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隆基股份、中環股份為首形成的硅片雙寡頭格局正一步步受到挑戰。
近期,雙良節能先后簽訂了合計287億元的硅料長單以及293億元的硅片長單,從上下游兩方面保障了硅片業務的推進。雙良節能是今年初宣布進軍硅片市場的,此外,包括上機數控、京運通、廣東高景等硅片新玩家同樣可圈可點。
對于硅片新玩家崛起的原因,記者也采訪了多方觀點。一方面,新玩家滿足了市場對獨立第三方硅片供應商的需求;另一方面,新玩家看準了硅片尺寸變化進入穩定期這一契機。其中,最為關鍵的是,硅片新玩家的崛起獲得了下游電池廠商的扶持。
然而,一個需要警惕的情況是,在新老玩家同步大幅擴產背景下,明年硅片環節產能過剩已不可避免,一場價格戰恐將來襲。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向記者闡述了這一觀點,而為驗證觀點的準確性,記者也向一家龍頭硅片廠商人士進行了求證,并得到肯定的回應。“明年硅片龍頭主動降價是有可能的,同時,也不排除價格戰的可能性。”
硅片新玩家漸成氣候
9月以來,雙良節能在硅片業務上打出組合拳,先是全資子公司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下稱包頭雙良)與江蘇中能、新特能源及其關聯方簽訂協議,分別向后兩者采購多晶硅料5.275萬噸和8.22萬噸,預估采購金額分別為112.09億元、174.68億元,合計287億元。
緊接著,雙良節能又在10月份拿到了兩個硅片銷售長單,包頭雙良分別與江蘇潤陽悅達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愛旭股份的三家子公司簽訂合同,后者將分別向包頭雙良采購單晶硅片13億片和21億片,預計銷售金額分別為83.33億元和144.27億元。
這還沒有結束,11月15日,包頭雙良又與江蘇龍恒新能源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后者預計將向包頭雙良采購單晶硅片9.5億片,預計銷售金額65.27億元。雙良節能是在今年初宣布進軍硅片業務的,產能剛開始釋放不久,已簽訂的硅片銷售長單金額合計高達293億元。
鎖定硅料、簽訂長單固然重要,雙良節能目前正處在產能爬坡的關鍵階段,對硅片主要生產設備單晶爐的采購需求也極為迫切。本月初,包頭雙良與晶盛機電更新了買賣合同,將今年5月約定的直拉單晶爐采購總金額由14億元上調至22.4億元。
在雙良節能之前,上機數控和京運通已經是比較成功的硅片賽道新晉玩家了。隨著今年6月底三期10GW產能投產,目前,上機數控的硅片名義產能達到了23GW;京運通主要的產能是位于烏海一期的8GW,樂山一期12GW產能也在爬坡,今年底有望投產。
其中,上機數控10月以來頻頻簽單,先后與江蘇龍恒新能源有限公司、愛旭股份子公司簽訂長單銷售合同,約定銷售量分別為6.7億片和7.8億片,預估金額分別為39.3億元和50.09億元。另外,上機數控還和江蘇中能簽訂了9.75萬噸硅料采購合同,預估超過262億元。
與雙良節能不同,由于轉型較早,上機數控、京運通的硅片業績已經釋放,以今年前三季度為例,兩家公司營收增速分別為289.71%、26.11%,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10.28%、69.83%,兩家公司在切入硅片賽道后都嘗到了甜頭。
即便硅片賽道已略顯擁擠,上市公司仍躍躍欲試。10月,宇晶股份宣布共同出資2億元設立從事硅棒、硅片業務的子公司,和邦生物也計劃共同投資30億元建設10GW單晶硅片項目。宇晶股份現有主業涉及光伏產品制造設備,而和邦生物主業涉及化工、農業和新材料。
非上市的硅片新玩家也不容小覷,愛旭股份近期不僅與雙良節能、上機數控簽訂采購長單,還把橄欖枝拋給了江蘇美科,擬向后者采購單晶硅片16億片,預估金額約110億元。另外一個新玩家廣東高景規劃的硅片產能為50GW,一期15GW項目已經啟動并陸續投產。
近年來,部分龍頭硅片廠商采取了一體化的策略,這就導致硅片廠商既是下游的供應商,又在組件業務上與下游直接競爭,這一狀況令下游廠商難以接受,因此,這成為了硅片新玩家迅速崛起的契機之一。
