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數一幟
90后基金經理王貴重搜集了自己所有的銀行卡,最后湊了500元錢投入到自己的滬港深基金里。他曾經是13歲考入北京大學的“天才兒童”,如今在嘉實基金擔任大科技總監,前不久因為一封公開信走紅,“我真的覺得當下的位置能掙錢了。”
王貴重投入500元的當天是1月17日,正值2023年宏觀經濟數據出爐: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社會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2%,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
5.2%的經濟增速高于年初設定的預期目標,也高于全球3%左右的平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
但A股市場并不買賬。1月17日當日上證指數反而下跌2.09%,創下2020年5月以來新低。
自2024年開年以后,上證指數從3000點左右一度跌至2700多點,短期持續下跌令A股幾度沖上熱搜,專家學者們紛紛建言。
“現在市場真的到了比較關鍵的時候,需要各方去努力。”1月18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在公開演講中稱,目前中國社會秩序是穩定的,經濟也處在復蘇的階段,市場的變化從深層次原因看,是一系列制度、政策、規則的漏洞和缺陷。
吳曉求還指出了當前資本市場的一大癥結,即“重融資輕投資”:“資本市場不僅僅是一些人所理解的,只是為企業融資提供便利的市場。無論是國有企業融資,還是高科技企業融資,資本市場的投資者都是需要回報的,投資者不是慈善家。”
在A股的危急時刻,資金托市之舉再現,與此同時,政策組合拳亦再度推出。
資金層面,1月18日開始,多股資金進場,A股多次上演日內反轉行情。
政策層面,1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下稱“國常會”)提出“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著力穩市場、穩信心,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國務院國資委等先后出臺一攬子政策措施。
證監會明確提出“建設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央行宣布自2月5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將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1萬億元。
國資委強調央企要加強市值管理,重視增持、回購、分紅。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表態將繼續做好房地產金融服務,保持房地產信貸整體穩定。
在一系列政策面利好的集中釋放下,A股連續三日反攻,上證指數1月23日至25日累計上漲5.43%。
1月28日,證監會表態將進一步加強融券業務監管,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1月29日開盤也回應了周末的政策利好,中字頭個股繼續拉升。
但上證指數午后轉跌,再度失守2900點。深成指跌2.06%,創業板指跌3.49%,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5.92億元。
“如果市場進一步下跌,會加大金融風險隱患。在當前點位,宏觀部門協調一致出臺更多有效措施,對于穩市場、穩信心而言非常必要。”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告訴我們,投資者的預期不僅受資本市場本身資金供需力量的影響,更受到經濟基本面以及宏觀財政、貨幣、產業政策等總量和結構政策在資本市場的映射影響。
“強調‘建設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在某種意義上,相當于提供了市場的一個定價坐標,投資者投資股市需要獲取正常的資金回報。”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向我們表示,作為風險資產,回報率要合理地高于銀行存款和固定收益產品,比如年均復合回報能更好地反映名義GDP的增長,這樣投資者在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可以更好地分享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更有獲得感。
在吳曉求看來,穩定市場信心是目前的工作重點。在他看來,當下要穩住市場信心,“止血”是最重要的任務。如何“止血”?吳曉求認為,主要有兩點,一是暫緩IPO(首次公開募股);二是要完善IPO、減持、融券制度等。
