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如果檢視一下那些變得更為平穩的趨勢通脹基礎指標以及各類通脹預期調查,就知道前景仍然相當樂觀。
上個月我寫了一篇關于各類通脹趨勢在2024年及其后世界經濟前景中的核心作用的文章。當然還有許多額外風險是我在文中未能提及的,也是預測界圍繞各種“已知的未知因素”提出明智的警告來對沖自身預測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中東和烏克蘭的持續沖突,以及歐洲、美國和其他地區即將舉行的選舉。
關于通貨膨脹,我依據最近的一些報告給出了謹慎樂觀的展望——這些報告顯示許多基礎指標似乎正在朝著積極方向發展。但自那以后歐元區、英國和美國的最新月度通脹數據(去年12月份的數據)出人意料地出現了上行。在市場已經連續數周消化今年大幅降息預期的情況下,許多政策制定者、投資者和分析師產生了遲疑。
在那篇文章的最后,我總結說盡管通脹前景有所改善,但如果許多國家的工資增長能在不推動物價出現新一輪更持續性上漲的情況下維持下去,那將會是令人驚喜的。當然大多數經濟學家和央行行長不會特別在意這種情境,除非有明確證據表明整個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地區的生產率出現了提升。他們警告說如果沒有更高的生產率,(排除通脹因素后的)實際工資增長就不可能在不引發通脹的情況下持續存在。
即便如此,我發現自己仍抱有與上月相同的希望。畢竟生產率數據的發布具有滯后性,因此如果央行官員對薪資持續上漲的反應過于強烈——比如宣布將維持一個比常規情況下更具限制性的貨幣政策——將是相當冒險的。
具體來說,有三個很好的理由去讓人采取觀望態度。首先,盡管預測者們未能預見生產率在過去20年間的持續疲軟,但他們似乎最近才放棄了對生產率即將開始復蘇的預期。
其次,即使大多數人已經放棄了希望,但有明顯理由認為生產率最終會提升,只要看看人工智能的重大發展,面向替代能源的轉化,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工作模式的轉變,以及政策制定者對那些提升生產率舉措的明確關注就知道了。雖說數據尚未表明這些事態發展正在產生成果,但新技術帶來的收益往往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在經濟中發揮作用,并在官方統計數據中體現出來。
推遲收緊貨幣政策的第三個原因涉及工資和生產率問題的社會和人文方面。各界對許多民主國家日益加劇的焦慮和經濟不安全感的根源已有諸多辯論,而正如我們從中了解到的那樣,近幾十年間實際工資的中位數一直提升乏力。這種趨勢顯然讓公眾對“資本主義”和“全球化”的日益幻滅,以及對更激進、更民粹主義的政黨和政治運動的支持率上升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實際工資的增長將有助于緩和民眾的政治態度。僅僅因為覺得工資不合理而壓低其水平,將是危險之舉。
通脹狀況的改善會持續下去嗎?盡管去年12月份的通脹數據高于預期,但此前幾個月的降幅也比預期要大。如果檢視一下那些變得更為平穩的趨勢通脹基礎指標以及各類通脹預期調查,就知道前景仍然相當樂觀。
至于其他周期性因素,有幾件事在我看來尤為突出。其一,美國的多數(盡管不是全部)經濟指標繼續強于預期。這讓人松了一口氣,盡管并未緩解許多評論人士關于近期積極趨勢可能無法持續的不確定性憂慮。市場今年也經歷了一個搖擺不定的開局。根據所謂的五日法則(即標普500指數在1月份頭五個交易日的凈上漲預示著未來12個月的好兆頭),今年股市最終上漲的可能性只有50%。這聽起來或許相當不科學。但正如我之前指出的那樣,過去幾十年的數據顯示一個好的開局預示著當年有85%以上的可能性是個好年。
其二,盡管中東和烏克蘭的狀況令人擔憂,但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仍然極其溫和。或許有一些不尋常的技術供需因素解釋了這一點。但無論是哪種狀況,在許多市場上都能看到相對穩定的明顯跡象。與一年前相比大多數關鍵大宗商品的價格以及公認的主要大宗商品指數都更低,這也讓人稍微安心了一點。
(作者曾任高盛資產管理公司主席、英國財政大臣,現為泛歐健康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
責任編輯:王許寧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