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中德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合作機制首次高級別對話在北京舉行。如活動名稱點明的,對中德雙方來說,這次對話很重要,既在于其首次舉辦,也體現在雙方參會人員規格上,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德國聯邦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部長哈貝克以及中德雙方10多個部門代表參加了當天對話。
這次對話談了啥?達成了怎樣的成果?海叔結合現場獲悉的一些信息梳理了3個關鍵詞,看看此次活動對外釋放的信號。
一是合作。
在中歐當前出現貿易摩擦的背景下,這次對話的基調很受關注。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表示,本次對話旨在落實兩國領導人就加強中德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合作重要共識,扎實推進政策交流和務實合作。
很明了,合作是這次對話聚焦的關鍵。從當天達成的成果看,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雙方在機制框架下啟動綠色轉型中德省州合作,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德國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達成中德能效工作組2024年工作計劃,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德國聯邦環境、自然保護、核安全和消費者保護部達成《落實〈中德循環經濟和資源效率對話行動計劃〉的近期活動要點》,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德國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成立中德工業減碳工作組,國家節能中心和德國國際合作機構啟動中德重點領域能效提升示范項目合作。
海叔在現場注意到,德方代表對于雙方開展合作有著較強的意愿,特別是期望在可再生能源消納、智能電網發展、零碳低碳產品生產等具體領域進一步探索合作空間。
事實上,中德之間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的合作并非剛起步。1994年,雙方就已簽署過《環境保護合作協定》,此后也一直在推進更多合作,如碳排放核查試點、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和碳市場機制等領域合作,在中德能效合作框架下實施中德城鎮化節能示范項目等。
正是通過相關合作,中德雙方發展在多個方面從中受益。自2016年開始,中德兩國合作實施重點用能單位節能診斷示范項目,累計為水泥、陶瓷、造紙等行業企業提出能效改進措施97項,每年可實現節能約16.93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4.02萬噸。實施中德能效網絡小組項目,在中國江蘇太倉中德產業園10余家中德企業組建能效網絡小組,合作挖掘節能潛力,5年內實現節能4000萬千瓦時。
如海叔在會上觀察到的,不少代表認為中德雙方在綠色合作方面已經取得明顯成效,未來還有廣闊空間,而且這不止于中德之間,中歐雙方亦是如此。
6月22日,中德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合作機制首次高級別對話在北京舉行。高弘杰攝
二是發展。
海叔注意到,在本次啟動的綠色轉型中德省州合作中,中方參與合作的分別是江蘇省、四川省。
從地理位置上看,這兩個省分別位于中國東部和西部;從綠色發展情況看,二者在節能環保、資源循環利用、清潔能源等方面各有優勢,表現不俗。而這兩個省的發展背后,正是這些年中國在全國范圍大力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果。
如今,中國已經構建全球最系統完備的碳減排頂層設計和政策體系。國家層面出臺了做好“雙碳”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兩個頂層設計文件,進行全面系統部署。各部門制定了12個分領域分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以及科技、財政、金融、標準、消費等18個支撐保障方案。全部31個省份都出臺了本地區碳達峰實施方案。
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全球最大、發展速度全球最快。截至2024年3月底,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5.85億千瓦,占全國總裝機的52.9%,約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的40%。
實現全球最快的新能源汽車普及。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保有量達到2041萬輛,占全球一半以上。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2023年已超過31%,2024年5月達到39.5%,在主要經濟體中位居第一。
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全球前5家風電整機企業中有4家中國企業、10大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里有6家中國企業,光伏組件產量連續16年位居世界首位,提供了全球70%的光伏組件和60%的風電裝備。
國際社會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年來,中國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在推進自身綠色轉型的同時,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積極貢獻。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承諾用3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所用時間全球最短、碳排放強度降幅全球最大,這樣的決心和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6月6日在江蘇射陽港低(零)碳產業園拍攝的正在使用中的風電設備。新華社記者 楊磊攝
三是立場。
此次對話的舉行正值歐盟擬對進口中國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之際,這是一個繞不開也不應被避開的話題。
在活動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達了鮮明的立場:所謂中國新能源產業“產能過剩”論調違背市場規律和經濟常識,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與歐盟高舉的“綠色發展大旗”不一致,保護主義只會拖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轉型進程,中方將采取一切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布關于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的初裁披露,擬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這遭到了中歐多方人士的反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多次對此作出回應。
6月13日、14日、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連發三篇署名“金軒”的評論文章回擊歐盟。文章分析指出,此次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一方面,是在沒有歐盟產業申請的情況下自行發起的,明顯違反市場意愿;另一方面,為達到預設目標,歐盟委員會罔顧世貿組織規則,構造并夸大所謂“補貼”項目,摒棄出口量最大代表性標準,在抽樣中排除了出口量靠前的歐美企業,只選擇中國本土企業。這些做法,抽樣標準不合規、過程不透明、結果不公正,其本質是濫用世貿規則程序,將調查工具武器化,以“公平競爭”名義破壞公平競爭。
鄭柵潔22日在會上表示,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是技術、市場、產業鏈等綜合優勢的結果,是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發展起來的,是市場規律在發揮作用,是“競爭”出來的,不是“補”出來的,更不是什么不公平競爭。
事實上,中國新能源汽車產能利用率穩定在較高水平,產品以自銷為主,出口占比僅為12.5%。中國電動汽車主流車型在海外的平均售價均高于國內售價。同時,中國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近年來不少外資車企加大在華投資力度。顯然,這些外資品牌愿意在中國投資設廠,并不是因為補貼,而是中國有最完善的電動汽車產業鏈,擁有技術嫻熟的汽車產業工人。
恰如國家發展改革委“金軒”評論所談到的:短視的貿易保護主義不是出路,歐盟應深思慎行,糾正錯誤。
本期責編:白天亮、聶傳清
責任編輯:張恒星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