“獨立的第三方硅片供應商,客戶關系會更好。”一家硅片新秀廠商人士向記者說道。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也向記者談到,過去幾年,隆基、中環壟斷了硅片環節,下游議價權很弱,很多廠商為了供應鏈安全開始尋求第三方硅片廠商,促成了硅片新秀的崛起。
由于新玩家在硅片長單簽訂方面的勢頭很猛,市場也有聲音認為,以隆基股份、中環股份形成的雙寡頭格局將被撼動。從這兩家公司的情況看,隆基股份設定的2021年硅片產能目標是要達到105GW,中環股份的產能目標則包括,內蒙古生產基地晶體產能要在2021年年中達到85GW,并力爭年底寧夏光伏晶體50GW生產基地建成投產,2023年達產。
今年6月的SNEC光伏展上,多家廠商展示了硅棒、硅片產品
老舊硅片產能將被淘汰
面對新玩家的崛起,一家龍頭硅片廠商人士仍持觀望態度,“還要看他們宣稱的產能規劃與實際落地情況,210硅片需要很長時間的技術積累,生產工藝上需要大量工業4.0技術,薄片化工藝也是需要學習的,并不是一進入這個行業或是挖幾個人就可以解決的。”
事實上,硅片新玩家崛起背后總給人一種印象—只要有資金、有廠房、有設備(例如,單晶爐、切片機等),誰都可以介入硅片制造業務,硅片制造看起來并沒有太多技術含量。
對于這一看法,記者也咨詢了多家新晉廠商。上機數控人士告訴記者,公司的單晶爐都是外采的,但是公司在光伏行業里浸潤多年,前期也生產光伏專用設備,并且這些設備都是應用在單晶硅領域的,因此,公司對單晶材料實際上已經研究了很多年。
京運通的特殊之處在于其單晶爐都是由公司高端裝備事業部供應的。該公司人士向記者介紹說,單晶爐并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供應商會對硅片廠商的資質進行審核,并要求后者提供預付款,而賒賬肯定是不會被接受的。
至于工藝上的差別,該人士談到,“同樣規格的單晶爐,不同的人使用產量可能不一樣。單晶比多晶制造步驟更復雜,包括拉棒、引晶、等徑等環節,沒有熟練工藝還是有難度的。”
這一觀點強調了員工經驗、背景的重要性。事實上,硅片新玩家崛起背后也有廣泛的人才流動。以廣東高景為例,其董事長徐志群曾任晶科能源首席運營官,另外一家硅片新秀也告訴記者,公司為拓展硅片業務,從隆基、中環等企業招攬了一批人員。
隆基股份曾在2020年報中披露過這樣一組數據,公司2020年切片環節平均非硅成本同比下降10.82%。一般而言,硅片非硅成本是指除硅料外的硅片成本,是體現硅片生產企業技術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標。
“這也稱不上是彎道超車。”在與一家硅片新秀交流時,記者將新玩家的出現稱為彎道超車,但是,該公司人士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該人士進一步談到,新玩家進入的時候采購的都是最新的大爐型設備,采購價格可能與老玩家五年前采購的設備相當甚至更便宜,而且單臺爐產更大,以同樣的投資額可以獲得更大的產能。“老的爐型淘汰了還要背負財務成本,新爐型就沒有這方面負擔。從這個角度講,新玩家是有優勢的,至于生產管理經驗就是另一種考慮了。”
2019年,166mm的單晶硅片剛剛站穩市場,但是同一年,中環股份就將硅片尺寸大幅度提高到210mm,隨后,為應對中環的挑戰,以隆基為首的陣營推出了182mm硅片,硅片市場處在混戰中。目前,大尺寸趨勢已定,158mm硅片基本淘汰,166mm硅片也在萎縮。
在上述新晉廠商看來,單晶硅片尺寸穩定給新玩家進入提供了契機。“一方面,最新的1600型單晶爐在設計的時候給未來更大硅片尺寸預留了空間,短期不會被淘汰;同時,硅片的單晶、多晶之爭沒有那么多懸念了,尺寸也基本穩定,公司才決定大規模啟動硅片業務。”
記者從業內得到反饋顯示,現有硅片產能有不少都是過去的小爐型,例如900、1000、1100型號單晶爐。“隆基、中環、晶科、晶澳等廠商都還有這些老設備,這些設備最多只能滿足166mm的硅片需求,而未來硅片尺寸都是182mm起步的,這些設備難免被淘汰。”
