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銀華基金杯”新浪銀行理財師大賽,火熱報名中。即日起至9月7日,報名參賽將免費領取管清友、羅元裳、陳凱豐、簡七等多位大咖,總價值逾700元的精品課程禮包。【點擊領取】
來源:觀點
郭廣昌亦坦承,“市值這個問題,也是我很心痛的問題。”
觀點地產網8月28日,復星國際舉行2020年中期業績發布會,董事長郭廣昌帶領聯席董事長汪群斌、聯席CEO陳啟宇及徐曉亮、CFO龔平出席。
這場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業績會,復星國際涉及三大板塊十幾個業務平臺并未能詳盡解說,而是從組織、產品、生態到戰略布局向投資者和媒體們描繪了一幅事業藍圖。
在過去的2020年上半年,復星國際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嚴重,集團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利潤為20.12億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55.96億元,或約73.6%。
作為全球化布局的企業,這場全球疫情的戰役對于復星國際而言,壓力無疑是巨大的。令郭廣昌感到欣慰的是,疫情之下復星國際在機制方面抓住了牛鼻子。
據徐曉亮介紹,“最重要的機制能夠把整個組織實施的在戰時狀態下變成一個戰役機制,無論是從復星的頂層到各個產業,到各個產品線,都要圍繞在前進的過程中,用戰役來解決團隊的培養和團隊的評價?!?/font>
在業績會上龔平也給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這次疫情只是一個小插曲。整個集團的各個層面,各個產業板塊,都會從中國向全球散發活力。”
受累快樂、富足板塊
根據報告,復星國際收入為632.69億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52.06億元,或約7.6%,主要由于受新冠疫情影響,集團旅游文化業務收入較2019年同期減少45.34億元。
2020年上半年,復星國際集團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利潤為20.12億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55.96億元,或約73.6%。
歸母凈利的大幅減少,主要是復星的國際化布局受到全球經濟拖累;其中產業運營利潤為40.58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61.17億元減少20.59億元,或約33.7%,主要由于旅游文化利潤貢獻及其他產業運營利潤較2019年同期分別減少11.28億元及9.3億元;投資收益及其他減少35.37億元。
具體從健康、快樂、富足三大板塊來看,快樂板塊依舊是營收的主要貢獻,而歸母凈利潤減少主要是富足板塊與快樂板塊出現虧損。
其中,以醫藥、康養為核心的健康板塊總收入164.23億元,同比減少0.3%,歸母凈利潤8.03億元,同比減少了6.9%。
擁有豫園股份、復星旅文的快樂板塊實現總收入269.4億元,同比減少12.8%,歸母凈利潤-3.91億元,同比減少121.5%。
以保險和金融業務為主的富足板塊總收入141.5億元,同比減少8.9% ,實現歸母凈利潤-10.57億,同比減少204.1%。
快樂板塊業務收入減少主要歸因于受疫情影響,復星旅文收入大幅下降所致。報告期內,歸屬于母公司股東虧損為3.91億元, 較2019年同期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利潤減少121.5%,主要由于復星旅文的利潤貢獻同比減少。
而富足板塊方面,保險業務上半年收入同比減少8.9%,主要由于復星葡萄牙保險業務結構調整期間收入有所下降。報告期內,歸屬于母公司股東虧損主要歸因于金融市場波動導致的保險 板塊投資產生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回應全球化與市值之痛
