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吳敏
作為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重要一環,保險業開放一直受到高度重視。
10月18日,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透露,已正式批復法國巴黎保險集團聯合德國大眾汽車金服海外公司在京設立財險公司,批復美國保德信保險公司在京設立保險資管公司,成為我國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新標志。
“對外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也是金融業改革發展的重要動力。”李云澤指出,中國始終是全球投資的熱土,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10月21日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中國的金融對外開放繼續大力推行,在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的同時,也不斷將國際金融保險機構引進來,通過雙向往來加強金融保險領域的國際合作;另一方面,外資保險機構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也代表了其看好中國保險市場的巨大機會,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兩家外資保險機構迅速籌備
兩家外資保險機構獲批籌建的話音剛落,10月19日,北京市西城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劉東偉就代表西城區委區政府,向法國巴黎保險亞洲區總裁黃葹和美國保德信國際保險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賴軍贈送金融街“雙管家”服務包。北京法巴天星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籌)和美國保德信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籌)的籌備組也正式啟動。
實際上,不論是法國巴黎保險,還是美國保德信保險,對中國市場都不陌生。美國保德信保險公司是美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之一,成立于1875年,為保德信金融集團的一員。
早在2012年9月,美國保德信保險就與復星集團聯合發起成立復星保德信人壽,雙方各持有50%的股份。今年6月,美國保德信保險又入股了前海再保險,交易流程完成后將成為其持股10%的外資股東。如今,再次獲批籌建資管公司,也意味著,美國保德信將完成在中國壽險、資管、再保險三個保險領域的布局。
法國巴黎保險集團則是在2013年通過接盤荷蘭國際集團(ING)持有的中荷人壽50%股權進入中國保險業。作為全球著名的法國巴黎銀行集團成員之一,法國巴黎保險集團管理資產已經達到2550億歐元,是全球最大的(指國際業務占比)專做銀行保險業務和借款人保險的保險公司。此次獲批與德國大眾共同設立北京法巴天星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國巴黎保險集團也將完成在中國財險和壽險業務的雙重布局。
中華聯合保險集團研究所首席保險研究員邱劍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支持優質境外保險機構來華設立法人機構及分支機構,是我國保險業改革發展的重要動力,也為我國保險市場帶來了國際成熟保險市場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此次批復說明了對外開放的大門始終是打開的,并且會越開越大,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
自改革開放起,我國保險行業就在嘗試向世界敞開大門。從上世紀80年代的“機遇論”,到90年代隨著友邦保險的進入而流行的“接軌論”探索,我國在20世紀初迎來一波外資險企的入駐熱潮。
在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保險也進入全方位對外開放階段,由過去有限范圍和領域的開放,逐漸轉變為全方位的開放;由政策性開放轉變為在法律框架下可預見的、與世貿組織成員之間的相互開放。但在當時國內的保險行業仍屬弱勢,決策者同樣面臨保護國內市場的迫切需求。最終堅持“審慎論”的我國雖然逐步放松了準入限制,但也守住了一些重要關口,在開放的大原則下具體行動和策略較為謹慎,控制了開放的實際進程。
如今,隨著保險業外資股權比例限制全部取消,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首家外資獨資人身險公司、首家外資獨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相繼成立,中外資保險機構經營范圍也已經基本實現一致。
來自金融監管總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境外保險機構在境內已經設立了67家營業性機構和70家代表處,外資保險公司總資產達到2.4萬億元。金融監管總局國際合作司二級巡視員李國春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境外40家最大的保險公司已有近半數進入中國。
外資機構加速在華布局
今年以來,多家外資機構加速在華布局。例如,5月11日,中國石油集團資本有限責任公司獲批將持有的中意財險51%股權轉讓給意大利忠利保險有限公司,中意財險從而轉身為外資獨資財險公司。5月20日,中國太平公告稱,比利時富杰保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以10.75億元認購公司的增發股份,交易完成后,富杰將持股10%。
中國太平還授予富杰集團未來增持太平養老選擇權,可增持最高至(含)24.99%。其在公告中表示,太平養老將研究借鑒富杰在國際成熟市場上養老保險產品設計、銷售管理、客戶服務、投資運作等方面的管理模式與先進經驗。
6月24日,國民養老公告稱,公司擬以發行新股增資方式引入德國安聯投資有限公司為戰略投資人,增資完成后,安聯投資將持有國民養老2%股份。對于入股國民養老,彼時,安聯投資相關負責人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安聯投資致力于在中國的增長,我們致力于探索在這個重要市場中合適的商業機會和合作伙伴關系。
國民養老相關負責人也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公司將借鑒安聯在產品設計、資負管理、養老金咨詢等方面的經驗,放眼長遠,探索養老金融發展新模式,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養老金融發展之路。
“當前中國經濟和金融發展遇到了一些挑戰,估值也相對低,但中央還是堅定推行金融對外開放政策,并給予了很多優惠待遇?!敝荑嬖V本報記者,從外資的角度,一方面中國巨大的市場容量和發展機會不容忽視,長期來看必須要加大布局和投入;另一方面當前國內金融機構的估值水平處于低位,外資進入的成本也相對較低,因此選擇當前的時機也非常合適。
在周瑾看來,國際成熟市場的保險機構,經歷過不同經濟和金融周期,在應對經濟轉軌和利率周期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其在產品設計、精算定價、風險管理、資產負債管理等方面,擁有較國內市場更精細化的能力,加上擁有雄厚的資本實力,因此將它們積極引進國內市場,可以給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也對中資保險機構的轉型提供很好的借鑒和參考,從而促進中國保險市場的進一步成熟發展。
“外資二十年來已經在中國保險市場得到很好的歷練,搞清楚了如何本土化,如何降低成本,獲得利潤。而這個過程,很多公司耗費了十幾年的時間才搞明白,目前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為積極主動地接納外資保險公司,中國需要對外開放,需要更多更友好的朋友?!蓖鯂娭赋?,此時加碼布局中國市場是非常好的時機,甚至比中國加入WTO時的時機還要好。
“外資保險機構通常在全球市場上具有較大影響力,進入中國市場初期,由于不熟悉中國市場和法律法規,規模相對較小。”但邱劍也指出,外資保險公司在產品設計和銷售策略上更加靈活和高效,且具有創新精神,能夠引入國外先進的保險產品和服務理念,產品種類更加豐富,創新能力較強,具有競爭實力,后期發展空間巨大。
邱劍認為,隨著更多外資保險機構的入場,中國保險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對中資機構的大量客群基礎和市場經驗提出了挑戰,但同時也倒逼中資保險公司不斷改善和提高管理能力、成本控制、產品創新、科技應用、服務水平和業務效益等。
責任編輯:王馨茹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