上述分析師向記者談到,新勢力廠商的崛起給硅片市場格局變化埋下了伏筆,需要注意的是,影響明年硅片格局的另一個變量來自于中環股份。“中環股份宣稱210硅片的成本、質量控制超過其他廠商,明年是觀察210硅片實際成本、質量的重要窗口,如果成本做到足夠低,對于新進入廠商將是一個很大的威脅,甚至對現階段主推182硅片的隆基都會構成威脅。”
中環股份此前披露的情況顯示,內蒙古基地210硅片產能將達到52-55GW,而新建的寧夏基地50GW產能將全部是210硅片。中環披露的數據是,目前公司210硅片整片率98.5%以上,良率97%以上,市占率為90%。此外,中環人士還告訴記者,公司生產指標也優于其他廠商,例如,每公斤硅料出片數多0.7片-0.8片,硅耗也比其他廠商少3%-4%。
獲得頭部電池廠商扶持
從最近硅片長單的簽訂情況來看,作為國內排名前兩位的電池廠商,愛旭股份是重要的采購方之一。記者查閱公告發現,今年6月以來,愛旭股份已先后與廣東高景、上機數控、雙良節能、江蘇美科簽訂了硅片采購合同,清一色的都是新勢力廠商。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愛旭借殼以來的近三年時間里,愛旭股份從未像今天這樣大規模的簽署硅片長單。愛旭股份在2020年報中提到的產能目標是,2021年要實現36GW單晶PREC電池產能滿產運行,同時于2021年第三季度啟動大規模新型電池產能建設。
愛旭股份大規模簽單與自身產能擴張有關,此外,背后至少反映出兩點趨勢,一是電池廠商正在努力降低對個別供應商的依賴,二是對硅片新玩家表現出了格外的關注。
今年6月,愛旭股份狀告通威集團等部分企業刻意營造多晶硅、硅片短缺,哄抬物價,此事仍令從業者記憶猶新。表面上看,愛旭股份的矛頭指向的是硅料,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愛旭股份是不愿意得罪其直接供貨商,也就是包括隆基股份等在內的硅片大戶。
記者注意到,為了應對硅片漲價,愛旭股份今年以來不斷培育新的供應商。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愛旭股份硅片供應商數量28家,前三大供應商金額占比80.74%;二季度供應商數量增加至48家,前三大供應商金額占比降至60.43%。
根據愛旭股份披露的數據,出于日常經營和穩定供應鏈的需要,2021年,公司與廣東高景及其子公司發生采原材料采購及加工服務業務,截至三季度末,簽署采購合同金額約7.11億元,預計10-12月還將發生交易金額16億元。
新玩家在愛旭股份那里的份量可見一斑,至于為何愛旭股份青睞新玩家,上述分析師給出了另一番見解。他認為,在采購中,愛旭股份既是買方也是掌握主動權的一方,與其說愛旭股份青睞這些新玩家,不如說新玩家迅速擴張的硅片產能要想順利消化還需要倚重電池廠商。
事實上,也正是由于愛旭股份頻繁向新勢力廠商下單,才引發了市場關于硅片雙寡頭格局遭到撼動的聯想。那么,是否可以通過愛旭股份在新老玩家那里的硅片采購比例變化來印證這一猜測呢?事實上,很難找到直接的證據。
不過,從已簽訂單來看,仍能找到蛛絲馬跡。愛旭股份2022年將合計向雙良節能、上機數控、江蘇美科采購10.6億片單晶硅片,按公告的比例預估,這部分的采購成本將達到71億元。而今年前三季度,愛旭股份營業成本為105.8億元,即便考慮全年成本,以及硅片漲價墊高采購成本等因素,上述三家廠商向愛旭股份的供貨規模仍不可小覷。
雖然愛旭股份在與新勢力廠商的買賣中可能占據主動地位,但是也可以觀察到,在新勢力廠商崛起的過程中,尋求上下游綁定,以及電池廠商對硅片新勢力扶持的特征十分明顯。
例如,通威股份和剛剛宣布進軍硅片市場的和邦生物。“和邦生物位于樂山市五通橋區,而樂山也是通威重要的硅料基地,兩者之間的綁定十分明顯。”上述分析師向記者說道。
可以說,通威股份把上下游綁定做到了極致,還有一個例子就是京運通,本月初,京運通宣布入股通威股份1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公司,此前,京運通曾為通威股份進行硅片代工。京運通即將投產的樂山一期12GW硅片項目同樣位于五通橋區,通威股份在硅料、電池環節同時具備龍頭實力,其采取上下游綁定做法,對新興硅片廠的扶持態度也十分明顯。