“市場將在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進行磨底,在政策推動、經濟增長和預期變化等因素下逐步實現反彈和反轉。”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我們表示。
危急時刻
僅僅一周時間,A股仿佛經歷了四季。在此輪高層密集表態前,市場信心伴隨著股指的持續下探而跌至谷底。
偶有逆行者,也在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1月17日,上證指數下跌創新低當天,王貴重對我們表示,除了一套背著貸款的自住房,他已經把所有錢都投到了自己的基金里。“差不多虧了一年的收入。”
宏觀經濟看似回暖向好,但投資者信心依然不足。有投資者稱,“從期貨轉行股票的哥們兒決定回去了,留下一句話:這個受不了,風險太大了,還是期貨穩。”
自2021年2月18日上證指數創下階段性高點3731點以來,截至2024年1月25日,上證指數距前述高點約下跌20%,深證成指約下跌45%,創業板指約下跌50%,萬得偏股基金指數約下跌40%。
有網友評價,這是“史上最難熬的熊市”。與歷次熊市相比,回撤不算最大,時間也不是最長,但體感卻是最差的。
2018年4月,資管新規發布,拉開了資產管理行業轉型發展的序幕。剛性兌付的邏輯被打破后,公募基金的規則體系成為各類資管產品的改造標桿,也承接了居民資金轉移的紅利。
2019年開始,公募基金走進業績+規模正循環的牛市。數據顯示,偏股型基金指數在這輪牛市中最高漲幅達142%。
在誘人的收益下,公募基金在2020年一躍突破20萬億元大關,進入規模爆發期。從0到10萬億元,公募基金用了19年。而從10萬億元到20萬億元,僅用了四年。
但2021年2月以來股指的震蕩下跌令基金業績出現明顯回撤。2022年底,明星公私募基金經理經歷“職業生涯最困難的時光”,排著隊向投資者道歉。
但在彼時基金經理們心里,疫情防控已告一段落,中國正站在新一輪經濟復蘇起點上,對于2023年充滿期待。
打臉來得很快。2023年,“強預期”在“弱現實”面前節節敗退,市場資金對公募基金的重倉股避而不及。
在AI(人工智能)、中特估等熱點概念多番輪動后,流向了微盤股與低波紅利股,而公募重倉集中的新能源、消費、醫藥等板塊的估值則被不斷下殺至歷史極值。
“連續兩年的跑輸,更多的是在對2019年-2021年大幅超額的均值回歸。”銀華基金基金經理李曉星坦言,主動權益的超額收益一般出現在大的行業盈利周期向上的階段,比如2013年-2015年的TMT,2017年-2020年的消費升級板塊,2020年-2022年的新能源。
與之相應的是企業盈利周期下行期,公募基金的超額收益遭到了戴維斯雙殺。主動權益類基金遭遇信任危機,基金經理們還在道歉,但投資者已經不想再聽了。
“我們做得很不好,不論是投資者風險適應性還是發行的時點。”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經理告訴我們,此前他也曾被動接受公司任務,在指數最高位時發了一只“不得不發”的制度性產品。
后來的兩年里,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努力減少產品的虧損。“我不想在高點坑人。如果有一天我離開這個行業了,希望能給大家回本,但現在看確實很難。”
A股的落寞在全球市場的對比下更加凸顯。
截至1月23日收盤,易方達MSCI美國50ETF、華夏野村日經225ETF、富國納斯達克100ETF、工銀大和日經225ETF等多只投向美國、日本的ETF由于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額度的限制以及場內資金的追捧,溢價率超過15%。
相關基金公司多次發布溢價風險提示甚至停牌處理,依然無法阻擋場內交易的熱火朝天。
明知場內溢價是確定性的風險,投資者為何源源不斷擠入海外QDII?
數據顯示,A股2023年在全球重要指數中排名靠后,僅略高于港股市場。上證指數2023年下跌3.70%,深證成指全年下跌13.54%。
同期納斯達克上漲43.42%,日經225上漲28.24%,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13.70%,印度NIFTY50指數也在2023年上漲了20.03%。
進入2024年,A股市場一路走低,從3000點附近一度跌至2700多點,市場情緒亦跌至冰點。
此后,部分資金借道ETF托市和一攬子政策措施出臺,令A股出現轉機。
1月18日開始,A股多次上演日內反轉行情。自1月17日至24日7個交易日內,股票ETF成交達4708億元,凈流入1044億元。
其中4只滬深300ETF與1只上證50ETF得到大額資金增持,合計凈流入1034億元,大額資金通過個別寬基ETF托底信號顯著。
1月24日,在多部門齊手穩定市場預期下,上證指數收復2800點。1月25日反彈勢能延續,中字頭個股集體爆發,帶動上證指數躍上2900點。
伴隨著股指的反彈,部分QDII額度放寬,部分投資海外市場的ETF產品溢價率已開始走低。不過,1月26日,美國50ETF溢價率仍高達40%以上。
癥結何在?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A股表現為何不如基金經理和投資者們的預期?其與海外市場的差距在哪里?
