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中國基金報
2024年的第一周的四個交易日,滬指累計跌1.54%,深成指跌4.29%,創業板指跌6.12%。A股后市怎么走?一起看看券商老師們的最新看法。
(泰勒注:幾乎所有券商策略都提到了“高股息”、“紅利低波”板塊。)
1、中信證券:資金跨年效應顯著,月中迎來關鍵時點
開年首周資金的跨年效應顯著,機構調倉和加倉均抱團于紅利低波,市場交易生態和風格分化趨于極致;1月中旬是關鍵時點,隨著經濟數據和地緣擾動的落地,政策將持續加碼,場外配置型資金預計將逐步入場,市場將迎來重要拐點,當前依然建議優先布局以科創為代表的超跌成長。
一方面,資金的跨年效應較往年更為顯著,無論是避險情緒演繹、機構存量調倉、長期資金加倉,開年資金行為的共識高度集中于紅利低波主線,相關交易迅速擁擠,市場交易生態和風格分化趨于極致;美元降息預期下修普遍擾動全球股市,春節前后國內降息概率較大。
另一方面,1月中旬將迎來關鍵時點,國內經濟數據披露落地,打開政策再加碼的重要窗口;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落地,資金行為模式將趨于明確,場外配置型資金預計將逐步入場。
2、中金策略:短期擾動不改長局
進入2024年后,外部環境不確定性邊際上升。結合近期公布的我國部分經濟數據,內外部環境影響下,A股首周未能延續去年年底的反彈趨勢表現偏弱。高股息主題開年超額收益顯著,這體現出在外部環境面臨不確定性、社會預期偏弱的背景下,投資者更加重視當期回報,高股息相關行業憑借穩定的現金流和分紅優勢繼續獲得資金青睞。
往后看,在預期偏弱背景下,我們建議關注積極因素的逐步累積,尤其是國內政策環境的邊際變化。我們認為當前短期擾動不改長局,極端估值疊加積極因素的逐步積累,對后市表現不必過于悲觀,2024年市場的配置機會有望好于2023年,未來3~6個月建議關注景氣回升與紅利資產的攻守結合。
3、中信建投策略:積極把握回調機遇
目前寬基指數已充分反映當前市場各種悲觀預期,后市進一步大跌的風險有限,同時隱含風險溢價、股債性價比等長期關鍵指標都表明,A股底部信號已經出現。企業盈利能力的修復、市場增量資金的改善同樣重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通縮預期的消除所需要的政策信號不可或缺。隨著地產政策持續推進,PSL重出江湖,疊加資本市場改革,穩預期信號正持續釋放。
開年紅利策略表現強勢,區分其長期配置價值和短期波動風險。短期來看,市場筑底成功后,高股息主題或階段性退潮。當前高股息的表現說明市場風險偏好顯著下降,投資者信心不足,且隨著美國經濟預期轉向軟著陸,12月非農就業數據超預期,無論是防御性策略還是高勝率策略,都助推股市資金向高股息流動。而在歷次市場筑底后,風險偏好回升,煤炭、石油石化、公用事業、銀行等板塊大概率有所回調,這些板塊則是高股息主題的核心板塊。
高股息策略方向的短期波動風險點,可能在于市場情緒反轉和上漲后股息率變低、吸引力下降。交易擁擠度及恐慌情緒指數是未來一階段高股息行情需密切關注的指標,當前中證紅利指數交易擁擠度已達近三年相對高位,后續絕對收益波動或加大;從中信建投-投資者情緒指數看,目前處于底部低迷-恐慌區,考慮到偏低的經濟/政策預期,進一步穩預期信號的出現就極有可能扭轉當前情緒。
中期來看,考慮到目前估值、經濟預期低位狀態,2024年高股息適當結合景氣或是更安全的方向,申萬三級細分板塊中,可重點關注焦煤、煉油化工、紡織服裝、小家電、乳品/軟飲料等。