從最初的醫藥和地產業務起家,到成為國內最大的投資公司之一,不斷地收購是復星系擴張的主要路徑。近幾年來,復星在國際市場上的投資尤為突出,從未停下腳步。
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以及去全球化發展的趨勢,有投資者對于復星國際的全球化策略提出質疑。郭廣昌顯得有些委屈,“復星在全球化過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但是大家都只看到失敗的?!?/font>
對于全球化的投資布局,郭廣昌坦言,正因為全球化那么難,所以全球化的企業才彌足珍貴。
而面對外界對于復星不斷變化的發展模式質疑,郭廣昌回應稱,“我們的夢想沒有變過?!?/font>
“復星是一個產業公司,在不同階段的側重點不一樣,在十年前更多地是在投資上,隨著投資建立起全球網絡,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到整合資源進行產業協同。復星國際的目標是形成一個大的生態系統,最終形成乘數效應?!?/font>
在發布業績會的翌日,復星國際的股價微微上漲0.34%,未能獲得資本市場更多認可。
郭廣昌亦坦承,“市值這個問題,也是我很心痛的問題?!?/font>
“雖然我很痛心,但是既然做企業就是要繼續努力,我們一直提醒自己的是做對的事,做難的事,需要時間積累的事,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豁然開朗了,大家有點耐心,一起等待這天到來,我們一直這么努力,一點反應也沒有,應該也不會吧?!?/font>
早前,穆迪將復星國際有限公司(Fosun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企業家族評級CFR從“Ba2”下調至“Ba3”。
穆迪預計,由于未來12-18個月內復星國際在旅游業和消費相關業務方面的關鍵投資現金流減少,信用質量下降,充滿挑戰的經濟和運營環境將給復星國際帶來的信貸傳染風險越來越大。
龔平解釋稱,評級機構并沒有實際考慮到,或者沒有反映出復星國際基礎運營的健康程度。在之后復星國際發行的債券,真正用錢買債券的投資人的看法才能證明復星國際的真實狀況,這也反映了方法論和實際運營之間的落差。
在過去6個月,復星國際賬面上的現金為1158.64億元,較去年年末增加了209.63億元。
得益于中國財政政策,為了應對疫情增加現金儲備一方面是為了夯實運營的扎實程度,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疫情帶來很多新的成長機會。
“對于復星來講,出現符合價值投資的機會。一方面是家庭客戶的線上化、家庭化的趨勢,另外也是帶來了很好的彎道超車和并購的機會?!?/font>
以下是復星國際2020年中期業績會問答實錄節選:
現場提問:針對復星國際在未來的全球化的布局和戰略上面,是否會做出一些調整?以及對現在國際上大的趨勢,如何去應對保證未來全球化戰略的更加成功執行?
郭廣昌:正因為全球化那么難,所以全球化在企業才彌足珍貴。就像疫苗,如果復星沒有全球化的能力,就不可能有疫苗的合作。大家去看真正能夠把疫苗做好的,就是兩個結合,一個是創新性公司的創新能力,第二都是跟全球化企業合作。
像阿斯利康,只有這種具有全球化能力的企業,才能把疫苗這樣的事情做好。當然也是和創新性公司合作,我們在英國的投資最后還是選擇跟全球化企業的合作,所以全球化是一個很不容易的事,因為不容易,所以非常有價值。
復星在全球化過程當中殺出一條血路,我們有成功的有失敗的。壞事傳千里,好事不出門。大家講得比較多的是Thomas Cook,但是我們有很多成功的案例?,F在大家都在說失敗的,我不得不說告訴大家大多數都是成功的。但是在一個企業的擴張當中,一定要付出血的教訓,我們就是這么一路走過來的。
另外我多說幾句,大家覺得我一會在說保險加投資,一會在說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的海外布局,一會在說學巴菲特,現在又轉到了產業運營,是不是這個線很亂?