“經濟周期的錯位令A股并沒有參與全球資本市場的流動性泡沫狂歡。”策略分析師張洋(化名)告訴我們,“中國市場的流動性反而扼殺了整個A股的估值,這是2023年海外市場與中國市場最大的區別。”
張洋將流動性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美元加息周期帶來的美元回流、A股外資流出導致的流動性短缺;第二部分是國內的流動性缺失,“央行的‘放水’大部分被房地產和城投債消化,沒有流向資本市場,經濟復蘇不如預期,連鎖反應下投資者信心下降,也不敢隨意投資資本市場”。
對于同期日本等亞太地區其他資本市場在2023年的表現,張洋認為,這些市場所獲得的流動性,實際上是受益美國本土資產升值之后的流動性溢出。“這種溢出效應顯然與經濟發展基本面沒有太大的聯系。”
更大的挑戰在于國際經濟周期的錯位。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理事長、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分析,中國相對于主要發達國家復蘇的周期相對滯后,疫情防控采取了嚴格管控的做法,保護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負面的影響是接觸性服務業、物流業、小微企業更多地承壓。
“沒有采取激進的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更沒有采取向家庭和個人大規模發放現金的做法,物價的上漲壓力不大,但居民收入增長不足、就業崗位不足、信心不足,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預期轉弱,產生了疤痕效應。”樓繼偉說。
“普通投資者面臨的是理財產品爆雷,中產精英則是房地產投資的縮水,市場整體風險偏好也在下降,大部分老百姓都把錢存到了銀行。2023年A股表現較好的高息股策略也正是這種背景下受到了資金熱捧。”張洋告訴我們。
上市公司業績也在承壓。Wind(萬得)數據顯示,2023年三季度,兩市5331家上市公司中,近3000家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規模處于縮減狀態,現金凈增規模無論同比還是環比都有所下降。
從營收來看,盡管營收數據有所增長,但凈利潤卻下降了。2023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凈利潤中位數為7573萬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8710.45萬元,可見2023年部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如2022年。
地產的低迷被認為是拖累經濟復蘇的重要因素。
上海寬遠投資在《2023致投資者書》中表示,“地產上下游占中國經濟的20%甚至更高,商品房銷售面積從2021年的高峰近18億平方米下滑到2023年11億平方米左右,兩年年化跌幅超過20%,而開工的收縮則更加劇烈。地產對GDP的負面拉動可能高達4%-5%,大大影響了消費和經濟增長。”
除了經濟因素,A股市場制度層面的漏洞,也被認為是市場持續下跌的癥結所在,這些制度涉及全面注冊制、大股東減持、程序化交易與市場監管尺度等。2023年年中《經濟日報》發文稱,A股“重融資輕投資”現象要扭轉,避免出現涸澤而漁。
從融資端看,從2018年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開始,到2023年2月實施全面注冊制,五年間市場共迎來1900家首發上市公司,募資約2.21萬億元。
A股的迅速擴容不僅令市場流動性承壓,還帶來了同比例增加的大股東減持壓力。除了2023年新上市的313家上市公司,其余1587家上市公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售股解禁。
Wind數據顯示,2019年開始至2023年,五年限售股解禁股數約為1.53萬億股,市值約為22.98萬億元。
而2014年-2018年五年限售股解禁股數約為1.07萬億股,市值約為12.91萬億元。對比可見,注冊制試點后A股迎來的解禁規模接近于翻倍。
據注冊制試點前國內媒體的一項統計,美國市場中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的中位數為12.23%,A股市場則為31.22%。
Wind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報,A股上市公司重要大股東股權的集中度中位數達到了58.22%。
由此可見,A股市場存在大股東持股過于集中的問題,這不僅影響到上市公司運營決策權,還導致重要股東的減持空間較大。
翻倍的IPO數量,集中度較高的大股東持股,帶來了更大的造富效應。
Wind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2023年,五年間成功上市的新股,上市首日漲跌幅中位數為44.01%,平均數為94.10%,發行人及原始股東賬面浮盈可觀。
盡管大量的IPO令市場流動性承壓,但2021年兩市還是頻頻出現萬億元成交額,這將量化基金從幕后推至臺前,按照一位頭部量化私募負責人的預計,以萬億成交額為例,市場中的量化交易占總成交額的大約20%,也就是大約2000億元。
