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韓忠楠
近期,又有造車新勢力瀕臨“至暗時刻”,某新勢力車企在一夕之間突然宣布“原地解散”,不僅讓從業者惶惶不安,也讓相關供應商陷入困境,甚至間接擾動了供應鏈的穩定。
2024年以來,因經營不善、現金流短缺而遭遇危機,甚至面臨破產重整的新勢力車企不在少數。
在大變局之下,傳統車企的既有優勢也在逐漸被稀釋。特別是近期,多家傳統車企經營出現困難的消息不脛而走。面對“淘汰賽”,日本汽車制造商日產和本田已在探討合并,以此挽救頹勢,更好地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面對那些被迫出局的車企,人們往往會感到惋惜,特別是當企業的危機波及個體的就業和生存時,其帶來的連鎖效應會進一步放大。
毫無疑問,任何一家車企的經營現狀,都關乎了從業者、車主、供應商、產業鏈以及地方經濟等各方利益。一旦陷入危局,則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當前的汽車行業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特別是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節點上,產業競爭愈發激烈,部分車企經營出現困難,其實并不是偶然現象,而是行業優勝劣汰的自然過程。
從歷史經驗來看,每一次產業變革都會帶來行業格局的重塑。回顧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歷程,曾經輝煌一時的諾基亞、摩托羅拉在智能手機的浪潮中逐漸衰落,而蘋果、華為、小米等品牌則憑借不斷地技術創新而崛起。
對于汽車行業而言,同樣如此。在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大浪潮之下,新的技術和市場需求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新勢力帶著新的經營理念、新的技術涌入,傳統車企的“護城河”已不再固若金湯,這意味著,那些無法適應行業競爭新趨勢的企業,必然會面臨淘汰。這是市場競爭的自然規律,也是汽車行業朝著高質量發展邁進必然會出現的“新陳代謝”。
雖然淘汰總是帶有一些殘酷的色彩,但從業者和公眾都應該以理性的心態看待這一現象,不必為一時的行業陣痛而感到悲觀。
對于經營面臨困難的車企來說,當下的淘汰賽,恰好是企業充分反思自我、加速戰略調整、挖掘新機遇的契機,越是危急時刻,越不能“躺平”、消沉。
深蹲是為了更好地起跳。在低谷時刻,那些主動改革,及時調整戰略的企業,總是能更快地重拾市場陣地。
對于汽車行業而言,淘汰落后產能,則有助于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推動汽車行業的整體升級。越是激烈的市場競爭,越能涌現具有真正實力和韌性的“賽手”,產業應該鼓勵良性市場競爭,讓真正有實力、有創新能力的車企脫穎而出,進而帶動行業的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江鈺涵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