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股民:《投資研報》巨額特惠,滿3000減1000,滿1500減500!【歷史低價手慢無,速搶>>】
“一代人的問題,有一代人來回答。在跨越時空的對話中,每一次的問與答,既是時代發展的推進器,也是人們探索前行的源動力。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21財經客戶端【學習經濟】頻道、21數據新聞實驗室重磅推出《數答時空之問》專題策劃,聚焦大眾感知度高的十個方面,以數據可視化視頻呈現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歷程,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本期,我們聚焦中國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10月16日是第44個世界糧食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將今年全球活動主題確定為:“糧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創美好未來。”
對中國這一人口大國而言,糧食安全從來都是頭等大事。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農業農村發展呈現出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單產大幅提升。
從米面糧油,到果蔬魚肉,中國糧食供給能力穩步提高,農業農村現代化加速推進。《數答時空之問》系列視頻第六期走進農業,見證中國如何解答百年之問,實現“不憂饑饉,谷產自豐”。
在中國的字典里
吃,幾乎是最重要的一個字
“吃了嗎”“下次請你吃飯”
這也是常用的寒暄用語
從古至今
這個人口大國都有著十分龐大的糧食需求
以2023年數據為例
每過去一天
就要消耗70萬噸糧、192萬噸菜和23萬噸肉
如何保障糧食安全
是橫在每個中國人頭上的“永恒課題”
在資源貧瘠的過去更是如此
1929年
在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里
我們的先輩曾在上海《生活周刊》上發問
其中提到
“吾國何時可稻產自豐、谷產自足、不憂饑饉?”
新中國成立前
9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鄉村之中
饑餓是幾代人的共同記憶
到了1949年
全國糧食年產量僅有1.13億噸(約2264億斤)
不算其他用途
平均到5.42億人
相當于每人一天只能吃到一斤糧食
而到2023年
全國糧食產量已達6.95億噸
連續多年世界第一
人均糧食占有量493公斤
連續多年遠超世界平均水平
整體來看
相當于中國用全球9%左右的耕地
養活了約20%的人口
糧食安全的背后
離不開我國對“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堅持
2023年
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63.2%
比2012年提升8.7個百分點
農業科技整體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陣
隨著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
2023年我國耕地灌溉面積10.75億畝
比1952年增長2.6倍
2018年至2022年五年間
便新建高標準農田4.56億畝
機械化耕種水平也大幅提升
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數量比新中國成立初期
增長了接近20萬倍
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增至70%以上
越來越多“黑科技”被應用在農業中
除了耳熟能詳的超級稻
我國還建立了節水抗旱小麥、雜交玉米、白羽肉雞等高效育種技術體系
2018年又成功發射了首顆農業高分衛星
為農業監測安上了“天眼”
現在哪怕是由無人機來灌溉施肥
也是見怪不怪
隨著果蔬肉魚等農作物產量大增
“吃瓜自由”“吃肉自由”讓不少外國人眼饞
如今,比起擔心吃不飽飯
許多人更苦惱的是“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米袋子、菜籃子供給提升
農民的錢袋子也充實起來
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提升
再回到開頭的問題
一代又一代的國人已交出了亮眼答卷
把飯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上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我國農業仍面臨挑戰
如何吃得更好、更安全、更營養
還需更多人共同的努力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21財經客戶端 【學習經濟】頻道 21數據新聞實驗室
總策劃:鄧紅輝 賈肖明
策劃:丁青云 譚婷
執行統籌:謝珍 曹鈺
文案:黃欣然
編輯:謝珍
責任編輯:何松琳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