4、民生策略:超越紅利
2024年第一周,紅利指數表現突出,從行業漲跌幅分布來看,也存在“股息率越高,本周漲幅越高”的特征。這種“一枝獨秀”的行情也使得部分投資者開始擔心紅利風格上的“擁擠”。
我們從2021年8月~9月的強周期行情和2023年4月份的AI主題行情得到的經驗是,交易擁擠度、成交占比過高和對資金的虹吸效應這些指標難以精準判斷“見頂”,唯一時點上的耦合可能只有此前的強勢風格跌破前期低點,而上述各項指示“見頂”的交易特征還沒有在紅利風格上出現:中證紅利指數日均換手率仍然位于2021年6月份以來的低位水平;周度成交額占比在本周有所上行,但也未達到歷史極值;此外,前期強勢的TMT風格雖然有所下跌,但離前低仍有較大的距離,難言紅利風格已經構成了較強的“資金虹吸”效應。
從2020年以來,經濟開始“去金融化”,經濟結構逐漸向更加消耗實物和增加值率更低的制造業偏移,在2010年到2020年之間的大多數時間里,用電量、原材料產銷量增速都小于GDP增速,但從2022年開始強于GDP增長。在2023年全球貿易走弱時,中國出口數量指數仍然保持兩位數高增長,也體現了經濟中韌性的部分在“量”而不在價,“量”又集中在實物消耗,同時,部分“量”的供給上還存在著瓶頸和壟斷限制,尋找具備這一類特征的行業或許好于單純依賴股息率的高低來尋找“紅利”。
2018年以來,食品飲料、“茅指數”、“寧組合”和醫藥都陸續突破了原本的估值箱體,也意味著贏得了市場中越來越多參與者的認同。作為正反饋,公募基金經理更加在上述行業精耕細作:統計意義上基金經理所覆蓋的行業面開始縮小,而在上述行業中對個股的挖掘和覆蓋更廣。這是過去市場結構性泡沫形成的基礎,而經歷了2~3年的回撤后,這一結構基礎正在遭遇更多挑戰。
我們發現,2023年12月以來,管理人的歷史投資領域開始更多往偏價值領域變遷,新的定價模式正開始具備更多群眾基礎。我們從2023年開始向市場引入紅利概念以接替簡單的“高股息”思維,當下我們同樣向投資者強調:核心是對新時期掛靠實物韌性、經濟活動流量(而非依賴高附加值、高價差)的壁壘型行業的投資,紅利只是其定價的錨。
我們的推薦如下:第一,受益于生產端中游制造流量恢復、同時存在供給瓶頸的上游資源行業的價值重估正在進行中,推薦油、油運、銅、煤炭、鋁、黃金;第二,具備壟斷經營特性的公用事業(電力、水務、燃氣)和交通運輸(公路、港口);第三,關注底線思維下經濟預期修復上證50的見底,布局銀行、保險、房地產。
5、招商策略:那些年演繹過的風格切換
A股根據經濟發展階段、主導增量資金、行業景氣結構的變化,往往會出現比較顯著的2~3年維度的風格切換。
回顧2006年至今發生的幾輪風格切換,可以發現幾個重要特征:1)每一輪最強的風格,一般出現在上一輪周期中后兩位中的一個,反之未必;2)大多數情況下,一種風格無法連續兩個周期占優,也就是同一個風格占優很難超過三年;3)多數情況下,相對WIND全A,風格超額收益的比例介于0.7~1.3之間;4)最近四次風格切換,幾乎都發生在1月前后。而且最近四次風格切換中,又三次發生了前兩年最強風格的“一月沖刺”行情。
今年1月開年的第一周,在紅利風格占優兩年后,也發生了明顯的沖刺紅利風格的交易特征。考慮到國內基本面的改善、企業盈利的上行以及流動性的邊際寬松,我們認為市場情緒也將迎來修復。
政策重點扶持、有產業趨勢催化以及年報業績可能超越預期的方向將成為后續布局的重要線索。行業層面,關注年報業績有望超預期的領域,主要有AI科技創新和出口改善疊加的電子、汽車及零部件;政府開支增加和三大工程啟動帶來的計算機、工業金屬、建材、家電以及醫藥等領域的投資機會。
6、海通策略:如何看待開年不紅?
