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千億大縣”不斷擴容,縣域消費“多點開花”,縣域旅游強勢崛起……近來,“縣域”二字越來越火,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詞。
縣域,是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紐帶、農村為腹地的區域單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培育壯大縣域經濟,是擴大國內需求、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支撐。
縣域雖小,但經濟實力不容小覷。數據顯示,近三成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布在縣域產業集群中,縣域產業集群已成為我國工業發展的中堅力量。縣域雖小,但有廣闊的發展空間。2023年,全國“千億縣”總數達59個,GDP總量達9.6萬億元,占全國比重達7.6%。我國經濟韌性強,縣域經濟在其中的貢獻不可忽視。
當前,我國大中城市的產業結構正在發生轉變,一些傳統產業逐步向縣域轉移,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向縣城集聚,為提升縣域產業承載能力、推進新型城鎮化提供了機遇。在此背景下,我國廣大縣域要因地制宜,走好發展之路。
我國有1800多個縣和縣級市,覆蓋全國7億多人口、90%的國土面積,數量大且類型多,每個縣都具有鮮明的特色。縣域要發展,首先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賽道”。要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及功能定位,瞄準市場需求,摒棄“別人有我也要有”的慣性思維,因地制宜打造縣域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比如,福建沙縣小吃“香”飄海外,覆蓋66個國家和地區;山東曹縣漢服產業全國聞名,借“國潮”之風展現文化之美……“小地方”努力挖掘自身獨一無二的發展路徑,也能釋放“大能量”。
縣域建設要少一些“擴張”思維,多從“便利性、舒適度、性價比”等“小而美”的角度補齊發展短板,這需要各地統籌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例如,福建著眼提升縣域人群生活的便利度,所有建制村實現100%通客車,直接通郵率和快遞網點鄉鎮覆蓋率達100%,山區基礎設施水平全面提升。又如,2021年以來,貴州參照二級綜合醫院標準進行建設,在一些距離縣城遠、覆蓋人口多、自身基礎好的鄉鎮衛生院,陸續打造了150個縣域醫療次中心,讓更多群眾享受便捷的醫療服務。
縣域,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的關鍵一環,在促進城鄉融合中具有獨特作用。因此,發展壯大縣域經濟,還要把縣域發展納入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的大格局中。在完善自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的過程中,縣域要充分發揮連接城鄉的“橋梁”作用,不僅讓各類優勢資源、公共服務從城市逐步向鄉村延伸,也讓越來越多的美麗鄉村被發掘和點亮。
當然,發展縣域經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漫長的更新過程,往往需要全局和長遠的眼光,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并勇于實踐。如此,縣域才能成為持續釋放能量的寶藏。
責任編輯:江鈺涵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