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吳霜 上海報道
走過半年時間,銀行理財上半年經歷了小幅波動后,7月銀行理財整體收益翻紅,規模回升。
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今年以來全部理財子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凈值增長率為2.34%,已超過去年平均收益率2.09%。
從規模來看,根據國信證券研究報告,截至 2023 年 7 月 30 日,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為22.06萬億元,較7月初增加1.51萬億元,增長7.36%。
分機構來看,去年至今平均凈值增長率最高的理財公司為貝萊德建信理財,為5.25%,該公司旗下在存續期內的理財產品共有兩只,均為權益類產品。去年至今平均凈值增長率在3%以上的還有徽銀理財3.059%和渤銀理財3.016%。股份行中收益較高的是華夏理財、浦銀理財,去年至今平均凈值增長率在2.5%以上,分別為2.963%和2.961%;國有行前二分別為中郵理財2.439%和農銀理財2.362%。
業內人士表示,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增長主要來自現金管理類產品和固收產品的驅動,且短期理財產品的存續規模增長更快。今年以來固收類產品業績表現相對更優。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固收類理財的凈值增長率最高,為2.43%;混合類和權益類分別為1.73%和-2.02%。
此外,7月的規模增長也與6月的低基數效應有關。一般來說,銀行在6月底會有沖存款的需求,大量資金從銀行理財轉移至存款,導致銀行理財規模下降。該階段結束后,銀行存款又會逐漸回流至理財,尤其是短期理財或現金類產品。
產品類型看,規模變動幅度大的以固收類和現金管理類產品為主,根據德邦證券,截至6月底,固定收益類和現金管理型產品規模分別環比縮減 2041.89 億元,6057.95 億元。
從機構來看,6月份國有行理財子的是規模變動的主要驅動因素。德邦證券數據顯示,國有理財子規模環比減少 5627.33 億元,股份理財子環比減少 2271.75 億元。
而在7月份的規模反彈中,股份行理財子作為規模保有量占比最大的群體整體規模回升明顯。記者獲取的一份內部數據顯示,招銀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光大理財、平安理財、浦銀理財、民生理財7月的規模增速均在4%以上。股份行理財子中,浦銀理財7月規模增速第一,為8.7%;其次是招銀理財和平安理財,均為8%。
作為理財產品底倉資產,債券收益率處于歷史偏低水平,Wind數據顯示,8月3日十年期國債收益為 2.68%,一年期 AAA 信用債為 2.35%,因此,后續進一步擴張產品規模不能只“卷”固收資產,可以增加權益資產和衍生品的配置。
國信證券銀行業分析師認為,銀行理財后續規模進一步擴張有三個突破點。一是踏準配置輪動。隨著政策寬信用逐步落地,大類資產輪動帶動居民風險偏好提升,當前銀行理財混合類和權益類產品客戶認可度一般,但“固收+”產品仍有擴容潛力。二是創新產品結構。近期股份行理財子發行掛鉤中證 500 或中證 1000 的“固收+期權”類產品,本質是在市場震蕩行情下挖掘收益增厚機會。三是,拓展銷售渠道。以目前理財規模/表內資產規模指標看,國有大行理財渠道尚未充分挖掘。隨著“破凈”水平下降,客戶逐步接受低波動產品,這帶來銀行理財渠道端的修復機會。
(作者:吳霜 編輯:曾芳)
責任編輯:李琳琳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