其實大家認真思考一下,我們的邏輯沒有變過,復星的夢想從來都是一個產業公司,就是希望因為復星讓世界有所不同,為大家做更好的服務。但是我們在不同階段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以前,我們的側重點一直是說投資和產業兩條線都要走,比如前6年,我們更多的是花在投資上,因為這么多年的投資,才讓我們比較快的建立起全球網絡,比較快的能夠擁有了雄厚的產業基礎,如果不是靠投資的話,怎么這么快的形成了大旅游板塊。包括醫藥,我們從頭做起,如果沒有進行投資,哪有這么深厚的產業積累。
正因為我們要做一個大公司,我覺得全球整合資源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提出來嫁接資源,學習巴菲特兩點,一個是堅持價值投資,第二是堅持保險加投資是很好的模式。那今天我們為什么說要轉到以產業運營為主,因為我們已經完成了全球布局,完成了產業布局,布局結束了,全球布局也基本結束了,所以我們現在深耕產業為主,投資還是復星非常重要的能力,投資用來做什么?投資的核心就是補強產業。
那保險+投資還成立嗎?當然成立,這樣一種模式已經內化到我們的能力里面,保險+投資更加會變成一個產業化的服務能力的產品化。比如說健康險,前面也提到我們會有些慢病的病人,我們提供保險,甚至癌癥查出來之后,因為我們有藥,也可以給你提供保險。所以我們的保險就會跟我們的產品跟復星大健康有更多協同,所以保險加投資,保險加產業已經內化到大生態里面去,不是說把前面的丟掉了。
可能一段時間里面,我們以一條線為主,這個給大家印象太深了,當我們的側重點進行改變的時候,投資人就有些不適應,根本上來說是我講故事的能力太差,很多事情說不清楚。
我今天多說幾句,我們其實是很明確的,一路走過來我們每一個環節每一塊都沒有丟掉,我們的保險沒丟掉,始終是保險+投資。我們的全球化做了之后,全球化已經內化到復星的能力里面來了,我們只會不斷強化,但是不再是我們的重點了,現在我們的重點產業運營。
現場提問:能不能介紹一下復星國際整體的回購和分紅的策略?
龔平:基于今年疫情的原因各方面的綜合考慮,我們決定這次中期業績是不進行分紅的,但是過去幾年,大家應該看得到,從15、16年開始,整體的分紅率一直是保持在持續增長的態勢,從15年的12.9,提高到了19年的20.3,大家也應該能理解今年是特別的一年,我們也不希望大家把今年看成是不特殊的情況。我們在全年的目標里面,包括未來幾年的財政政策里面還是希望保持穩健的分紅比率。
回購我們一直在做,從16年開始在合規的前提下一直在堅定的回購,每年回購的金額16年是2.7億港幣,17年是4億港幣,18年是8億港幣,19年是1.59億港幣,今年直到現在,其實我們花在回購上的金額是3.7億港幣,力度非常大。
我們在合適的時間點,合適的價格條件下,我們還是會堅定的用力度比較大的進行回購,保護投資人的利益。復星國際在過去幾年,也包括未來幾年,還是有非常穩健的財政政策,包括在分紅和回購方面充分考慮股民的收益。
現場提問:在未來一段時間,領導們覺得復星的成長可能是在哪些領域會表現的亮眼和直接一點;第二,標普和穆迪對復星評級有一點調整,大概會是什么樣的影響?未來的融資規劃會是什么樣的?
龔平:在疫情期間,復星還是展現了很好的韌勁,危中尋機。我們之前的全球化布局,深耕能力也在這次疫情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同時看到消費者線上化、家庭化的機制,將是我們進一步夯實我們產業運營的核心邏輯。
接下來在整個集團的各個層面,各個產業板塊,包括在各個產業市場,都會從中國向全球散發活力。比如說隨著消費能力在中國的復蘇,餐飲旅游行業雖然短期受影響,但是后面都會上升,在上半年受損的業務,以亞特蘭蒂斯為例,7、8月份已經持續錄得新高,甚至在8月份,亞特蘭蒂斯的一天的收入就得到了850多萬元,這塊的收入增長有賴于商業模式是非常健康的運行,所以這次疫情只是一個小插曲。
健康類服務上升和增長,也包括健康保險,健康險的保費收入增長,和去年相比是增長了70、80%。同時我們在家庭化、線上化的需求推動化,推出了“復星健康+”,目前注冊的人數超過了100萬,在醫療產品包括醫療服務行業,包括其他的各個板塊,都可以看到有實際數字的增長。
