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不敢體檢的DT君
來源:DT財經(ID:DTcaijing)
2021年的第一個工作日,996的工作模式又沖上了熱搜。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年輕人加班猝死”不再是極端個例。
有命掙錢沒命花到底合理嗎?努力工作是否意味著拿命換錢?這些問題一次次成為全社會討論的焦點。
一邊是現代人越來越看重養生,一邊卻是越來越普遍的亞健康問題。
每年讓打工人們最心驚的可能不是年終總結,而是體檢報告。“每次看體檢報告都像是看考試成績,長大才知道成績算個×,好好活著才是最大的成功。”這無疑就是一個網友拿到報告單后,看著上面的結果發出的嘶吼。微博熱搜#90后不敢看體檢報告#的閱讀量也已經達到了5.7億。
現代人打開體檢報告單的心情就像是開獎,字越少越開心。但可惜的是,事與愿違。上海外服聯合《大眾醫學》發布的《2019上海白領健康指數報告》顯示,2018年上海白領體檢異常比率高達98.75%。換句話說,100位公司人當中只有不到2個是完全健康的。
社畜們佛系生活的背后其實并非完全看淡了生死,而是對自己健康深深的不自信,卻又無能為力的感嘆。
這屆打工人身體到底有多差?DT君將用數據切入,為你揭示現在年輕人的生存現狀。
這屆年輕人的身體這么差嗎?
是的。
從體檢報告成為病理百科的那刻起,年輕人的健康生活就走上了下坡路。這也是為什么年輕人不愿、不敢收到體檢報告的原因。
在困擾公司人的異常情況當中,女性排名前3的分別為骨質疏松、幽門螺旋桿菌、慢性宮頸炎。其中,慢性宮頸炎占比在這四年里增長了近17倍。
而男性排名前3的異常情況則依次是血粘度升高、甲狀腺異常、慢性咽炎。排名第一的血粘度升高,輕則容易引起頭痛、健忘、脫發、失眠等癥狀,重則可能會加快動脈血管硬化、腦梗塞、心肌梗塞等重大疾病。
映射到生活,這些異常都和日常生活的不良習慣相關。
朱珠就職于上海一家著名的廣告公司,加班、作息紊亂、用餐不定時已經是她的日常。上班忙到不吃飯,晚上回家路上再在地鐵口買份炒粉,周末則累得不想動彈——結果就是每年一次開獎式體檢。
“剛開始覺得沒什么,哪怕體檢結果異常也覺得沒事,基本上忍忍就過去了。但是現在明顯感覺到內分泌經常紊亂,已經有點影響生活了。”朱珠說。朱珠不是個例,像她一樣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的打工人不在少數。
這也就直接導致了體檢異常率的逐年上升。從2013年開始到2018年,上海白領的體檢異常率從94%上升到了將近99%——基數非常大,異常率更是不斷逼近100%。
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年輕人到底知不知道?
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明白
知道,而且非常清楚。
根據丁香醫生發布的《2019國民健康洞察報告》(下稱<報告>),在 70 前、70 后、80 后、90 后四個年齡段的公眾中,年齡越小,對自己的健康狀態的打分越低。在70前、70后分別給自己的健康情況打7.2分和7.0分的情況下, 面臨著職場壓力和生活壓力的80 后、90 后年輕人,健康自評分數均分別為6.8分和6.6分。
雖然沒有太多年輕人正在遭受骨病、三高等疾病,但不健康的生活狀態對80后、90后來說已經足夠折磨。在《報告》中可以看到,脫發、腸胃不好、皮膚狀態差、婦科等問題對年輕人來說是很常見的毛病。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年齡的降低,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的提及率也越來越高。
李玥是一個新媒體編輯,10萬+沒寫幾篇,但90后常見的毛病幾乎全占了。她說:“剛入行的時候,天天熬夜寫稿,想選題想到頭發瘋狂掉,可我真的寫不出來10w+。當時真的很絕望,每天夜里哭,還去看過心理咨詢。”當被問到有沒有想過轉行,她回答到“哪一行都不容易,怎么辦?熬唄。”
自己的身體自己最了解,年輕人比想象中的要堅忍得多。
