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股王騰訊還虧錢 是誰的問題?

買股王騰訊還虧錢 是誰的問題?
2018年03月23日 22:05 新浪港股綜合

  來源微信公眾:王雅媛港股圈

  看著今天騰訊回撤了近4.5%,市場躁動不安了。我想今天港股投資者們熱議最多的問題就是,“我的騰訊該咋辦呢 ?”

  在港股市場,無疑騰訊是基本因素確定性非常高的稀有品種,而大股東Naspers 為什么要在此時選擇拋售股票的問題,我們昨天已經分析過了。可即便如此,我相信仍有不少之前在高位買了騰訊的投資者,今天選擇賣掉止損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在確定性如此之高的騰訊上,為什么還會輸錢呢?這一問題的答案必定和基本面以外的因素有關,也就是你對投資心理學認知不足。今天,借以下文章來為大家講解我們常見的兩種心理學現象,剖析這些心理對投資的影響,從而讓大家更了解自己,以便做出正確決策。

  投資如果想取得成功,除了本身的技術水平外,心里層面的因素也對結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實務的角度看,巴菲特的合伙人,伯克希爾撒韋哈的副董事長查理芒格的《窮查理寶典》就有一章專門講述心理學對投資實務和生活的影響;

  從學術的角度看,半個世紀前誕生的行為金融學提出了“非理性人”的概念,對傳統金融學的有效市場假說發起了挑戰;

  從榮譽角度看,心理學家丹尼爾卡特曼將心理學知識與經濟學知識相結合,研究了人在不確定狀況下的決策行為而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本文將站在大師的肩膀上,結合我的自身投資經歷,來談論人們各種不易察覺的行為模式對投資的影響。

  來源:網絡;(左)查理芒格,巴菲特合伙人(右)丹尼爾卡尼曼,心理學家,于2002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現象(一):為什么投資者更熱衷于故事?

  無論是剛入股市的新手,還是在股市中摸爬滾打了很多年的老手,甚至包括一些職業投資人,在投資的時候,經常犯下追逐故事而不考慮價值的錯誤。

  偏好追逐故事而忽視價值,是投資技術不成熟的表現,那么想要避免這種錯誤,緊緊靠提升投資知識就夠么?答案是否定的。

  人的大腦天生喜歡聽故事,不僅在有關金錢的投資領域如此,甚至在生死攸關的時候都是如此。

  在一項心理學實驗中,實驗人員用2個變量控制該實驗。其中一個變量是治愈率,該值在30%和90%之間變動。另一個變量是與該治療方法有關的積極或者消極的形象化故事。

  積極的故事:一位叫做帕特的病人,使用一種叫做Tamoxol藥物治療效果良好,整個腫瘤消失,醫生確信腫瘤不會復發。再經過1個月的治療,病人將完全康復。

  消極的故事:盡管Tamoxol的治愈率達到了90%,但帕特使用Tamoxol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腫瘤沒有完全消除,疾病復發了。經過一個月的后續治療,帕特失明了,并且失去了行走能力。

  研究人員向被試詢問,“如果他們患有此種疾病,那么他們是否會采用上述治療方法”?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被試者應該根據大數據的信息(也就是治愈率)來判斷是否來接受這項治療,但現實的結果卻并不是如此。

  以下是研究結果生成的表格:

  實驗結果是令人驚訝的,故事的積極性/消極性對被試選擇的影響程度,完全超過了治愈率高低對被試選擇的影響。

  在形象化故事為治愈的情況下,本來更加權威的治愈率顯得并不重要。

  當治愈率為90%的時候,有88%的被試選擇采納治療方案。

  而當治愈率僅為30%時,僅僅因為一個積極故事的“忽悠”,竟然有78%的被試選擇采納該治療方案。

  相反的,當治愈率同為90%的時候,聽到消極故事的被試比聽到積極故事的被試采納治療方案的比率下降了58%! 

  在股市中,投資者與上述心理學實驗的被試一樣,非常熱衷于故事。 

  ◆ A股中的真實案例

  中國內地A股創業板公司樂視網(300104.SZ)從2013年初 - 2015年中旬,在2年半的時間里,其股價翻了22倍,被譽為創業板第一股。

  來源:富途

  支撐股價快速上漲的并不是其靠譜的商業模式或者穩定的財務業績,而是當時時任樂視董事長的賈躍亭的一張又一張PPT,和一個之前從未聽說過的“生態化反”的故事。 

  在樂視用利潤率換取高營收的過程中,樂視的股價沖上了天。在資金景氣的時候,每個人都賺了很多錢,并且有許多錢可以投資。

  在這種條件下,每個人都認為充滿想象的童話故事會成為現實,并為此付出高價,但是結局可能是殘忍的,就像巴菲特所說,只有潮水褪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或許有讀者會說,樂視的故事是因為其出現在一個不太成熟的資本市場上,在成熟的資本市場,這種情況會很少出現。但據我所知,就在當下,似乎同樣的故事發生在了美國。

  ◆ 美國市場也發生同樣的故事

  橡樹資本的霍華德馬克斯在2017年7月的備忘錄中這樣寫道:

  那么,我們當前的市況如何?正如我之前提到的,目前風險高且潛在回報低,而由于安全投資的潛在回報低,投資者仍然愿意承擔更多風險,即使高風險投資的回報也不高。

  我認為,在當今的環境下,進取投資的唯一理由是防御型投資帶來低潛在回報。但問題是,通過進取投資追逐高預期回報就一定奏效嗎?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我認為是否定的),那么現在正是謹慎行事的時候。

  來源:網絡;霍華德馬克斯,橡樹資本創始人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在有人向蓋茨提問,在不久的將來,美國是否會再遇到經濟危機的時候。比爾蓋茨斬釘截鐵的答道:“當然會,具體是什么時候很難說,不過會發生金融危機是確定的”。 

  盡管前輩們對美國金融市場過熱提出了警告,但是美國的三大指數并不這么看。

  從下圖的標準普爾500月線圖中可以看出,標普500指數在經歷了2008年經濟危機后一路走高,并在2016年加速上漲。看來美國的投資人并沒有聽從前輩的意見,那么這次投資者是否會再一次為自己的沖動付出代價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富途;標準普爾500指數月線圖

  現象(二):為什么投資者容易受到從眾心理的影響?

