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程維妙 北京報道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或是很多人的理財啟蒙,也是很多理財師的座右銘。
21世紀初,在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等因素推動下,人們的財富有了初步積累,對存款、國債、股票之外投資渠道的需求萌生。2004年,光大銀行推出首只理財產品,開啟國內理財新紀元。至今20年間,銀行理財在人們財富穩健增值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這20年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兩個分水嶺分別是2008年和2018年。
2008年以前,銀行理財“基本法”已確立,理財產品的類型不斷豐富,但規模增長緩慢,未破萬億關口,與同期近18萬億的存款規模相比,相對還處于起步階段。
2008年后,為應對次貸危機的一攬子刺激計劃推出,房地產調控的放開、高收益且優質非標產品的放量增長,理財產品也順勢快速擴張。此后10年間,銀行理財規模飆升至30萬億,穩坐資管行業“一哥”之位。“根本不用主動營銷,不愁賣。”多位銀行理財經理回憶稱。規模紅利下,銀行甚至不太有創新動力。據一家國有大行團隊回顧,2013年市場上只有兩家銀行的兩類產品有小幅創新。
銀行理財在高速發展期后,規模的擴張也伴隨著資產與期限錯配、高杠桿、資金池、層層嵌套等“影子銀行”的問題,銀行理財借信托等通道大量出表,金融風險隱患不斷累積。當時監管部門多次出手,如限制非標投資比例等。當時有多瘋狂?一位資深金融業人士稱,“看近年坍塌的幾個大的資本族系就知道,擴張期很多采用了這種模式。行業狂奔的時候,沒跟上步伐就容易落下。”
直到2018年資管新規落地,給狂奔的理財行業猛踩了一腳剎車。銀行理財開啟凈值化轉型,表現為打破剛兌、降低門檻、拉長久期。作為資管新規配套政策,監管還規定銀行應通過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截至目前,已有超30家銀行成立了理財子公司。
近年來,隨著資產價格的波動,理財行業也經歷了“破凈潮”“規模被公募反超”等插曲。截至2023年末,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數據顯示,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26.8萬億元,較最高點有所下滑,不過凈值型產品占比升至96.93%。跨越過負債荒、資產荒和股債牛熊市的銀行理財,進入后資管新規時代,如何在波動中打造絕對收益投資的能力、如何建設長效制度及更好的投資者生態,是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
2004-2007:試水期規模增長緩慢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理財”一詞便隨著我國銀行間債市成立、部分商業銀行私人理財中心設立及理財咨詢服務的推出等走進大眾視野。當時的“理財”更多指的是財富管理這一動作,而作為資管業務的理財產品,真正出現是在2004年,以光大銀行推出“陽光理財B計劃”為標志事件。
“當時學習的是外資銀行的結構性存款,投資的資產主要是債券和少量股票,另外掛鉤一點衍生品,光大銀行的陽光理財B計劃便主要投資國債。”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介紹稱。
2005年,原銀監會出臺《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將理財計劃分為保證收益型和非保證收益型,非保證收益型可進一步分為保本浮動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動收益型。“這算是銀行業理財的一個‘基本法’,引導行業進入規范發展階段。”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對記者表示。
此后兩年,A股迎來前所未有的牛市,疊加監管層允許商業銀行受境內居民個人委托開辦代客境外理財業務等政策出臺,理財產品類型不斷豐富,從單一的固收類擴充到權益類、另類商品類等。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7月,中國銀行發行第一只QDII理財產品;2007年,打新類理財產品涌現,近200只打新類理財產品平均回報率達15%,最高的一款回報率高達132%;還有銀行針對高端客戶推出了“藝術品投資”類理財產品。
據行業機構統計,2007年我國銀行理財發行規模突破8000億元,當年發售的產品數量超過3000只。不過當時很多小型銀行參與度還不高,有頭部城商行工齡超20年的員工回憶時,對彼時的理財產品記憶模糊,“只記得代銷的一些基金。”
8000億這一規模與同期近18萬億的存款規模相比并不算起眼。業內人士稱,當時居民對衍生品等復雜金融產品了解也較少,所以初期理財發展規模擴張相對緩慢。同時,理財產品投資門檻較高也阻礙了投資者的購買積極性,大多數產品的投資起點為5萬元起。
2008-2017:野蠻生長期風險積聚
不過銀行理財很快就迎來爆發期。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蔓延至全球,為穩定經濟,我國于2009年出臺了一攬子刺激計劃,催生出很多基建和房地產項目,也帶動融資類信托這一“非標”資產的雛形進入銀行資金池,為銀行理財的大發展添了一把火。
李奇霖介紹稱,刺激計劃過后由于經濟過熱、資產泡沫膨脹等原因,政府加強了管制,嚴格限制地方政府舉債和地產融資,仍屬于施工期的項目在原有授信資金消耗完后,還需要資金繼續開工,為了突破地方政府舉債限制而生的地方融資平臺或房地產企業憑借政府隱性信用背書和土地資產等,開始經過各種包裝后成為銀行理財的配置資產,這就是“非標”。因為這些債權背后的政府信用和增值預期的土地,“非標”可以承受很高的利率,為銀行提供看起來安全可靠的高收益資產。
