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根據決定,從2025年1月1日起,我國將用15年時間,逐步將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60周歲延遲到63周歲,將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50周歲、55周歲,分別延遲到55周歲、58周歲。
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就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作出了部署。此次延遲退休方案給出了15年的漸進落實過程,幅度較小,節奏平緩,穩妥有序推進改革。事實上,這項改革勢在必行。當前的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是在上世紀50年代確定的,而如今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健康水平、人口結構、國民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均較當時發生了明顯變化。
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經明顯提高。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從改革開放初期的8年,增加到目前的14年,尤其是每年有1000多萬的大學畢業生,參加工作的起始年齡普遍后移??梢?,人口平均壽命、教育水平都大幅提高,而且就業也大部分由市場創造。我國退休年齡相對過早,因此,適當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有利于釋放人力資源在質量上的潛力。
此外,當前我國人口發展出現新的變化,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增減分化的趨勢。2023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2.97億人,占總人口比重21.1%。與此同時,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從2012年起持續下降,年均減少300萬人以上,這意味著未來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會持續降低。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能夠減緩勞動年齡人口下降趨勢,確保人口資源在勞動人口數量上的平衡。
從對青年就業的影響來看,總體上,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一個漸進實施的過程,以較小的幅度推進,且退休人員騰退的崗位與青年就業所需要的崗位之間存在一定的結構差異,因此,改革對青年就業的影響總體平緩。事實上,我國當前正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拓展青年就業渠道,為青年人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此次改革堅持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的原則,使得改革充分照顧到各方的關切。小步調整即用15年的時間把法定退休年齡調整到位,而彈性實施則尊重了自愿選擇,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選擇彈性提前或彈性延遲退休,最長不超過3年,且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齡。分類推進差異化延遲男女職工法定退休年齡,與現行退休年齡政策相銜接。此外,對于特殊工種勞動者和高海拔地區工作的職工,給予特別的保護,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提前退休。
方案還統籌兼顧,協同配套。傳統上,老年人退休后會起到照看孫輩的工作,使得很多年輕夫婦可以不用支付托育成本而雙雙就業。未來,職工法定退休年齡延遲后,就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托育服務體系,由政府提供低成本的托育服務,以降低生育成本,提升生育意愿。此外,要加快建設養老服務體系,擴大和優化養老服務供給,為家庭失能老人提供看護。因此,有必要協同配套健全養老托育服務體系。
可以看出,此次出臺的方案綜合考慮了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健康水平、人口結構、國民受教育程度、勞動力供給等因素,在我國經濟社會和人口結構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后,70多年來首次進行調整。同時,面向未來又考慮到了完全調整后對各方面的影響,強化系統觀念,保障各類勞動者基本權益,并協同配套相關政策與服務,對于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充分開發利用人力資源,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