今時不同往日,滬深兩市成交額已經下降至萬億元以下,低迷市場是否還能容納量化基金的“折騰”?許多投資者將2023年A股的表現歸結為量化基金一手做多一手融券賣空的策略。
除了上述經濟和制度因素制約,A股市場亦面臨中長期資金供給不足的問題。
雖然監管層一直鼓勵公募基金逆市布局,新發基金權益類和固收類的申報配比4∶1的方式持續已久,但在權益類基金供給充足的情況下,需求端表現出明顯的疲弱。
多位渠道人士告訴我們,目前市場上權益類倉位較高的基金產品銷售已進入停滯狀態。
在大資管矩陣中,銀行理財的規模僅次于公募基金,共計25.34萬億元,其中權益類產品僅有0.08萬億元。
招銀理財董事長吳澗兵分析,由于銀行理財客戶對產品凈值回撤和本金虧損的接受程度都不高,導致產品規模波動日益加劇,投資難度明顯加大。
2022年以來,對經歷股債非標“三殺”的銀行理財子公司來說,規模維穩成為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保險資金也是被國家寄予厚望的長線資金之一。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曹德云表示,當前保險投資的考核機制仍普遍以一年期為主,長期主義仍未扎實進行,長期投資的風格特色仍不夠鮮明。
兩大功能的發揮仍不夠充分,相比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要求仍然具有一定差距,保險資金的長期性作用有待進一步深化和彰顯。
企業年金等資金的入市積極性也有待提高。“企業年金運作較為復雜,各地區、各企業差異較大,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存在諸多問題,對企業年金通過長期投資增值產生了不利影響。此外,投資比例限制等亦是制約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因素。”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認為。
合力托市
進入深度調整期,A股如何自救?
在2024年開年股指經歷一輪快速下跌后,1月下旬以來,多部門齊手穩定市場預期。繼國常會強調穩市場、穩信心之后,央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國資委等多部門先后表態,持續釋放提振市場的強烈信號。
1月22日的國常會聽取資本市場運行情況及工作考慮的匯報,并作出“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著力穩市場、穩信心”的部署。
1月24日,國資委強調央企要加強市值管理,重視增持、回購、分紅。
隨后,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對股市波動作出回應,首次明確提出“建設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當日下午,央行宣布降準亦對市場情緒形成進一步支撐。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云對我們表示,一系列政策面利好集中釋放,充分顯示了政府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堅定決心,意在扭轉資本市場悲觀情緒,提振境內外投資者對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信心。
資金層面,多股資金借道ETF入場托市。
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認為,當前A股做多力量主要來自國家隊。“當前基金等金融機構倉位較高,而且有應對贖回的壓力,加上基金發行也遇冷,沒有過多資金出手做多。北上資金由于美元指數依然在高位,并不具備大幅回補A股的動力。”
“北向資金凈流出,大盤還上漲,主要原因就是近期國家隊通過大量買入上證50ETF和滬深300ETF份額,護盤明顯。近期,這些資金大量流入,直接推動了指數的反彈,對穩定市場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對我們表示。
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認為,國家隊入場帶來的潛在平衡力量似乎能提供一些價值投資者急需的穩定性和信心。“雖然從歷史上看,國家隊入場并不一定會帶動市場立即反彈,但基于2015年-2016年的股市來看,這標志著三年至五年的市場底部。”
在政策和資金的合力刺激下,A股逐步反攻,股指出現強勢反彈。
政策和資金短期托市見效,市場還有更多期許——推出平準基金的呼聲再起。業內認為,加快推出萬億級的平準基金,或是短期有力的托市之舉。
近日,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表示,當前成立平準基金的時機恰當,“針對平準基金的設計應充分考慮規則、渠道和方法等因素”。
田利輝認為,短期看,通過非常規手段進行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是穩定信心必要的手段。
“政策一定要有硬招、實招,要考慮部門協同和政策落實,還要考慮推出時機和施政節奏,而且要防止內幕交易。”他說,“要考慮適時推出平準基金。”
據中信證券測算,結合市場實踐,平準基金的規模多在總市值的3%至6%之間,如設立平準基金,規模預計在2萬億元至4萬億元的區間。