于是,商業銀行一方面吸收理財資金,一方面將這些資金配置“非標”資產,做資金池模式運作,期限錯配、滾動發行,剛兌給客戶高利率。
由于投資了過多的“非標”資產,理財的流動性大量被資金池吸收,2012年末和2013年初,理財收益率不斷上行,為了借新還舊,銀行不得不提高收益率來吸收資金,同時尋找收益率更高的“非標”。在2013年年中的“錢荒”中,很多銀行理財收益率飆到6%以上。
談到當時的瘋狂,一位資深金融業人士稱,“近年坍塌的幾個大的資本族系,擴張期很多采用了這種模式,但當時行業大多數做業務也只能順勢而為。因為在行業狂奔時,沒跟上步伐就容易落下。”
資金池、資產與期限錯配都是影子銀行的特征,其危害不僅在于流動性考驗,還在于它游離于監管之外,風險隱匿、交叉傳染,而且理財產品通過層層嵌套進入實體,不僅風險增加,也推升了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
監管意識到問題后,于2013年發布“8號文”,規定銀行理財投資非標不得高于理財總量的35%或上年總資產的4%;2014年又下發了“35號文”,規定自營和理財之間執行“柵欄原則”,開始業務分離,阻止了風險在同一金融機構不同業務之間的傳遞。
不過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在實體萎靡情況下,居民對理財的需求不降反增,“非標”的萎縮讓銀行開始想辦法尋找其他方式配置資產,經過演變后形成了“委外”,即借助非銀的交易便利,對配置的債券滾杠桿、做期限錯配、下沉信用資質,做高收益率。
到2018年,理財規模已近30萬億,穩坐資管行業第一,與2018年底72.44萬億住戶存款余額相比雖有不小差距,“吸金”實力已充分顯現。
2018年至今:糾偏與回歸
30萬億體量已然是一頭“巨獸”,更因其合規性與潛在風險,助長經濟脫實向虛,弱化了經濟和金融韌性。2018年以來,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等文件先后出臺,為規范銀行理財提供了全方位、框架性的指導意見,銀行理財逐步回歸“代客理財”的本質。
從客戶端看,最明顯的一大變化就是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一家股份行零售財富團隊稱,多年前理財產品收益高、風險低,客戶幾乎可以“閉著眼買”。資管新規發布后,大類資產配置、無風險利率下行成為趨勢,初期的轉變過程非常難,理財經理也有一定畏難情緒。
這或也是行業轉型初期的一個縮影。銀行理財全面凈值化轉型后,產品規模呈縮水態勢,2022年底的“破凈潮”更是引發一輪贖回。2023年6月末,銀行理財存續規模下降至25.34萬億,首次被公募基金超過,后者該時點資產凈值合計達27.69萬億。
不過目前銀行理財規模已有所回升。來自普益標準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末,全市場凈值化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達28.76萬億元,回到穩健增長態勢。“這表明投資者開始逐步地接受了理財不再剛兌、凈值化轉型的現實。”黃大智表示。在銀行端,許多零售財富團隊近年通過搭建投資策略庫、加強與客戶溝通等方式,引導客戶正確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并提供更加專業化的財富管理服務。
銀行理財固收類產品規模占比提升,也與其主要客群風險偏好匹配。黃大智稱,20年間,人們的理財觀念和風險偏好有較大變化,但受長期剛兌的影響,投資理財產品的主要客群,風險偏好在R2、R3等級,更看重其穩健性及相對(存款)高收益的屬性。
對于5年來的凈值化轉型成果,普益標準研究員崔盛悅對記者表示,一是凈值化轉型順利推進,凈值型產品規模持續擴容。二是理財機構深入探究銀行理財客戶的投資需求和風險偏好,形成了和公募基金、保險等資管產品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堅持長期穩健的投資理念,為投資者創造了較為可觀的收益。三是投研能力迅速提升,銀行理財機構充分發揮在債券、非標等資產上的投研優勢,同時通過公募基金、資管產品等渠道參與多市場投資,從中積累經驗,逐步推進直接投資,拓寬投資邊界。
后資管新規時代:打造絕對收益投資能力是重要課題
凈值化轉型也帶動銀行分拆成立理財子公司進入“快車道”。截至目前,全市場已有32家銀行理財公司獲批,產品整體存續規模超過27萬億元。
不過當前行業在轉型中仍面臨新的問題,包括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資產配置策略整體仍較為單一、機構的投研能力仍有待進一步加強等,尤其近年非標資產投資承壓、高收益信用債資產缺失的背景下,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明顯下行,產品收益分層不明顯也困擾著投資者。
進入后資管新規時代,如何在波動中打造絕對收益投資的能力、如何建設長效制度及更好的投資者生態,是當前行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家頭部地方行理財子公司的總經理表示,會持續提升投研投顧能力,順應市場趨勢和投資者需求變化,對產品策略進行優化調整。具體做法包括以絕對收益為導向,通過專業的投資能力嚴控凈值回撤、降低凈值波動,為投資者提供穩健的預期和回報;產品供給向低波穩健型產品傾斜,采用“優兩頭”策略,加大短期靈活申贖類產品的發行力度,滿足投資者對于高流動性產品的偏好,同時以中長期穩健策略的封閉式產品為抓手,穩定負債資金來源,引導投資者長期投資理念;以及創新產品形式,優化產品規則,細化投資者服務等。
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創新業務部量化及指數團隊負責人也談到順勢尋求“低波資產”,整合優質資源策略應對挑戰。對于如何去同質化,他表示將差異化產品推銷給合適的客戶,需要渠道和財富管理部門共同發力。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