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商業華觀
97.4萬——這是中疾控公布的2月1日全國核酸檢測量,而這個數據在去年12月9日曾高達1.5億。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大部分中國人就從疫情的陰影中走出,但相關的核酸檢測企業卻從金光大道走入了死胡同。
作為最早參與核酸檢測的一批企業,新冠疫情期間,華大基因曾在全球30余個國家和地區啟動了超過100個火眼實驗室。但是隨著新十條的實施,核酸檢測需求急劇收縮,各地政府對核酸檢測服務的采購按下終止鍵。
2月27日,華大基因發布業績快報,2022年華大基因實現營業總收入71.26億元,同比增長5.32%;實現凈利潤8.1億元,同比下降44.42%。
對此,華大基因把鍋甩給了新冠。稱是由于因新冠業務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新冠核酸檢測服務及試劑單價持續下降,以及政策調整,新冠檢測需求大幅下降,以致公司新冠相關固定資產和存貨存在減值跡象,華大基因2022年度對新冠相關固定資產和存貨計提約4億元減值準備,導致公司基于新冠相關的利潤較2021年度相比有大幅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一向在社交平臺十分活躍的華大基因副董事長尹燁,面對這份糟糕的成績單也保持了沉默。不過投資者更關心的是,在常態化核酸檢測終止后,華大基因會尋找一個什么樣的新故事?
在新冠業務爆發以前,生育健康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服務是華大基因的主營業務,占比超四成。然而這塊業務在疫情期間基本處于停滯狀態。現在疫情結束,華大基因必然會重拾這塊業務,但是我國的人口出生率已經連續七年持續下降,且2022年還首次出現了人口負增長,在市場不斷收縮的情況下,華大基因的生育健康大蛋糕很快就要觸及天花板。
對此,華大基因在最新的投資者交流活動中回應稱,公司已構建起生育健康業務的三級防控體系,分別是:單基因遺傳病篩查、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以及新生兒疾病篩查。其中的新生兒疾病篩查有望成為公司生育健康板塊的重要增長方向。
屋漏偏逢連夜雨,這邊華大基因還沒解決好核酸檢測遺留問題,那邊美國商務部又開始找麻煩。當地時間3月2日,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為由將28家中國大陸企業和研究機構列入所謂“實體清單”,華大基因旗下的華大基因研究院以及香港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赫然在列。根據美國商務部的規定,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必須獲得美國政府的授權,才能取得美國產品和技術。
實際上,3年前華大基因就有過類似遭遇。2020年,美國商務部將華大基因子公司北京六合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孫公司新疆絲路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當時,華大基因稱新疆絲路還未開始營業,而北京六合2019年度實現的凈利潤不超過上市公司同期凈利潤的1%,因而對公司總體經營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但華大基因也曾在年報提到,“若中美貿易摩擦繼續發展,對基因組學應用行業的相關產品提高關稅,或進一步擴大產業鏈相關上下游企業進入實體清單,通過產業鏈傳導,也可能給公司生產經營和盈利能力帶來潛在的不利影響。”
3月3日,針對美國或對華大基因等中國企業實施出口禁令的消息,華大基因方面稱,正在和新聞來源相關方溝通核實。
責任編輯:常福強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