國信證券非銀分析師孔祥在研報中提及,平準基金是股市困境時期扭困的重要工具,往往在核心指數持續下跌達35%時啟動。
不過,平準基金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
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燕翔分析稱,一是平準基金的運作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資金不足可能難以發揮有效作用,資金利用效率也容易引起爭議;二是平準基金可能引發市場對過度干預的擔憂,需要在降低股市波動和尊重市場自我調節機制中找到平衡。
短期工具之外,提振市場需要更多長期的穩市場、穩信心舉措,涉及IPO、退市、減持等多方面的制度改革是長期任務。
吳曉求提出,要繼續在IPO注冊制、融券機制和減持規則上做全面改革,以恢復市場信心為首任,制度改革是長期任務,穩定市場信心是目前的工作重點。“現在市場真的到了比較關鍵的時候,需要各方去努力。”
IPO方面,針對市場關注的IPO擴容速度調節問題,2024年1月19日證監會發行司司長嚴伯進表示,“注冊制絕不意味著放松把關。”
嚴伯進援引數據提到,試點注冊制五年來審結的1000多家企業中,撤回和否決比例近四成,堅決把“帶病闖關”和不符合條件的企業擋在市場大門之外。
退市方面,對于“A股退市率不高”的市場觀點,王建軍稱,將鞏固深化常態化退市機制,對重大違法和沒有投資價值的公司“應退盡退”,加速優勝劣汰。
減持方面,2023年8月27日,證監會要求破發、破凈或分紅不達標的上市公司,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
同年9月26日,滬深交易所發布配套業務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執行口徑。這些規定主要是進一步嚴控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減持,督促其專注公司經營,提高回報投資者的能力和水平。
但在吳曉求看來,這些還不夠。“減持規則現在還處在政策階段,我們要把它變成一種制度,除了證監會2023年出臺的減持新規,還要加上企業融資與創造利潤的比例要求。要把IPO排隊現象徹底消除,必須從完善減持制度開始。”
提振市場,不僅需要制度建設,也需要“真金白銀”。其中,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被多部門反復提及。
國常會提到“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此前,證監會表態正在研究制定《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行動方案》,作為未來一段時期統籌解決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供給不足等問題的行動綱要。
田軒認為,從“育”的角度說,應著眼于制度供給的優化,為中長期資金提供能夠扎根發芽生長的土壤。“目前,社保、銀行、保險機構在權益配置比例方面約束較多,公募基金行業中權益類基金專業投研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尚不足,這些都是影響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亟待解決。”
托底A股,除了健全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經濟基本面的好轉,被認為是市場走出底部的主要驅動力。
“歷次維穩政策密集出臺后,A股往往出現反彈確認‘政策底’,后續外圍因素擾動或盈利擔憂可能使得市場再次回落,對經濟基本面預期的好轉才是市場走出底部的主要驅動力。”華西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認為。
談及宏觀經濟,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備受關注。
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近期表示,2024年仍然是一個下行風險比較大的一年。“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還是需求不足。房地產市場問題仍然存在的情況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2023年,高層會議釋放了很多積極信號,但是截至目前,房地產市場問題還是比較大。”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房地產行業尚未真正觸底。房地產行業的不穩定將對整個國民經濟產生相當大的拖累,對上下游的聯動影響非常大,中國的經濟也很難真正穩定下來。
在上述一系列政策措施出臺后,市場仍在期待更大力度的政策刺激。
“由于經濟持續低迷、房地產市場尚未觸底,投資者期待更為積極的政策支持,以穩定經濟增長。”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說。
期待轉機
在政策和資金的合力下,A股市場短期轉機乍現。而市場參與者更為關心的是,從長遠來看,A股會好轉嗎?