另外,我們還在《報告》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年紀越大對生理、心理健康就越重視,年輕人則更追求享受生活、擁有財富和一份滿意的工作。這也與現實非常貼近,就好像社交網站上的投票里,脫貧的優先級永遠會高于脫單。李玥說,“溫飽都沒解決,何以思淫欲,只有財富才能帶來安全感。”
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才有了現在年輕人以健康為代價辛苦工作而后享受生活的現狀。
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年輕人以健康為代價賺來的錢,其實一部分正以各種形式投資回自己的健康。
“防身而已,用不上最好”
燃燒青春以換取(有限的)金錢,大口吃肉喝酒搏來生活里僅存的感官愉悅,但年輕人也是非常惜命的。
根據CBNData消費大數據,90后在家庭醫療上的消費占比逐年增高,對自身健康認知清晰的背后是明顯更強的危機意識。小到自身使用的體重計、溫度計、頸椎按摩儀,大到給老人孩子購買的血壓、血糖檢測儀、制氧機、胎心監測儀等,90后逐漸承擔起家庭健康管理的重任。
除了這些日常家用儀器,周瑤還會不定期地去按摩店做中醫理療和推拿。作為一位數據分析師,周瑤每天的工作都需要對著電腦,久坐又沒時間運動讓她不得不每月分出一筆開銷用于緩解腰酸背痛。她告訴DT君:“一開始按摩師給我按哪我都疼。她說我腰部有硬塊,肩頸部也有硬塊,手臂肌肉也硬,她一眼就看出來我是每天做辦公室的,還經常玩手機。”
來自于生理上的不適逐漸變得難以忍受,除了老老實實花錢看病,年輕人還把目光放到了保險上。作為亡羊補牢的手段,年輕人需要保險來緩解焦慮。從《報告》中看出,90后與80后在不同價位的保險支出上,比例大致相同。如果單純地由工作年限判斷收入,90后在收入不及80后的情況下,仍然愿意投入相當比例的收入在保險上——健康焦慮讓這群愛生活、愛熬夜的年輕人正努力地讓自己變得沒有后顧之憂。
在需求的促使下,一些健康相關的互聯網保險產品也開始出現,比如相互寶。周瑤和她的建筑工程師丈夫都投保了相互寶,原因無他——“現在身體越來越差、工作環境使然,是時候投保重疾險了。”
在知乎上,關于重疾險搜索率第一的話題“我覺得重疾險很坑,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買?”被瀏覽了超過400萬,說明重疾險已經被越來越多人的注意到。相當多的年輕人有這個打算購買或是已經購入。其中話題中就提到了周瑤購買的相互寶。被問及“是否是坑”這個顧慮時,周瑤表示:“防身而已,用不上最好。一年才幾十塊錢,圖個心安。”
道理我都懂
但我還是做不到早睡
花錢圖個心安,是現代人自我安慰的又一種表現手法。相較于去普陀山觀音相前奉上香火,打開支付寶買個相互寶,連走路上山的勁都省了。畢竟在“一日三餐規律飲食,保持良好運動頻率”和“不管了,花錢消災”之間,年輕人通常無腦選擇后者——要不然怎么那么多人辦了卡卻云健身呢?
《報告》里的數據也驗證了我們的猜測。即便對自己的健康測評分很低,但真正能夠身體力行的開始養生的年輕人并不多。結論顯示,基本不運動或偶爾運動(少于等于每月1-3次)的90后占比超過50%,且每周運動3次以上的僅占24%,還不到70前的1/3,是四個年齡段最不愛運動的人群。
年輕人們在生活中的不良習慣也一直未能改善。在《2019上海白領健康指數報告》中,上海白領超過四成的白領有熬夜的習慣,且超過30%的白領經常喝含糖飲料。此外,女性白領還經常吃垃圾食品,男性則容易抽煙、頻繁喝酒。
其實,作為熬夜大軍中的一員,道理DT君也都懂,養成不良習慣也并非我們所愿。
一些朋友也經常聲淚俱下地向DT君抱怨:“熬夜還不是生活所迫,尤其像我們這種程序猿,明星出個軌、官宣個戀情,服務器就立馬“爆”了,只能連夜修復bug。真正朝九晚五又不加班的工作能有多少呢,生活已經如此艱辛,還要剝奪我喝快樂水、吃炸雞的權利嗎?”
秉著“只要不發病危通知書,我就還能繼續熬”的阿Q精神,打工人的下班時間越來越晚。同時,一份互聯網大廠的offer仍然炙手可熱,哪怕它要求你玩命工作、拋棄正常的生活。
有人說這是社會規則,拼命工作我們至少能夠看到薪資、履歷的加成、上升的空間甚至個人價值的實現。但在這場交易中,當我們失去的遠遠不止是時間和精力,這樣的置換還值得嗎?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