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星期一),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促消費 抓項目 發展數字經濟 “GDP萬億元城市”穩增長路徑明晰
近日,隨著西安、成都等城市相繼召開2023年兩會,24個“GDP萬億元城市”全部召開了兩會,明確了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記者梳理發現,作為區域乃至全國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和頂梁柱,“GDP萬億元城市”聚焦促消費、抓項目、發展數字經濟三大領域,推出一系列政策舉措,提振發展信心,穩定經濟增長。
呈雙向波動態勢 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
近期人民幣匯率迎來回調。2月24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分別跌破6.96元、6.98元關口,創今年以來新低。專家分析,市場對美聯儲加息幅度放緩預期有所減弱,帶來美元指數階段性走強,疊加春節假期后結匯需求走軟等因素,人民幣匯率近期有所承壓。
熱門產品搶手 旅游消費人氣高
2月6日,國內出境游按下重啟鍵。一時間,熱門產品搶手,旅游消費熱度“狂飆”。北京、上海等地多國使領館簽證中心都“人氣爆棚”。有機構預計,2023年全年出入境旅游游客人數有望超過9000萬人次,同比翻一番。眼下,業界正加緊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跨境游小高峰。
鈉離子電池商業化進程提速 產業鏈公司加快布局
2021年以來,鋰鹽價格一路上漲。其中,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漲幅超5.5倍。雖然近期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處于回調態勢,但仍處高位。基于此,尋找鋰電池的替代產品已經成為行業迫切的需求,鈉離子電池憑借成本優勢、高安全性能以及快充性能等優勢走進人們的視野。
上海證券報
經營有活力發展有韌性 滬市民企借力資本煥生機
擴產研發忙,發展勢頭強。據記者梳理,近期不少滬市民企紛紛發布經營數據、對外投資、合同中標等相關公告。部分此前面臨暫時性壓力或存在風險的公司也盼來“柳暗花明”,重展生機與暖意。與此同時,民企登陸資本市場的腳步也在不斷加快。
行業輪動速度加快 市場有望在3月形成新主線
上周A股市場先揚后抑,滬指圍繞3300點反復拉鋸。除創業板指表現相對疲軟外,滬深兩市主要股指均小幅上漲,上證指數周漲幅為1.34%領漲兩市。機構認為,未來伴隨基本面實質性復蘇得到更多高頻數據驗證,市場有望重拾升勢,中期市場機會仍大于風險,3月主要指數有望迎來進一步修復。
調倉換股“進行時” 基金建倉方式多樣化
近日,多只績優基金的估算凈值與實際凈值出現了較大偏差,這意味著基金經理或對持倉結構進行了調整。與此同時,基金建倉方式多樣化,除了在二級市場買入以外,為了獲取折扣收益,越來越多的基金選擇借助上市公司定增、大宗交易等方式建倉。展望后市,基金經理們認為,當前不妨樂觀些,經濟復蘇態勢明確,成長風格或更占優。
盛美上海2022年業績倍增 半導體設備公司“劇透”成長基因
科創板作為“硬科技”企業的匯集地,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效應愈發顯著。處于集成電路產業鏈上游的半導體設備領域,目前已有7家科創板上市公司。除盛美上海外,多家“鏈上”公司也預告了2022年業績喜訊。其中,中微公司、拓荊科技、華海清科、芯源微均預計歸母凈利潤實現翻倍。研發突破和產品放量構成半導體設備公司的成長主線。
證券時報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九年:拓展協同發展深度廣度 美好藍圖加速繪就
2月26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九周年。戰略實施九年來,北京“大城市病”的突出問題得到緩解,區域一體化交通網絡基本形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新突破。2022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合計10萬億元,按現價計算,是2013年的1.8倍。2023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開局起步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將向縱深推進。
“制造業當家”下的東莞:頭等任務抓實體經濟
東莞2023年“一號文”提出了眾多明確的發展目標:力爭到2025年底全市營收超百億元制造業企業不少于25家,產值超千億元制造產業集群不少于7個,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不低于50%……伴隨著這些目標,一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創制造強市正在冉冉升起。
勢頭強勁活力足 滬市民企借助資本市場“強筋壯骨”
近期,多家滬市民營上市公司發布經營數據、對外投資、合同中標等公告,經營發展勢頭強勁。同時,部分面臨暫時性壓力的滬市民企上市公司也有效化解風險,重現生機與活力。統計顯示,今年新上市的滬市民營上市公司數量已達10家,目前,滬市民營上市公司數量達1428家,占比約三分之二。
北證50科創50樣本股調整 新鮮血液注入新活力
近日,北交所重要指數北證50(899050)迎來今年首次樣本股調整:惠豐鉆石、恒進感應、奧迪威、海泰新能、邦德股份5家“新面孔”調入,而同輝信息、拾比佰等5家被剔除出指數??苿?0也更換5只樣本股,龍芯中科、昱能科技、三一重能、國博電子和復旦微電5只股票將被調入。
證券日報
主板存量項目平移首周 27單IPO項目率先完成 滬深交易所技術測試緊鑼密鼓推進中
全面注冊制改革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推進中。存量項目平移方面,2月20日至2月24日(滬深交易所受理主板存量項目首周),共29單項目平移,IPO和再融資分別為27單和2單。技術方面,滬深交易所剛剛完成摸底測試,接下來將進行全天候測試。接受采訪的專家表示,目前大多存量項目正在進行資料修改,預計項目平移將平穩推進。
注冊制改革四年 多數券商初步鍛造與之相匹配的執業能力
專家表示,注冊制改革已歷經四年的探索,經過不斷實踐磨合,保薦機構已初步鍛造出與之相匹配的執業能力,且多數能迅速適應全面注冊制改革要求。接下來,不同類型的券商如何提升執業質量,是全行業面臨的新問題。
“金融17條”送利好 擔保債券引入住房租賃企業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近日對外公布《關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一共17條。《意見》提出,將拓寬住房租賃企業債券融資渠道,并創新住房租賃擔保債券。專家表示,《意見》通過多種創新金融債券工具,進一步拓寬了住房租賃企業債券融資渠道,鼓勵各類租賃住房專項債券的發行,有利于解決住房租賃企業的資金問題。
監管點名“偽市值管理” 上市公司須樹立正確觀念
近日,證監會公開部分對2022年全國人大代表建議的回復。其中,“偽市值管理”被再次點名,表明監管部門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零容忍”態度。專家表示,“偽市值管理”的本質是借市值管理之名,行操縱市場之實,涉及上市公司實控人、掮客、私募機構等多方主體,要秉持“有一起查處一起”的理念,向市場持續傳遞強監管信號。同時,要進一步健全異常交易預警機制,提早識別風險。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