而且政府在疫情期間推出刺激政策,包括金融財政、醫藥、消費服務、新基建,特別是海南自貿區。海南自貿區新的政策也會對我們海南布局深耕帶來新的成長動力,這是我們過去的一個成長的機會。
剛才提到標普和穆迪的影響,首先之前整個穆迪的評級是極度悲觀的,當然我們也理解,作為一家西方的評級機構,身處疫情的中心,到現在疫情還沒有得到完全的控制。有這個悲觀也能理解,但是他并沒有實際考慮到,或者沒有反映出復星國際基礎運營的健康程度。
大家去看在這之后復星國際發行的公開市場的債券交易價格到底怎么樣?那些真正用錢買債券的投資人,他是怎么看待這個評級,事實證明我們債券交易價格,基本紋絲不動。所以也反映了僵化的方法論或者極度悲觀的情緒和實際運營之間的落差。
未來整個融資安排的話,在過去6個月,其實賬面上的現金增加額是不小的,這是得益于中國的財政政策,為了應對疫情增加現金儲備,一方面是為了夯實運營的扎實程度,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疫情帶來很多新的成長機會,對于復星來講,出現符合我們價值投資的機會。一方面是家庭客戶的線上化、家庭化的趨勢,另外也是帶來了很好的彎道超車和并購的機會。
在負債結構上,我們還是會進一步提升負債久期,降低負債成本,我們的綜合債務成本已經到了4.7%,是歷史新低,而且新發的6億美金美元債,成本只有6.7左右,比預定的成本低20BP。當時其實獲得的認購差不多30億多美金,認購額度是5.8倍,也充分體現了市場對我們的信心。
現場提問:請管理層分享一下在海南的布局和投入。關于快樂板塊,管理層具體的介紹一下產品線之間的協同效應,戰略投入。
徐曉亮:海南自貿區推出了非常重要的政策,之前復星在海南一直是深耕的戰略?,F在來說,我們有三個維度,一個是已經規劃要求復星旗下所有的產業,在制定海南的1+2+7接下來的發展戰略,特別是金融,投資,我們都在進行戰略的深耕和布局的打造。
第二,我們已經在海南布局的產業,優先更快的發力,像復星旅文就像亞特蘭蒂斯的發展,從2.0到3.0,接下來3.0可能是復游城,還有更升級版的項目在海南落地。同時也結合自貿區,未來的趨勢也是非常大的。我們說的免稅,一方面復星旗下的相關產業也在積極申報免稅當中,同時也在和目前已經有的免稅的公司進行深度的合作。
第三,希望我們的產業有集群效應,產業和產業之間在海南更好的打通,本來我們都是為家庭的客戶,有先天的基因和血統。希望旅游和健康有更緊密的鏈接,特別是在已經有的陣地和流量的基礎上,把健康圍繞膳食也好,養老也好,旅游也好,有更好的銜接。另外特別是我們在深耕打造的全球雙引擎,有很多把制造、研發可以通過海南自貿區互相的協同,充分用好紅利,在海南擴大深耕,擴大產業集群效應。
現在快樂板塊像豫園是以品牌驅動,應該說經過豫園30年的耕耘,特別是近兩年的豫園的迭代重組,在賽道的布局已經完成,在各個賽道已經有比較好的種子品牌,像寵物,餐飲等等,圍繞衣食住行,現在最關鍵是從質到量的發展,如果有已經有量的怎么到質,快樂板塊一定是有協同效應的。
這一類的快樂家族圍繞未來品牌消費,圍繞度假,體育、游戲各個賽道,還有更多的交融??偠灾€是要有好產品,要有更多的高毛利的產品,進行更好的協同。
現場提問:復星在市值上有什么樣的考慮?
郭廣昌:市值這個問題,我很心痛的問題,我們很努力的在工作,老是感覺看不到市值,我自己的心很痛,也很無奈,我也做了很多努力,我們也在溝通也在提升。但我覺得也還是需要一份耐心,很多東西的改變,雖然你努力著,但是人家還是不認同,突然哪一天就豁然開朗了。
雖然我很痛心,但是既然做企業,就是要繼續努力,一直說的一句話是做對的事,做難的事,需要時間積累的事,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豁然開朗了,大家有點耐心,一起等待這天到來,我們一直這么努力,一點反應也沒有,應該也不會吧。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