一家硅料廠商人士曾向記者談到,硅片新玩家前期投入很大,只有高負荷運轉,才不至于因折舊規模大而影響業績,因此無論硅料價格高低都需要保障硅片產能釋放。記者就這一觀點咨詢了一家新晉硅片廠商,得到的回應是,硅片廠開工并不是為了保設備折舊,如果沒有客戶需求,產品只能被堆在庫房。這一觀點再次說明,硅片新玩家的崛起離不開下游的扶持。
上述分析師看的更遠,他認為,過去隆基等廠商成本優勢很大,毛利率也比第二名高出至少5個百分點以上,但隨著技術外溢,各家成本差距不斷縮減。“品質固然關鍵,拉長周期看,未來硅片就是同質化的產品,各家成本差不多,這種情況下就要借助客戶關系。”
明年硅片市場將面臨價格戰
自從單晶硅趨勢確定后,很多年里,硅片一直是光伏產業鏈中最為風光的一個環節,龍頭廠商毛利率超過30%,賺取了產業鏈最豐厚的利潤。但是,隨著新玩家的涌入以及硅片產能和上下游供需結構的變化,硅片格局明年將發生重大變化。
一位硅料廠商人士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全球硅料產量約56-57萬噸左右,明年新增產量預估為20萬噸,2022年硅料總產量不會超過80萬噸,按照固定比例折算,這些硅料可以用來生產接近240GW的硅片。
然而,今年底,行業前十的硅片廠商產能規模就將達到350GW。從雙良節能的簽單來看,硅片大規模出貨將從2022年開始,此外,包括上機數控、廣東高景、京運通今年以來陸續投入的新產能都將在明年得到充分釋放。
格局變化的另外一點啟示來自于雙寡頭,記者了解到,隆基股份在三季度降低了硅片開工率,前三季度,硅片的累計出貨量少于去年同期;中環股份也沒能逃脫開工率下降,記者從公司了解到,第三季度,公司硅片開工率在70%左右,現在已經逐漸回調到85%-90%。相比之下,新玩家產能規模沒那么大,排產更加靈活,上機數控、京運通今年基本保持了100%開工。
針對隆基股份,還有一個變化值得關注,即硅片的自用比例已超過外銷比例。外銷戰線的縮減是否意味著新玩家搶食了傳統龍頭的份額?對于這一問題,受訪分析師的看法是,隆基最近幾年的戰略都是一體化,自用比例提高屬于預期范圍內的,并沒有什么問題。
“至于隆基、中環開工率下行主要是受硅料緊缺的影響,兩家頭部企業產能大,原料供應沒法完全得到滿足;小廠商產能比較小,滿足產能要求的硅料需求量較小,也更容易拿到硅料。”該分析師向記者說道。
正如前述,明年會有新的硅料產能釋放,但是明年硅片產能擴張的幅度會更大。“硅片產能一定會超過硅料許多,預計明年將有一場價格戰,這是符合產業客觀規律的。”該分析師著重提到,龍頭硅片廠商明年可能會采取主動降價的舉措,來保障自身的市占率。
就該分析師的觀點來看,明年硅片降價的慘烈程度甚至可以參考今年的光伏玻璃。眾所周知,去年,光伏玻璃價格一路走高,3.2mm光伏玻璃的單價一度超過42元/平方米,隨著光伏玻璃新老玩家的擴產,今年3月底開始,光伏玻璃價格驟降,較此前最高價一度接近腰斬。
上述分析師向記者說道,若硅片行業真的進入價格戰,落后產能及較高成本的產能會迅速出清。“可以明確的是,明年硅片會以邊際成本來定價,至于邊際成本是多少,還要看明年的終端需求。市場預測明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200GW左右,所有硅片供應商的成本從低到高排列,成本在某一水平時的產能恰好滿足新增需求,那么,高于這一成本的產能都會被淘汰。”
該分析師進一步預測說,明年,龍頭廠商的硅片業務毛利率可能還會維持在20%左右,但這一水平已經很難回到過去的巔峰狀態。
對于分析師的觀點,記者也向一家硅片新秀進行了求證,該公司人士回應稱,在做產能規劃時已經考慮到硅片降價的可能性。另外,一位硅片龍頭廠商人士則明確向記者回應稱,明年硅片龍頭主動降價是有可能的。
“從單環節來看要關注供需變化,硅棒、硅片新擴產能較多,如果短時間內有較大新增產能,而這一產能高于需求,硅片廠商就會通過降價的辦法來搶市場份額,除非下游需求增長也很快,能夠消化新建產能。但目前來看,需求的增長顯然沒有硅片環節擴產快。“該龍頭廠商人士說道。
那么,降價是否會演變成價格戰呢?該人士也給予了肯定的回應,“價格戰的可能性還是有的,因為如果供給量過大的話,價格肯定還會下降,而且降幅會比較大。”該人士談到,基于這一預測,硅片毛利率明年也肯定會下降,即便是龍頭也不會再有過去30%以上的毛利率。
責任編輯:王涵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