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被各種商家營銷套路侵害權益?買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訴無門? 黑貓投訴平臺全天候幫您解決消費難題【消費遇糾紛,就上黑貓投訴】
哈啰單車被爆漲價風波背后:共享單車的AB面
本報記者/郭夢儀/上海報道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哈啰單車在上海上漲了價格,收費規則為前15分鐘1.5元,之后每15分鐘1元,相當于1小時4.5元。對于處在充分競爭環境下的共享單車行業,此次漲價迅速在用戶群體間引發熱議。
不過,對于此次漲價,哈啰方面隨后稱近期并沒有在包括京滬在內城市調整價格,此前收費規則已執行一年半。
在共享單車誕生之時,因部分地區的公共自行車紛紛經營不善,共享單車承擔起了此前公共自行車的部分功能。至今依舊有公共自行車運營,但用戶量一直不高。現在的共享單車以手機APP上使用、車輛多、隨用隨停、不需要押金等優點成為用戶中短程出行的主要選擇。
一輛輛共享單車的背后是一個龐大系統,在這個系統保持的高體驗下,低成本出行似乎成為了各家爭取的目標。“推出月卡、季卡,也算是共享單車企業們規模效應顯現從而降低用戶成本的主要出口。”一位共享單車企業知情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單車體驗依賴數據算法和人力的協同
隨著大量從業公司在2017年~2019年出局,以及ofo的押金風波,共享單車進入市場格局較為穩固的三足鼎立階段。
對于這一階段,互聯網分析師于斌表示,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運營能力,同時滿足政府對共享單車停放要求,而這些均會是對企業運營能力的考驗,舉例來講,為了提高用戶體驗、提高服務質量,共享單車企業必須加大對車輛運維管理的力度,減少共享單車無序停放的問題,而這就需要共享單車企業投入成本解決。
隨著5G時代開啟,北斗衛星也讓單車定位更精準,以及單車行業的運營積累的道路熱點大數據,包括哈啰的“哈啰大腦”、青桔單車的青桔智控中心等,幫助企業運營團隊的運作。與共享充電寶不同的是,共享單車更需要人力的協同,線下運維人員通過系統接受調動車輛信號后,進行車輛調度。
“共享單車的體驗是數據算法和人力協同。”一位不愿具名的共享單車內部人士表示,目前共享單車企業的成本包括人力、技術研發、運營等幾個方面,青桔和美團在單車的投放上用的是三方物流公司。熱門地點上,三方物流會派出箱式貨車進行集中投放,其他地方則用的是電動三輪車定點投放,起碼一天一次。
住在北京回龍觀的李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曾經辦理公共自行車的使用服務時,還要繳納押金。因為是固定地點還車,有時候去的地方沒有空車位,或者距離還車點太遠。
價格對比
記者了解到,和哈啰單車一樣,美團單車的計價規則為15分鐘1.5元,之后0.5元/分鐘,相當于3元/小時。據了解,美團單車、哈啰單車與青桔單車的收費標準,三家均是前15分鐘1.5元,之后青桔單車是每10分鐘1元,不滿10分鐘按10分鐘收取費用;美團單車是每15分鐘0.5元。哈啰單車則是在15分鐘過后,之后每15分鐘1元。以此計算,若騎行30分鐘,在上海,共享單車市場的每小時收費上,青桔最貴,為3.5元,哈啰單車以2.5元次之,美團單車最便宜,為2元。
共享經濟初期,如ofo、摩拜單車(美團單車前身)等許多公司通過“燒錢”先把市場做大,積攢龐大的穩定用戶群。市場逐漸成熟飽和后,企業開始考慮存量用戶的商業價值最大化。但受到規模效應的影響,各家單車企業推出了月卡、季卡等活動。
記者發現,以哈啰月卡為例,連續包月費用為6.5元,續費14.9元,30天需14.5元,90天季卡需32元。青桔連續包月費用首月8元,續費16.8元,包月費用11.75元,季卡為49元;美團則是連續包月費用首月13.8元,續費16.8元,包月費用15.8元,季卡為55元。
綜合而言,共享單車與另一項公共交通方式公交車相比,各有優劣。
按現行收費標準來看,若單次騎行時間較長,共享單車單次騎行費用可能會比公交車高。但共享單車憑借其快速靈活的特點,可以觸達更多公交難以企及的地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時間成本,但若遇到雨雪天氣,公共交通則仍是公眾出行的首選。
共享單車進入互聯網出行“下半場”
目前共享單車市場主要玩家有三個:哈啰單車、青桔單車和美團單車。
于斌表示,在市場還未分出勝負的情況下,共享單車各個公司的漲價主要是為控制成本,爭取盈虧相抵。
可以發現,現在的共享單車玩家中,美團、滴滴和哈啰三家企業均將兩輪視為業務的基礎,而不約而同地擴展自己的邊界,美團從生活到出行的延伸,滴滴從四輪到兩輪的布局,乃至哈啰由兩輪到四輪以及拓展到生活品類,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流量和用戶或許還是現在企業的重點。
從2017年至今,共享單車已經進入了市場穩定期,包括青桔單車母公司滴滴出行、哈啰出行等公司都在謀求上市。今年2月,滴滴青桔完成了一筆約6億美元B輪融資,同時獲得銀行超4億美元的授信額度。而在3月18日,外媒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哈啰出行已秘密在美國證監會(SEC)遞交上市申請,計劃募資20億美元,中金、瑞信、摩根士丹利為其聯合承銷商。
責任編輯:王婷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