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原標題 內幕交易大案曝光:券商員工操縱24個賬戶,配資9億炒股巨虧5200萬
來源 華夏時報
記者 陳鋒 見習記者 邱利
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收益還為負。昔日“打工皇帝”唐駿當年進軍資本市場的往事時隔5年再度浮現,這次還牽涉到一位70后券商員工,當時在廣州證券上海分公司工作的唐某瘋狂配資9億,內幕交易“唐駿概念股” 鑫茂科技(現更名“富通信息”)巨虧5251萬元。證監會日前一連發布4條行政執法信息,上述券商員工被罰10年禁入證券市場。
廣州證券2020年被中信證券收購,現更名為中信證券華南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證券北京分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廣州證券員工內幕交易案,那是發生在廣州證券并入中信證券之前,不方便評價。但中信證券在這方面一直很嚴格,嚴禁觸碰執業紅線,員工都嚴格遵守法律法規。
控制24個賬戶配資9億炒股
上交所2020年6月公布一份文件,宣告微創網絡“折戟”科創板。根據招股書披露,這家IPO失敗的公司,第四大股東為A股上市公司天津富通鑫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鑫茂科技”),持股比例為10%,而實控人正是唐駿,有著“打工皇帝”之稱,曾經輔佐三大富豪比爾?蓋茨、陳天橋、陳發樹,創造日薪50萬的紀錄。
2016年,鑫茂科技董事長認為微創網絡是很好的收購標的,雙方重組可以助力公司發展。出于對接資金的需求,則聯系了廣州證券上海分公司唐某,完成初步并購基金方案。
2017年5月24日,“鑫茂科技”發布停牌公告稱,控股股東正在籌劃與公司相關重大事項。同年11月24日,公告復牌稱,以1000萬元保證金收購微創網絡10%的股權,并稱將繼續推進本次重大重組事項。
至此,鑫茂科技收購微創網絡事宜塵埃落定。依照2005年《證券法》,這一重大重組事項屬于內幕信息,形成時間不晚于2016年10月20日,公開時間為2017年8月8日。而券商員工唐某屬于內幕知情人之一。
身為證券從業人員,唐某名下自然是沒有股票賬戶的,但為了交易“鑫茂科技”,這位券商員工居然打起了“配資”的主意。
據證監會調查,唐某此次內幕交易控制使用了多達24個賬戶,按照1:3至1:5的比例配資,提前大量買入鑫茂科技股票,保證金均來自于唐某。
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期間,唐某控制賬戶累計買入鑫茂科技1.25億股,買入總金額近9.45億元。
巨虧5200萬受重罰
不過,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5年前曾參與“鑫茂科技”重大重組事件的眾多內幕交易者們無一盈利。
2017年11月24日公告復牌后,鑫茂科技連續大跌,在當年12月29日股價一度下挫至4.07元,與停牌前最高點8.59元相比,股價接近腰斬,區間振幅高達59%。
根據證監會披露顯示,操縱期間賬戶組虧損5251萬元,唐某控制賬戶于“鑫茂科技”股票復牌以后全部賣出,賣出金額約8.92億元,并沒有實現獲利。
證監會認為,唐某系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在本案中直接參與設立并購基金收購微創網絡股權過程,知悉相關內幕信息。在此情況下,配資使用“唐某”賬戶組,在內幕信息公開前大量買入“鑫茂科技”, 雖然最終交易虧損,但已嚴重擾亂證券市場秩序,違法情節嚴重。
證監會決定對唐某采取四項懲罰措施:一是處以60萬元的罰款;二是采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三是不得在其他任何機構中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其他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四是在禁入期間內,不得繼續在原機構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此外,證監會同時披露的另外兩則行政處罰,也都是因為在內幕信息公開前就參與交易鑫茂科技,最終均落得被罰60萬元的結果,再次給廣大證券從業人員敲響警鐘。
京師律所刑事訴訟法律事務部主任張立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證券法》規定了九類內幕信息知情人,其中就包括因職務、工作可以獲取內幕信息的證券交易場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廣州證券員工唐某內幕交易行為屬于上述規定的情形,唐某屬于內幕信息知情人。內幕交易除了證監會給予的處罰之外,還會構成內幕交易罪,是刑事犯罪行為。從監管到行政處罰、刑法懲罰是針對內幕交易行為的多維度懲罰。
廣州證券的前世今生
據中國證券行業協會官網顯示,唐某于2016年8月入職廣州證券上海分公司,而在2017年2月后從廣州證券離職注銷,并從此“消失”在了證券行業。
廣州證券是一家老牌區域性券商,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至2019年期間,廣州證券營收分別為29.45億元、17.43億元、12.61億元、8.17億元,呈明顯下降趨勢。
凈利潤更是斷崖式下跌,2016年實現歸母凈利潤9.64億元,2017年凈利潤2.39億元,同比大幅下降75%。后來直接虧損,2018年、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2.48億元、-2.79億元。
2020年廣州證券扭虧為盈,前身為廣州證券的現中信證券華南公司自納入中信證券財務報表合并范圍起至報告期末,2020年實現營收9.51億元,凈利潤2.02億元;2021年營收8.58億元,凈利潤2.58億元。
廣州證券雖然是老牌券商,但發展始終不溫不火,行業排名中等偏下。中國證券業協會會員信息系統數據顯示,廣州證券2017年總資產402.91億元排名第38位,營收17.43億元同比大降40.8%,排名第46位,而凈利潤排名第66位;2018年總資產434.85億元排名第35位,而凈利潤排名第90位,遭遇滑鐵盧。不僅是廣州證券一家,2018年近八成上市券商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寒冬之下,頭部效應卻愈發明顯,排名前20位的券商收入占比高達74%。
就此,券商上演新一輪并購浪潮。其中,中信證券134億收購廣州證券100%股份一事引起資本市場軒然大波,更是惹來上交所問詢函:為什么要收購虧損的、BBB的廣州證券?
實際上,廣州證券已然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連續多年大額虧損,不僅業績下滑,監管方面也多次被下達自律監管措施。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廣州證券因存在“為協議轉讓企業提交做市報價服務申請”問題被全國股轉系統批評;2016年又被監管部門查處負面行為,被股轉系統定性為“例行檢查上不盡職”;2018年違反“證券公司從事證券經紀業務不得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開展業務”的規定, 再次被采取自律監管措施。
責任編輯:王涵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