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平安全力備戰PE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 03:07 21世紀經濟報道
張友 劉振盛 又一輪資本盛宴開場。 手握巨額資金的保險巨頭將成為PE潮流中的主角,在中國人壽(601628.SH)入股渤海產業基金后,中國平安(601318.SH)不甘落后,以168億元的投資成為京滬高鐵的第二大股東,在兩大巨頭的暗自爭斗中,中國平安已然略微領先。 中國平安的平安資產管理公司(下稱“平安資產”)旗下將新設私人股權投資公司(詳見本報3月19日10版《平安200億巨資砸向PE》)以運營PE事項。中國平安為此開始大肆招兵買馬,包括PE經理、PE分析師的招聘已在進行中。 不過,在保險資金在PE的運用尚未放開的情況下,其資金來源成為有意PE的保險巨頭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戰略投資金科集團? 3月18日,中國國際金融公司、東英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平安資產股權投資部董事總經理任冷等一起現身重慶地產巨頭金科集團的10周年慶典。 金科集團是一家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并涉及與主業相關的五星級酒店、基礎設施建設、物業管理等領域的大型企業集團,總資產100億元,凈資產70億元。在當地,其是僅次于龍湖地產的第二大開發商。 平安資產為何遠赴重慶,出現在一個和其業務看似不搭界的地產公司?多位人士向記者透露,有意做PE的中國平安將戰略投資金科集團。 任冷否認要戰略投資金科集團的說法,“這次主要是來看看,不會戰略投資。”3月23日,中國平安一接近決策層的官員稱,目前關于投資金科集團、以及PE方面的事宜沒有什么可以透露的。 不過,金科集團內部人士介紹,中金公司和中國平安將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入股金科集團,至于入股比例和投資金額則不方便透露,“目前還沒有簽署最后的協議。” 某一熟悉金科集團引進戰略投資者的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中國平安將戰略投資金科集團,“此前已經簽署了框架協議,目前還在盡職調查中。” 不過,上述人士沒有透露中國平安將投資多少資金、持有多少金科集團的股權、每股價格,以及附加條件等。 此前,包括美國加納基金、紅星美凱龍以及另外一家基金已經敲定了入股金科集團,此三家基金的投資額一共超過十億元,不過三個基金的比重都不超過5%,紅星美凱龍則是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入股。 按照計劃,金科集團將在2008年或則2009年以IPO的方式登陸A股,這或許正是包括中國平安在內的眾多基金看好的原因。 資金難題 如果要做PE,項目和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尋找項目的同時,中國平安也已開始招兵買馬,3月23日,中國平安發布招聘信息,要招聘9位PE分析師,而PE經理的招聘則在2月初就開始。 中國平安招聘PE經理的職責是,獲得項目資源并且負責項目執行;做出投資判斷并且協助最終投資決策;參與投資后管理,降低投資風險,協助實施投資退出,提高投資的回報率;投資渠道的建設;參與重點行業的分析研究;支持直接投資部工作。 中國平安要求,其PE經理要具有3年以上專業金融領域(行業領先投資銀行或者PE機構)工作經驗;或者在行業領先的企業具有需要6年以上從業經驗并且有3年以上管理崗位的經驗;能夠帶來項目資源或者有著成功的投資經歷,在業內有著良好聲譽;具備在復雜局面下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保險搞PE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資金怎么來?因為目前保險資金的運用之中并沒有對PE放開。”任冷說。如果以自有資金搞PE,一些小項目還可以,但是如果面對動輒數百億的項目則無能為力。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平安可能通過特批或則發行信托的方式獲得PE的運營資金,金元證券分析師徐傳豹認為,從長遠看,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肯定將放開,投資PE是可行的。 根據公開報道,保監會資金運用監管部主任孫建勇在“2008上海資金與資產管理中心建設論壇”上表示,今年實際上是資產管理轉換的階段,保險業的發展戰略意向要逐步從固定投資、權益投資向產權股權轉變,要擴大基礎設施的投資,擴大企業股權,做一些長期、穩定投資,保持可持續發展。 不過,徐傳豹預計,從近期看,特批的可能性不大,不過中國平安可以通過旗下的信托公司獲得資金。 3月21日,平安信托就以9.6億元將許繼集團攬入懷中,更早之前,平安信托通過一個信托產品籌集至少80億元人民幣,用于廣州至武漢鐵路客運專線項目;2007年,平安信托還投資23億元入股山西太長、長晉、晉焦高速公路公司。 此前,中國人壽已揮舞資本大棒,大舉投資。其最引人注目的是投資了渤海產業基金,之前,其更是先后入股了南方電網和廣發銀行。在最近的兩會上。包括人保、合眾人壽的相關人士也提出了保資做PE的類似提案。 一向低調的社保基金理事會也已有所動作。 3月11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股權資產部副主任劉中元率代表團一行5人到四川綿陽,就籌建綿陽科技城產業基金進行考察。其總規模60億元,是西部第一只產業基金。目前,預計科技城產業基金將在6月底前掛牌運行,年底前基金支持的首批項目將落實實施。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