對于2024年的A股,部分國內券商相對樂觀。中信建投證券預測2024年A股有望迎來熊牛轉換期,市場有望由低位震蕩轉為波動上行。該判斷主要源自兩大改善因素,“一是全球宏觀流動性明顯改善,二是國內穩增長力度或將超預期”。
不過,陸挺認為,導致經濟增速出現不穩的因素還較多,眼下還不宜太過樂觀,2024年上半年經濟下行的壓力會尤其明顯。
從估值角度看,隨著市場的下跌,A股變得越來越便宜。境外投資者的態度也有所轉變。
1月22日市場下挫跌穿2800點,當日一份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證券部的路演資料中記錄道,當前無論境內還是境外投資者對于下跌出乎意料地沒有那么悲觀。
“境外投資者方面,下挫時長期資金基本沒有動,有小部分歐洲的長線資金還趁機加了一點過去1周-2周以來都看好的板塊。不少對沖基金(包括基本面和量化交易策略)覺得短期肯定有一個反彈,希望找一下有沒有適合做多的機會或者窗口。”該份記錄中提到。
北向資金的流向數據部分印證了前述說法。截至1月24日收盤,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合計凈賣出271.6億元,近半年凈賣出1699.39億元,不過1月22日、1月23日均出現小幅凈買入,合計凈買入48億元。
“盡管便宜不是投資的首要理由,但是價格終究是要均值回歸。”富達國際基金經理周文群認為。
但市場上也有不同聲音。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市場,外資投資看的不完全是價值洼地,最重要的是資產增長。實際上資金通常并不是流向便宜的地方,而是流向高增長的地方。”貝萊德基金首席投資官陸文杰表示,“在全球資產中A股資產確實相對便宜,它需要有風險偏好的投資者資金入場。但是這類較高風險偏好的資金來自哪,這是大家反復討論的問題。”
從更為長遠的視角看,多位業內人士表示,2024年,市場需要強有力的政策促進經濟發展從而帶動A股向上。
“我們認為2024年政策驅動非常關鍵。”富達中國表示,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切換動能的方向十分明確,將減少對地產和基建的依賴,尋求建立以新能源、科技等新經濟為主導的格局,預計經濟增長將經歷調結構的換擋期,市場將在謹慎情緒下繼續修復。
周文群認為,若后續刺激政策相宜,預計A股盈利增速今年有望在低基數下回升至高個位數水平。“在‘政策底’明確的宏觀環境下,市場將靜待更多細則落地。”
事實上,各方都在期待更強有力的政策。何為強有力的政策?“建議政府能夠進一步降息,擴大赤字,放松管制。”貝萊德首席經濟學家宋宇進一步向我們解釋,“并且降息的幅度比之前要大,如果降息力度不夠,是不能解決真實利率太高的問題的。”
宋宇認為,“政策應該建立監管中性原則,該緊的領域加強監管,該松的領域需要放松。”尤為重要的是,一定要珍惜政策調整的時機。“不能只是強調政策調整的空間。時機錯過事倍功半。”宋宇向我們表示。
實際上,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更多投資人在思考投資范式的轉變。
交銀基金基金經理楊金金的表述很直白,“過去的幾十年,資本開支驅動增長成為天經地義的事情,不論是制造業還是新興消費行業,長期的經濟繁榮,造就了市場參與者的思維定勢。賺錢了就投資擴大規模,短期產能過剩扛過去,需求永遠是增長的,下一輪需求起來又能賺大錢,如此循環往復。
因此投資沖動和追求體量成長成為國內大部分企業決策者的思維鋼印,實體的烙印同樣映射到資本市場,成長股投資或者說景氣度投資成為市場顯學。”
楊金金觀察到,經過過去一兩年的調整期,在中游和下游出現了一系列細分行業格局有望改善的跡象,這也成為他接下來的研究方向。
“在需求放緩的大背景下,尋找格局處于改善通道、自由現金流有望大幅改善并同步帶來股東回報顯著改善的細分行業和公司。”楊金金說。
在看多中國的投資人看來,市場追逐的“成長”只是換個樣子重新出現。王貴重向我們分享了一位東北上市公司老總的故事。
“東北是傳統工業基地,有裝備基礎。原先有個車間是做軌交的,但軌交市場已經萎縮了,工人們都下崗了。這位企業家去了之后把廠子盤活,把以前做軌交設備的能力轉移到了半導體設備上,工人們又回來了。”
王貴重認為,中國之所以有這么多企業可以給市場提供完整的產業鏈,并不是近幾年在國家扶持下才開始突破的。“它們其實已經做了二三十年,只是到了這個時期,有一些新的契機,出現換道超車的機會,才使這些人浮出了水面。”
在調研中,王貴重看到了無數個不屈的個體。“每一代人都做了每一代人的努力,正是這一代代的積累和摸索,讓我們走的每一步路都算數。你要相信中國人是躺不平的。”
責任編輯:王其霖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