一個字,我們連一個逗號都不改。”
反觀于正,曾在接受采訪時諷刺瓊瑤,不允許演員改動劇本里的任何一個字。作為文化商人,于正不能理解瓊瑤對于自己作品的嚴謹態度。
匠心不足,功利有余,是郭敬明和于正的真實寫照。從業人員的集體抵制和大眾的逐漸覺醒,開始讓投機取巧者無所遁形。
風雨欲來風滿樓,嗅覺一向敏銳的郭敬明和于正,也許早就聞到了危險的氣息。但是遲來的道歉,終究沒能挽回局面。過往多年里一直被名利光環簇擁著的兩人,可能要開始適應門庭冷落的日子了。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