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我也想像巴菲特那樣終生投資。”東吳基金常務副總裁、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陳軍對券商中國記者說。
24年證券從業經驗,15年公募基金管理經驗,無論從哪個維度來看,陳軍都是資本市場稀缺的“老將”。在投資時,陳軍聚焦景氣賽道,與時代同行。從管理產品的定期報告來看,在碳中和與經濟轉型的時代背景下,陳軍已將目光逐步轉向清潔能源領域。
在采訪中,陳軍金句頻出。比如,他認為,外部阻力到來的時候,正是檢驗一家公司的好時機。“碰到經濟低谷期,企業的處境就像大象下河,你要跟著大象一起過河,仔細觀察它在水里游得快不快。”又比如,他相信,只要把時間線拉長,做正確的決策其實是相對容易的,因為市場是公平的,沒有捷徑,短期的超額收益背后大概率有其他的代價。“換而言之,對于正確的事情,我們會一直堅持去做。”
加盟東吳基金兩年多,陳軍不僅是一位基金經理,更是公司的常務副總裁和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在管理團隊時,陳軍也將個人的價值體系融入了進去。作為投研團隊負責人,他會幫助基金經理簡化投資目標,專注于自己擅長的領域,將部分責任交給投決會共同承擔。他強調,一個成熟的管理人才有資格被放到產品上去,買基金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管理人要與投資者建立長期陪伴和信任的關系。
學會“化繁為簡”
身為公募行業為數不多的資深老將,在采訪中,陳軍坦言,做投資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投資其實是很容易累的,為什么?第一,一個新的概念出來,景氣度又相對較高,這個賽道可能本來研究的人就很多,就很容易形成內卷;第二,技術推陳出新,但新技術有的是真技術,還有的是偽技術,需要不斷地跟蹤驗證;第三,市場是很有效的,如果反應慢了,可能看中的方向已經是高估值或者大市值了,收益率可能就會不如預期。所以每天都需要學習大量的新知識。”
案頭學習之余,陳軍還非常喜歡進入產業,和從業人員深度交流。不過,由于大家的關注點不同,而產業又往往發展極快,較低頻次的交流總是深度不夠。“所以我們必須非常頻繁地去聊,這其實是比較辛苦的。”
入行多年,類似精力管理這樣的難題,陳軍現在已經能夠輕松應對。他告訴券商中國記者,他已經學會把事情做得簡單——“少即是多。我現在把做基金的目標定得非常簡單,就是要努力創凈值的新高。”
目標簡化之后,陳軍明顯感受到了兩個變化:
第一,他不再關注排名,無論短期、中期還是長期。“像巴菲特這樣的股神,其實也不是每一年收益率都非常高,但巴菲特做得好的地方就是回撤非常少。”陳軍直言。他的目標就是回撤少一些,并且爭取等到市場反彈的時候,努力讓產品凈值再創新高。“我已經做了20年的投資了,也想像巴菲特那樣終生投資,對我來說,未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化繁為簡的好處就是,可以讓我專注于自己想做的事。”
第二,看準方向之后,他會收縮范圍,精準覆蓋。例如新能源概念涉及的行業眾多,但在陳軍看來,它有一個主線,那就是清潔能源。對于這個主線,他會自上而下仔細觀察。他笑言,在這件事上,他堅信選擇比努力重要。
好奇心、韌性和成就感
在采訪過程中,可以明顯感受到陳軍對投資發自內心的探求。“我很喜歡做投資,我是那種一聊到投資,眼睛就會發亮的人。”
陳軍享受研究新公司、新技術帶來的成就感。“我天生就有很重的好奇心,投資做多了,對很多事情都有疑問,不做研究很難建立信任。”在經過二十多年的摸索之后,陳軍也打磨出了一套成熟的研究方法。他要求自己一定要將企業的業務模式和特點吃透。“我做了很多減法,最后發現這一步是繞不開的。”
此外,他會盡力抓住投資中相對確定性的部分。他會自上而下,關注政策導向和流動性指標;也會自下而上,收集產業上下游的相關信息。“要把一家企業看透是很難的,大部分時候是盲人摸象。當你摸到有問題的部分,發現這明顯不是好企業,你就可以把他排除掉——排除法總是更容易做一些。”
今年上半年,權益市場波動不斷,陳軍借此機會仔細觀察了行業里一眾企業的韌性。“碰到經濟低谷期,企業的處境就像大象下河,你要跟著大象一起過河,仔細觀察它在水里游得快不快。”他告訴券商中國記者,一家企業真正的質地如何,其實是能觀察到的。“過一次‘河’,你就知道它從根本上好在哪里,才有可能一直陪伴。我曾經最長陪伴了一家企業十年。”
“韌性”也是基金經理的必備素養之一。陳軍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在市場漲跌周期里,即便是樂觀主義者,有時候也會受到打擊。作為一名專業的投資人,保持信心非常重要。“熬下來、扛下來,再努力找到下一次機會,經歷多了就習慣了。”面對資本市場的起起伏伏,身為“老將”的他現在已經能夠保持淡然。
此外,陳軍也直言,到了他這個年紀,能明顯感覺到為自己掙錢和努力為基金持有人掙錢是截然不同的。他認為,資本市場是非常有效的,公募行業又有較高的透明度,受到來自市場的認可,讓他感到努力為持有人賺錢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
為什么是清潔能源?
