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在當今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場中,主動型基金管理人正面臨華爾街的嚴峻挑戰。在被動基金通過追蹤基準指數便能輕松獲得巨額收益和新資本的時代背景下,股市指數的新高往往由少數大型科技公司所推動。
面對這一局面,一些選股者開始轉向高風險策略,尋求超額回報。他們不再遵循華爾街“分散投資,否則就被淘汰”的格言,而是選擇押注于少數利潤豐厚的美國公司。
彭博情報的Athanasios Psarofagis匯編的數據顯示,去年有88個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上市,這些新上市的ETFs各自持有的股票數量都少于50只。相比之下,在2010年代(即2010-2019年),平均每年只有19個這樣規模的ETFs上市。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新成立的股票型ETFs的平均持股數量已經減少至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根據BI的數據,今年的平均水平大約是136個股票。同時,共同基金的情況也類似。
這些投資者的想法是,在少數超級市值公司主導收益的市場中,集中大量資金投資于精選的少數股票,將有助于他們脫穎而出。
然而,這是一種賭博。雖然縮小投資范圍可以提高超越基準指數的概率,但這同時也增加了犯錯的風險。自1990年代初以來一直管理集中基金的南希·滕格勒(Nancy Tengler)認為,對于那些相信自己具有優勢的基金經理來說,這是值得冒的風險。
Laffer Tengler Investments的首席投資官滕格勒指出:“投資組合經理們常常過度分散投資組合,從而削減了總回報。”
拉弗·滕格勒集中股票策略,即所謂的僅持有十幾個“最佳想法”,在2022年下跌25%之后,去年的回報率達到了39%。自2019年底以來,該策略的年化回報率平均約為13%,略高于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約11%。
在難以找到能夠實現超額收益的股票的市場中,規模較小的投資組合變得受歡迎。美國銀行的數據顯示,去年標普500指數中只有27%的成分股跑贏了基準指數,這使得超越基準的目標變得更加困難。
目前,標普500指數的前五大股票——微軟(MSFT.US)、蘋果(AAPL.US)、英偉達(NVDA.US)、亞馬遜(AMZN.US)和Meta Platforms(META.US)——占指數價值的四分之一以上,并且它們的影響力還在不斷增強。人工智能的熱潮加上最佳收益,構建了一條難以逾越的護城河,推動基準指數走高,令選股者感到困惑。
盡管這些事實可能是放棄主動選股而選擇緊緊擁抱指數的理由,但一些基金經理卻選擇了相反的做法:縮減投資規模,將財富寄托在少數影響力較大的股票上。彭博情報的數據顯示,在過去三年中,35%的最集中股票ETF的表現超過了標普500指數,而最不集中的股票ETF只有17%。
然而,盡管較低的分散化可能提高超越基準的概率,但錯過的痛苦也會更加劇烈。2023年,表現最差的高集中度ETF落后近20%,大約是集中度最低基金落后者的兩倍。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的安德魯·斯利蒙(Andrew Slimmon)認為,只要謹慎實施,高信念投資法就能發揮作用。提高投資組合的“主動份額”是選股者獲得報酬的職責,也是展示才華的主要方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主動份額越高,管理者的表現就越好,因為如果你只擁有20只股票,那么你的優秀與否就會變得非常明顯。”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基金的回報如何受到其對特定股票或行業的權重影響,并非新概念。這是資金管理領域研究最多的主題之一,其中“主動份額”等術語構成了其核心原則。這項研究試圖理清運氣和技巧在主動投資中的作用,闡明任何超額回報是否值得支付費用和波動性。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從長期來看,市場本身就不利于任何試圖可靠地找到產生阿爾法收益的贏家的人。根據前紐約大學教授兼量化經理安蒂·佩塔吉斯托(Antti Petajisto)的研究,在過去一個世紀里,美國3000只最大股票的10年期平均回報率落后于大盤基準7.9個百分點。
布魯克林投資集團現任股票主管佩塔吉斯托(Petajisto)寫道:“長期來看,集中持有股票的股票表現不佳的可能性要比表現優于整體股市的可能性大得多。試圖冒險找出那些回報超額的少數股票并不是一個好主意。”
根據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David Cohne匯編的數據顯示,在過去10年中,只有26.4%的持股少于50只的美國共同基金的表現超過了基準指數。而持股較為分散的基金表現稍好,但優勢并不明顯:大約36%的基金在同一時間段內超越了基準指數。
但與任何數據集一樣,總會有例外——僅憑這一點就足以讓即使是最不走運的選股者也能夢想成真。
最成功的高信念投資組合之一是巴倫合伙基金(Baron Partners Fund),由華爾街資深人士羅恩·巴倫(Ron Baron)于1992年創立。盡管對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特斯拉公司的堅定信心影響了該基金2024年的表現,但該基金的21只持股(其中幾只已持有數十年)在過去五年中的表現卻超過了98%的同行。
聽81歲的巴倫描述他的方法,聽起來很簡單:找到好的公司,并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他們的業務。這個過程需要回答很多問題、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但最終可以降低人員流動率并帶來更好的回報。
那么,為什么沒有更多的投資者這樣做呢?
“因為他們有很好的工作,他們擔心如果他們不賣掉特斯拉,股價就會下跌,街上的湯米或蘇珊就會賣掉它,他們會顯得很聰明。但他看起來并不聰明,可能會被解雇,”巴倫在紐約辦公室接受采訪時稱。“所以人們不想冒這個險。這也是額外的工作,你必須比任何人都更了解這個業務,才能繼續持有它。”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市場中,一些基金經理選擇了一條更加集中和高風險的道路,希望通過深入了解和信念投資來實現超額回報。雖然這并非易事,但對于那些愿意承擔風險并深入研究的投資者來說,這可能是一條通往成功的路徑。
責任編輯:郭明煜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