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曹媛 北京報道
“過去這4到5年時間,理財行業整體來看呈現出了回歸本源、結構優化、提質增效的良好發展態勢,產品種類不斷豐富,投資者數量持續增長。”
7月12日,在2023招商銀行財富合作伙伴論壇上,工銀理財董事長王海璐發表致辭,她建議推進理財業務與財富管理深度融合。
據王海璐介紹,截至2022年年底,銀行理財行業存續規模已經達到27萬億,和2018年年底相比已經增長了25%,在大資管行業總體的占比達20%;這4年多的時間,新規理財已經累積為客戶創造了8800億的投資回報。
“伴隨著資管新規發布4年多,理財公司已經完整地經歷了一輪經濟周期和市場周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經歷了凈值化轉型和股債市場巨幅震蕩的嚴峻考驗。”她說道。
對于理財公司的發展方向,王海璐認為,聚焦客戶價值創造的這條主線,通過理財業務和財富管理的深度融合,做好客戶陪伴,構建起銀行理財和長期信任的關系,才是整個行業真正行穩致遠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前提。
推進理財業務與財富管理深度融合
傳統來看,理財業務更偏重“產品”,財富管理更偏重“服務”,但實際上兩者具有共同使命,存在許多共同點。王海璐認為,推動理財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實現協同,實現客戶聯動、策略聯動、投資聯動、風險聯動和管理聯動,使豐富多元的理財產品的供給和便利高效的財富管理服務成為理財業務高質量發展的雙支柱和雙引擎。
首先是投資實踐。王海璐強調,理財業務和財富管理的深度融合是提高投資效率和投資回報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理財公司需要通過財富管理和客戶建立起穩固的伙伴關系,獲得客戶的信任,陪伴客戶一起跨越周期,真正地踐行理性投資、長期投資的理念,規避追漲殺跌,才能夠幫客戶真正地長期獲得穩定的回報。
另一方面,從客戶的需求和利益出發,基于財富管理的視角進行資產配置,增強在各種市場環境下客戶與產品的黏性,才能實現資金的良性循環。
其次是國際經驗。理財業務和財富管理的深度融合已經是成熟的商業模式。“美國的投資顧問,行業的資產規模達到了驚人的128萬億美元,這個數字是全球公募基金規模的1.8倍,是美國公募基金規模的3.74倍。應該說,美國的公募基金規模中80%是通過投資顧問配置給客戶的。”她介紹稱。
最后是服務模式。“理財業務和財富管理的深度融合是理財公司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一招。”王海璐認為,經過去4年多的摸索,理財行業找到了一條適應銀行理財客戶風險偏好,適應中國資本市場特點的發展道路。明確了重點是要給客戶提供各類解決方案,而不是底層的投資工具。
“因為客戶要的是目標,是結果。這個目標不僅是收益目標,還是風險目標,我覺得這種解決方案包括流動性管理方案、財富保值增值方案和養老保障方案,這幾個方面都是未來我們可以和財富管理機構共同開拓、拓展的領域,也是理財公司真正能夠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她強調。
深度融合對理財公司提出更高要求
“推進理財業務與財富管理的深度融合,對理財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王海璐強調。
首先,要求理財公司具備很強的投研能力。投研能力是銀行理財最重要的競爭力,更是銀行理財實現理財業務與財富管理深度融合的前提和基礎。
其次,要求理財公司具備很強的金融科技能力。例如,憑借互聯網技術,可以對客戶進行精準畫像和需求分析,降低客戶服務門檻和成本,提高獲客、活客和黏客的能力,實現智能營銷。
再次,要求理財公司具備很強的渠道服務能力。“我們構建了前臺渠道營銷、中臺運營支持和后臺售后服務的整體營銷組織模式,深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營銷體系。同時,我們深挖互聯網營銷拓戶潛力,按照場景、產品和賦能的思路,也在開拓和優化我們的線上渠道,豐富我們的營銷手段,和渠道一起努力提升客戶的觸達率、轉換率和復購率。”她表示。
責任編輯:宋源珺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