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銀華基金杯”新浪銀行理財師大賽重磅來襲,報名即可領取666元超值好禮,還有機會獲得經濟學家、高校教授等明星評委專業指導,拿萬元獎金,上新浪頭條。【點擊看詳情】
原標題:公募抱團,機構加倉,A股“藥”漲!生物醫藥行業半年報戰役打響
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作者:伏流
隨著中報陸續披露,越來越多的公司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績單。截止至8月15日,一共有49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報,其中,生物醫藥行業一共披露43家,率先打響了半年報之戰。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這43家公司,上半年平均營業總收入11.97億元,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超20%;凈利潤平均1.81億元,凈利潤平均同比增長超60%。
7月份以來,A股各行業呈現普跌態勢,但是醫藥生物行業在申萬一級行業中表現依舊亮眼,跌幅僅次于電子行業,排名第二。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8月份之后,相對上證指數漲幅超過3%,排名僅次于前段時間炒得火熱的食品飲料與有色金屬,更是遠遠領先于全部A股0.15%的相對漲幅。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經歷了2018年的寒冬,2019年的生物醫藥行業似乎有所回暖,43只個股半年報披露至今,平均股價漲幅超6.5%,大有悶聲發大財的態勢。
不過,在細分板塊上,分化卻較為明顯,醫療器械行業7月至今漲幅高達4.25%,而中藥業跌幅卻達7.56%。
這與7月初衛健委對某些大處方、濫用的中成藥發出了“限制令”不無關系。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醫藥生物半年報之戰,各領風騷
在2019半年報醫藥生物個股營業總收入排名TOP20中,營收總額最高的是柳藥股份,上半年總營收71.97億元;但營收同比增長最高的卻是海思科,上半年總營收18.69億元,同比增長57%。
凈利潤方面,長春高新表現卓越,上半年凈利潤達10.13億元;上海萊士凈利潤同比增長最高,增長率高達148.41%。
然而,反應在股價上,金域醫學卻是最大贏家,8月6日披露半年報至今,股價漲幅高達29.78%。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機構搶籌安圖生物,公募抱團金域醫學
醫藥行業作為一個剛需行業,彈性小,防御性強,因此當當市場風險偏好弱,不確定性強的時候,資金往往喜歡抱團取暖,也就迎來了俗稱“喝酒吃藥”行情。
公布半年報的43家生物醫藥個股中,6只獲得了社保基金增持,1只獲得養老基金增持,1只獲得險資增持,3只被國家隊持股不動,當然還有從不曾錯過一輪行情的滬深港通,14只被其增持。
具體來看,安圖生物2019年被北上資金增持比例最多,增持股份占流通股比例達2.43%,同樣,它也被社保基金和養老基金分別增持1.49%和1.26%。機構上半年累計增持比例達5.18%。
我武生物上半年被北上資金增持0.22%,社保基金增持1.45%,證金匯金持股不動,養老基金減持0.02%,整體增持比例排名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通化東寶盡管上半年凈利潤增幅下降,卻依然獲得了社保基金的青睞,增持比例1.29%,與北上資金背道而馳。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公募基金中報顯示,上半年共有3618只公募基金重倉了生物醫藥行業個股,較2018年大幅增長600余只,平均持股占流通股比例逐步從3.51%提升至4.10%。
其中,金域醫學被20只基金持有,累計比例增長達3.73%,柳藥股份和邁克生物則分別被公募增持3.24%和2.80%。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生物醫藥行業2019年尤其是7月份以來的逐步回暖,除了因為政策改革行動的不斷深化,還有醫藥行業進程的歷史必然。
生物醫藥行業,日本之鑒
日本在80年代之前,醫藥行業受益于全民醫保政策,日本藥品市場大幅增長。
政府制定了高昂的藥品價格,并且醫生從藥品銷售價格中賺取豐厚利潤,使得這個時候的日本藥品市場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后來80年代之后,日本開始縮減醫療支出,并且控制醫藥價格。新藥第一年可以定高價,但是之后需要遞減。
但是日本的醫藥行業并沒有就此衰落。從90年代以來,日本醫藥行業收益仍然是比同期日本大盤指數日經225指數要高不少的。
醫藥行業是剛需,本身的利潤率,即使是降價之后,依然高于大部分行業,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到來,醫藥股更是不可以忽視的金礦。
觀察這些年的醫藥行業基本面,其實和行業政策規則是密切相關的。這幾年的行業政策比如醫保控費、一致性評價、兩票制、新版醫保藥物目錄等等:
一切的核心都是控制費用。
也就是會說過去太容易賺錢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但也許拼質量、拼創新的戰役才剛剛打響······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陶然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