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龐華瑋 廣州報道
離職一年半后,明星基金經理鄔傳雁官宣“公奔私”。
日前,中基協公布最新一批完成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單,揭開了原泓德基金副總經理、基金經理鄔傳雁的最新去向。
公開信息顯示,鄔傳雁于今年4月成立了名為“深圳市一諾私募”的證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出任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執行董事等多個職務,正式進入私募行業。
“公奔私”
此時距離鄔傳雁離開泓德基金已有一年半的時間。
據中基協公布消息,8月2日,深圳市一諾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登記。該私募成立于今年4月,注冊及實繳資本均為1000萬元,目前規模區間在0-5億元,登記在冊的全職員工共5人,其中3人取得基金從業資格。
公司由鄔傳雁、北京一若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分別持股80%、20%,后者的合伙人為鄔傳雁和黃文紅。鄔傳雁是實控人,還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執行董事。
與鄔傳雁一起“奔私”的黃文紅也是泓德基金的老人,兩人共同參與過泓德基金的籌備工作,黃文紅歷任過泓德基金交易部負責人、研究部副總監、行政事務專員。
資料顯示,鄔傳雁曾在多家險資從事投研工作并擔任高管,曾任幸福人壽保險總裁助理兼投資管理中心總經理、陽光保險集團資產管理中心投資負責人、陽光財產保險的資金運用部總經理助理等職位。
2015年6月,鄔傳雁開始管理泓德基金產品并擔任副總經理。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他參與管理專戶產品。2023年2月,鄔傳雁因“工作安排”卸任泓德遠見回報等6只基金的基金經理,同時離任公司副總經理一職。
鄔傳雁在任期間管理的基金規模一度接近500億元,2020年底最高達到492.24億元,占當時泓德基金非貨規模1163.63億元的四成。即使是在鄔傳雁離任前,2022年底其管理規模仍超200億元,約占泓德基金非貨規模1/3。
鄔傳雁任公募基金經理近8年,管理過10只基金,離任前他管理著6只基金,表現總體優異。
其代表作是泓德遠見回報混合,自2015年8月24日至2023年2月21日期間任職回報為163.43%,年化回報13.83%,同類排名前10%。
這一收益事后看,與A股市場趨勢性行情不無關系。
此外,泓德致遠、泓德臻遠回報、泓德豐澤的任職回報率都在60%以上,年化回報都超過10%。
弘德豐潤三年持有年化回報6.83%。
鄔傳雁也有表現不佳的產品,成立于2020年底的泓德卓遠,年化回報為-16.58%,同類排名后5%。
鄔傳雁在離職前的最后一份季報中表示,大多數的認知來自于經驗、見識、成長經歷、慣性思維,不同的人對于世界的觸摸如同盲人摸象,只是獲得信息世界的冰山一角,或只困于個人的“信息繭房”。我們的時間、精力和知識都非常有限,所以才需要更加聚焦。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資源去捕捉一半的概率會出錯的東西,不如把目光聚焦在更加容易做出大概率判斷的事情上。
去“明星化”的公募
鄔傳雁曾一人管理一家基金公司1/3的管理規模。
鄔傳雁卸任半年內(2023年初至2023年上半年底),其曾管理的6只基金份額凈贖回高達27%。這期間,被贖回比例最高的是泓德豐潤三年持有,被凈贖回近一半份額,達49%。
此后泓德基金的非貨規模由2022年底的660億元,降至目前的442億元,大約下降1/3。
公開資料顯示,泓德基金基金經理目前為17人,基金經理任職平均年限為3.84年,目前新人基金經理占比較多。近一年離任基金經理和新任基金經理各2人。
事實上,在公募行業,不僅是泓德基金,不少中小基金管理人也面臨著對單一明星基金經理過度依賴的情況,比如此前的蔡嵩松之于諾安基金,丘棟榮之于中庚基金,以及目前的姜誠之于中泰資管、趙詣之于泉果基金等。
不過,根據證監會此前發布的《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目前,摒棄明星基金經理宣傳,強化“平臺型、團隊制、一體化、多策略”投研體系建設是基金公司發展的大方向。
據記者了解,目前各基金公司在逐漸向“平臺化”型投研體系發展,去“明星化”已成為行業大勢所趨,基金公司近幾年在逐步淡化明星基金經理宣傳,轉而著重宣傳其背后的投資團隊、研究體系、風控機制以及企業文化等。
“公奔私”潮難再現
鄔傳雁“奔私”并非一個獨立的行業現象。
Wind數據顯示,2024年年內(2024-1-1至2024-8-7)公募基金經理離任人數為212人,創出近3年同期的新高。與之對比,2023年離任184人,2022年離任179人,2021年離任190人。
近幾年公募基金經理人數一年比一年多,截至2024年8月7日,目前市場上共有公募基金經理3798人,過去3年同期分別為3512人、3120人、2679人。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認為,現在基金經理總人數創歷史新高,所以正常的流動率之下,今年離任人數多也很正常。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介紹,今年離任基金經理比較多,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被動離任,原因是業績不佳,這些基金經理無基可管;另一種是主動離職,因為對薪酬不滿意,或者是出于發展個人事業的考慮。
“今年以來各家公司調整比較多,比如部分公司開始更加重視固收條線,以及部分公司降薪嚴重,都可能導致國企背景和銀行系公募的人才往外資和民企背景公募流動?!币晃还蓟鹑耸空f。
值得一提的是,與過去“公奔私”的趨勢不同,格上理財旗下金樟投資研究員王祎表示,今年基金經理離職人數創下近年來新高,但“公奔公”成為主流。
其認為,離職人數增加跟基金經理面臨較大業績壓力和公募基金行業競爭加劇有一定關系?;鹦袠I競爭加劇,不同基金公司之間對基金經理的考核、激勵制度與團隊搭建、職業發展規劃存在差異,導致基金經理考慮離職跳槽。
“‘奔私’減少的原因在于私募基金的監管環境愈加嚴格,私募基金募集能力相比過去大幅下降,導致‘奔私’的去向大幅減少?!蓖醯t說。
排排網財富理財師負責人孫恩祥也表示,今年基金經理離職人數較多,主因還是由于產品業績表現不佳和公司績效考核不達標,市場疲軟整個行業競爭加劇,部分機構大幅降薪限薪以及追溯違規行為而退薪或個人原因等也是加速基金經理離職的重要因素。
“受制于整個行業今年的強監管政策,離任的基金經理選擇‘公轉公’較多,‘公奔私’較少,同時也出現了更多的轉崗留任現象。”孫恩祥說。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