從過往已公開披露的定期報告信息可以看出,在重倉大消費多年后,近年來陳軍逐步轉向了清潔能源這條主線。為何陳軍重點關注清潔能源賽道?
“本質的原因是,我們國家已經把高端制造業的生態打造得非常好了,在‘雙碳’的目標下,可能已經很少有國家能夠超過我們。”在陳軍看來,我國人口基數龐大,產業的分工非常細化,同時擁有著大量素質極高的技術人才,很多企業家本就兼有科學家的背景和深厚的專業積淀。不僅如此,近年來,中國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將一批前沿的技術和優質的企業收入囊中。“這些優勢加起來,我相信中國的高端制造產業未來可期。”
采訪中,陳軍特別強調,做投資的人一定要對國際政治和中國經濟的發展脈絡有深刻的認知。“只有認識清楚之后,你才會知道自己的信心來自何處。”他堅定看好中國在高端制造業,特別是清潔能源行業的優勢。“我們有技術,也有市場,隨著清潔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不斷推進,我國有望成為能源強國。”
此外,如果要在自己的“舒適圈”和快速成長的景氣賽道之間做選擇,陳軍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他認為,如果選擇了景氣賽道,即便對個別公司的把握有些差池,潛在的損失也可能不會太大,原因是:即便阿爾法看錯了,貝塔也有望掙錢。
賽道的高景氣度還可能會形成“虹吸效應”。當一個賽道的景氣值變高之后,全市場好的資源、好的人才、好的技術都會投入進來,資金面上也可能會有很大的支持,而現在的清潔能源賽道或為這樣的一種高景氣。
看淡短期,立足長遠
在談及做基金經理的壓力時,陳軍顯得很淡然。他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可能每個基金經理都曾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著睡不著的階段,因為太看重業績了。作為過來人,他坦言,為了長期“活下去”,基金經理必須要做的就是看淡短期業績的壓力。
“我現在說這些話聽起來很輕松,因為我的考核期是十幾二十年。但是對于年輕的基金經理來說,怎么做好職業生涯的前幾年還是很重要的。”
作為東吳基金的投研團隊負責人,陳軍也會對公司的新人基金經理進行帶教,他會用數據衡量基金經理的長處和短處,幫他們揚長避短。新任基金經理剛上任時如果能力圈比較窄,那就先專注于自身擅長的領域,然后慢慢拓展。
“原則就是,不能讓在某些方向上還不是很成熟的人去替別人管錢。”陳軍的態度非常堅定。
在產品的設計上,陳軍也力求定位明確,以客戶為導向。他表示,無論是以追求高收益為目標,還是以減少回撤為目標,都必須風格清晰,而不是“既要、又要”。如果是對標ETF的產品,就要努力做得比ETF好,新發的每一只基金都會是基金經理的個人能力和市場需求的結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入東吳基金后,陳軍開始帶著投研團隊面向投資者做直播,現在直播已經成為了公司的一大特色。在他看來,像今年上半年這樣的市場,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陪伴投資者。“彼此建立信任以后,投資者對基金經理的理解會多很多,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
“做直播其實會讓基金經理不得不去做一些系統性的思考,畢竟有無數投資人在看著。”陳軍認為,這種鞭策十分有效,可以鼓勵基金經理做深度研究,并保持言行一致。
最后,陳軍坦言,成功的基金經理和成功的企業家一樣,最終掙的可能還是長遠的錢。他相信,只要把時間線拉長,做出正確的決策其實是相對容易的;反過來,如果只是追逐眼前的利益,后續的糾錯成本反而令人得不償失。在他看來,市場是公平的,沒有捷徑,短期的超額收益背后大概率有其他的代價。“所以,對于錯誤的事情我們盡量避開,而對于正確的事情,我們就會一直堅持去做。”
責編:桂衍民
責任編輯:陳悠然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