①歷史上開年下跌和全年行情關系不大,估值低且政策暖時,開年下跌后全年行情依舊可期。
②當前A股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國內央行重啟PSL加力穩增長,海外美聯儲緊縮周期或結束,股市行情有望回暖。
③政策加碼背景下,大金融可能有階段性機會。中期盈利上行期白馬成長有望更優,如電子等硬科技和醫藥。
7、中銀策略:紅利策略仍占優
市場預期扭轉仍需等待信用回溫信號。展望2024年,我們認為在“穩貨幣寬財政”的政策組合下,A股盈利有望迎來觸底回暖。
但需要指出的是,本輪內外環境的復雜性以及吐故納新的波動進程,使得市場預期或仍出現階段性反復,今年國內需求也大概率呈現“弱復蘇”。
2024年開年,市場對于內需偏弱預期短期內尚難得到有效扭轉:12月PMI持續下行,內外需雙雙走弱引發需求下行成為12月PMI主要拖累,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較11月出現小幅回升。
當前來看,在對于內需的一致預期尚未明朗之時,市場配置方向或仍將集中在具有盈利確定性的弱周期行業及具有安全邊際的低估值板塊上。信用環境回暖的信號或將成為市場情緒修復的重要拐點,隨著信用企穩,啞鈴策略也有望走向均衡化。
8、華西策略:本輪A股“市場底”大概率已形成
估值與大類資產比價來看,2023年12月A股估值分位數跌至近三年2%附近,滬深300風險溢價和股債收益差指標均與歷次市場底部較為接近,A股破凈股占比上升至8%,接近歷次底部。
從交易情緒來看,A股成交額換手率均較高點大幅萎縮,強勢股占比下行至28%的低位,創新低個股占比最高升至29%。
從投資者行為來看,上證所新增開戶數較年初已有大幅下行,新發權益基金已有接近兩年處于低迷狀態,產業資本凈減持規模明顯萎縮等。
根據以上梳理,我們判斷本輪A股“市場底”大概率已在去年12月形成。隨著穩增長和資本市場政策落地,2024年A股有望逐步展開修復性行情。
9、廣發策略:高股息、新范式下的長牛策略
面對不確定性持續提升的市場環境,A股高股息風格將走出長牛之勢!
復盤“失去的三十年”開始后的日本股市,可以發現日本在經濟增速放緩、資產負債表惡化、人口增長拐點后,高股息風格在絕大多數時間內占優。
而香港市場高股息風格幾乎持續占優,核心則源于離岸市場的特征導致香港股票市場始終存在更高的不確定性,因此市場持續地給確定性以溢價,帶來高股息風格占優。
中國面臨內外不確定性提升,A股高股息將走出長牛!
10、興證策略:三大指標解析紅利低波
考慮到紅利低波整體擁擠度已經處于較高水平,當前可以關注其內部擁擠度未達高位、估值安全邊際較高的細分方向:從市凈率分位數的維度來看,保險、水泥、建筑、白色家電、銀行等行業2019年以來的PB分位數處于較低水平,后續估值修復仍有空間。
從狹義擁擠度來看,出版、保險、水泥、運營商、建筑等行業的擁擠度仍處于歷史較低或中等偏低水平,同時銀行、公路鐵路、石油石化、火電等行業的擁擠度處于中等或中等偏高水平、但尚未達過熱區間。
綜合來看,當前公路鐵路、紡織服飾、鋼鐵、銀行、白色家電、建筑、水泥和保險行業的PB歷史分位數處于50%以下、狹義擁擠度未到較高區間,這類低位的紅利低波行業值得關注。
責任編輯:楊紅卜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