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支付百科
銀行強化風控管理的背后,還藏著限額誤傷持卡人的糾結和矛盾。
近期,有人因銀行卡風控四處求援,申請解除凍結、申請解除限額,甚至有持卡人一怒之下注銷銀行卡,之后想重新辦理卻被“嚴格風控”攔在門外。
01
風控持續加強
自斷卡行動以來,銀行卡風控已經成為常態性話題。銀行卡風控是指為減少銀行卡欺詐事件和交易風險,銀行為此制定一系列規則和監管系統對持卡人的交易行為進行實時監控和分析的一種管理方式。
待風控到交易異常的銀行卡,銀行還會實行一系列的風控措施,這些措施當中包括止付、凍結,拉入懲戒名單、涉案名單等。
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總局關于建立《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涉案賬戶緊急止付和快速凍結機制的通知》中提到,公安機關、銀行、支付機構都能在向持卡人發布電子通知后對涉案賬戶采取緊急止付、快速凍結措施。
止付、凍結涉案賬戶的目的主要是防范不法分子將卡內資金轉移,從而防范電信詐騙、洗錢等風險,用來接收或者轉出違法資金的銀行卡,還有可能被拉進處罰名單或者被列為涉案賬戶。
對于上述賬戶,銀行還會單獨采取風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限額、封卡、限制金融服務等,其中銀行卡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額在近年來頻繁沖上媒體熱搜,已經引起持卡人和金融機構的格外關注。
02
限額卻容易誤傷
近年來已有多家銀行采取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額,其中包括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等國有大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等股份制銀行,還有青島銀行、南京銀行、大連銀行等城商行,限額風氣正快速向各個銀行席卷。
‘支付百科’了解到,銀行卡通常在5種情況下會被銀行限額,一是銀行卡長時間未使用;二是身份信息過期或不完整;三是預留手機號碼不是本人;四是涉案賬戶;五是被銀行誤判后也可能被限制交易。
在限額之前銀行會通過官方渠道向持卡人發布通知公告,表示將對滿足部分條件的持卡人采取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額,限額后持卡人賬戶每天可向外支付的額度數萬、數千不等,也有幾百元甚至0額度的情況出現。
關于限額額度問題,有銀行人員曾解釋道,限額的目的是防范電信詐騙,盡可能減少持卡人的資金損失。限額5000元,不僅是大數據分析得到的結果,也能更好地在持卡人到柜臺解決問題時了解一些大額消費的目的。
不過從綜合情況來看,限額的初衷確實在防范電信詐騙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部分銀行一刀切的限額背后已經嚴重影響到持卡人的正常需求。
據了解,此前某銀行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額中就有不少持卡人的銀行卡因被誤判導致限額到5000元,有持卡人在交學費時發現銀行卡限額到了1000元,導致繳費失敗。還有持卡人表示自己到某銀行辦儲蓄卡時,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只能辦理非柜面渠道交易額度為0的卡,后續要看持卡人的交易情況再考慮要不要為其“提額”。
上述類似的情況在銀行采取限額措施后時有發生,嚴重的有持卡人選擇注銷被限額的儲蓄卡,轉而到其他銀行開新卡。關于限額與持卡人的用卡權力屢屢擦出火花,這種矛盾甚至影響到銀行現有開卡數量。
03
需要差異化處理
銀行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額本來是為了防范電信詐騙的風險,卻引起部分持卡人不滿,不再使用甚至注銷該行銀行卡,造成活客風險出現。
風控風險背后,銀行與持卡人的權益平衡成為重點,一方面是持卡人權力的便利性,一方面是銀行風控需要更加精準。
當前時代下,非柜面渠道支付是世界上的主流消費方式之一,如果銀行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額額度太低,持卡人在大額交易過程中就需要分批次交易或者交易失敗,會嚴重影響持卡人的消費意愿和體驗。
一刀切現象往往會激化與持卡人之間的矛盾,要想調解這種矛盾,部分銀行需要改變原本一刀切措施,嘗試靈活調整限額手段,根據持卡人的信用狀況、歷史交易記錄、風險偏好等因素進行差異化處理。
近年來銀行風控持續進行,不少銀行在通知公告中盡可能地將非柜面限額解釋清楚,未來針對電信詐騙等犯罪行為的風控將會持續加強,但對于有正常消費需求的持卡人來說,遭到銀行風控要及時與銀行溝通,避免因此被誤傷。
責任編輯:曹睿潼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