  股市中的投資者,往往喜歡聽信別人的意見,而沒有自己的觀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勤學好問或者樂于聽從他人的建議是令人贊賞的優點,但是這一做法在股市中卻并不好用。

  我們上學的時候,遇到難題會尋求老師的幫助,因為他們是教育上的權威;我們生病的時候會去看醫生,因為他們是醫療上的權威;我們做健身練習的時候,會聽健身教練的話,因為他們是運動上的權威。然而,相似的邏輯在投資領域并不成立。

  首先,在上述例子中,我們所咨詢的對象,在所涉及的方面遠強于我們。我們的老師,比我們更懂得解題,醫生比我們更了解疾病,健身教練比我們更懂得如何練出好身材。

  在投資領域,這種專家少之又少。不要說我們身邊的親戚朋友、同事同學,就是那些手握數十億的職業的投資人,也會經常性的表現不佳甚至虧損。有些投資者在一段時間內獲利豐厚,但是,他們未必能夠在長期保持同樣的業績。

  來源:網絡;比爾米勒,美國傳奇基金經理

  美國有一個叫做比爾米勒的基金經理,曾經在1991年~2005年連續14年戰勝標準普爾500指數,創造了一段傳奇。

  但是,自從2006年開始,比爾米勒的投資業績開始下滑,在2006~2011年間,比爾米勒只有2009年利用股市反彈戰勝了市場,其他5年,米勒的投資業績都低于標準普爾500指數。

  最終,比爾米勒在2016年與其效力35年的美盛集團(Legg Mason)分道揚鑣,其管理的基金規模也大幅縮水。

  大部分人不是不知道,股市是少數人勝利,絕大部分人失敗的游戲。

  可是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會經常向身邊的,同樣不盈利的朋友詢問消息或者投資建議呢?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從眾心理在作祟。

  ◆ 什么是從眾心理?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告訴我們,跟著大部分人走往往是對的,人類在長期進化的過程中養成了從眾的習慣。即便人們潛意識中知道在投資中跟隨大流可能是不正確的,但是他們仍然會“從眾”,下面的實驗將告訴大家從眾這種心理學武器的威力。

  來源:網絡

  1956年,心理學家阿希為研究從眾心理采用了上圖的三垂線。該實驗以大學生為被試,每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人為研究者安插的臥底,只有一名被試是真正的被試。

  研究者每次向被試出示如圖兩張卡片,其中一張畫有標準線X,另外一張則畫著比較線段A、B和C。X線段與A、B或者C的某一線段等長,被試的任務是判斷出X線與A、B、C中哪一條線等長?

  研究人員總是讓混在被試中的6名臥底,先說出錯誤答案(如上圖,研究人員的臥底故意讓其他6名被試說X線段與B線段等長,這是明顯錯誤的)。

  研究者想要觀察,在這種情境下,最后一名被試,也就是真正的被試是會堅持自己的觀點,還是會跟隨其他臥底說出錯誤的答案。

  研究的結果表明,只有 25%-33% 的被試始終保持獨立,沒有發生從眾行為。而其他被試或多或少受到他人影響,說出了錯誤的答案。

  實驗后,阿希對從眾的被試做了訪談,歸納出了以下三種從眾情況:

  A:被試開始就把他人的答案作為了自己的參考框架,發生了知覺歪曲。

  B:被試意識到自己的結論與其他人不同,但是相信其他人是正確的,發生了判斷歪曲。

  C:被試從根本上知道其他人錯了,但是還是給出了錯誤的答案,發生了行為歪曲。

  該實驗的結果應當讓投資者產生警惕,因為上述的題目很簡單,被試完全能夠憑借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確的判斷,但大部分被試仍然在壓力環境下,做出了從眾的行為。而在投資領域,很多事情原本就是不確定的,被試沒有能力做出選擇,在這種狀態下,投資者很容易聽信其他人的意見,讓其他人代替自己做出決策。

  ◆ 從眾效應對投資者影響深遠

  事實上,從眾效應對投資者的影響是很深遠的。比如:每次牛市接近頂峰的時候,您或者您身邊的朋友,是不是會有很多新投資者殺入股市?

  這些新投入股市的投資者,并非不知道股市是有風險的,也懂得股市已經漲了很多,但是他們還可能會在牛市接近頂峰的時候,買入人生的第一支股票或者首次把自己的錢交給基金經理打理。

  根據我的所聞所見,他們往往是受到身邊親戚朋友、同學同事的影響。別人都在做的事情為什么我不做呢?別人都在從股市賺錢,為什么我不同他們一樣呢?我的朋友在正確的時間里進入了股市,并且獲利豐厚,我為什么不跟隨他呢?股市中的第一茬韭菜往往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責任編輯:馬婕

股王 從眾 騰訊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