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投資者網
近日,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渣打中國”)因39項違規行為被罰沒近5000萬元,而其違法違規行為有多項與房地產貸款有關,引發市場關注。
具體來看,39項違規行為主要涉及到房地產貸款業務、信貸業務、信用卡業務、同業業務及披露不合規等主要違法違規事實,被銀保監會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合計4965.94萬元。其中,總行3625.94萬元,分支機構1340萬元。
01
39項違規,被罰近5000萬
2月17日晚間,中國銀保監會網站公開一系列大額罰單,涉及5家銀行,罰款總額超3.8億元,另有14名相關責任人一并被罰。據了解,此次處罰源自2019年銀保監會對前述銀行此前年度的業務專項檢查。
渣打中國是所涉受罰銀行中唯一一家外資銀行,合計39項違規事實,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合計4965.94萬元,其中,總行3625.94萬元,分支機構1340萬元。
39項違規,幾乎涵蓋了銀行業務的方方面面,包括內控合規方面的問題,有關聯交易的問題,有授信審批和違規放款的問題,貸款挪用問題,違規掩蓋不良的問題,違規收費問題。
內控合規方面一直是銀行違規的常見案由,也是監管的重中之重。
對于渣打中國而言,內控合規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部分高級管理人員未經核準履職以及董事會未按監管規定履職、績效薪酬延期支付不合規、年報披露不合規、未按監管要求披露股東變更信息、監管報表數據報送錯誤、EAST報送數據質量不合規等多項違法違規事實。
同時,罰單顯示,該行涉及違反規定收費,重復收費,未按照規定進行服務價格信息披露并違規收取費用,服務收費質價不符等。同業業務方面,該行存在未對同業業務交易對手進行集中統一的名單制管理、同業業務期限不合規等行為。
針對本次處罰,渣打中國方面表示,罰單提及的相關問題,源自監管部門開展的現場檢查,所涉及問題均發生在多年以前,不影響現有客戶目前的業務。
“渣打高度重視監管部門在相關檢查中所發現的問題,根據要求進行整改并已取得良好進展。我們將堅持依法合規經營,強化審慎經營理念,持續提升風險管理。”該行表示。
02
違規受罰,涉及房貸、信貸業務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渣打中國涉及的違法違規行為有多項與房地產貸款有關。
比如,罰單提及,該行存在違規發放房地產貸款,存貸掛鉤、要求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客戶在合同簽訂前存款,個人按揭貸款首付款資金來源審核規則存在缺陷、未嚴格審查資金來源,違反房地產行業政策、按揭貸款未嚴格執行首付比例和利率,員工優惠住房貸款利率低于政策規定下限等行為。
在信貸業務方面,該行亦存在信貸資金被挪用,回流至借款人或其子公司賬戶,用于歸還本行貸款;中小企業貸款資金被挪用,部分資金用于償還貸款本息;個人消費貸款未按約定用途使用、資金流入證券公司或用于償還貸款本息;通過借新還舊、展期等方式人為調整貸款分類,掩蓋不良等行為。
信貸業務方面,渣打中國已不是第一次領大額罰單了,去年2月,該行因違反信用信息查詢規定領罰單,渣打中國被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罰230萬元。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房地產市場政策有所松動,為了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在需求端進行了政策松綁。比如在房貸利率和首付比例上,都比之前更加寬松。同時,寬松的環境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有些銀行為了追求利潤,在首付款資金來源方面,以及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方面,違反相關行業政策規定,沒有嚴格按照要求執行。
信貸資金被違規挪用是銀行監管的重災區,去年以來,個人住房貸款掀起了一股提前還款潮。事實上,很多人被一些不良中介機構所誘惑,通過經營貸或者消費貸置換自己的房貸,從而可以進行利差套利。
在這些中介機構的操作之下,經營貸或者消費貸被違規挪用進入樓市的情況多了起來。于是監管加強了經營貸或者消費貸違規挪用進入樓市的監管力度,罰單也漸漸的多了起來。
除了個人之外,一些企業也把信貸資金用來歸還銀行的貸款本息,形成違規挪用的事實。渣打中國在這方面就包括個人消費貸用來歸還房貸,小微企業貸款違規歸還貸款本息等。
信貸資金、房貸一直都是國內銀行違規的重災區,也是監管部門打擊的重點,而渣打中國其母行渣打集團“依托獨特的環球網絡,為客戶提供全球統一的身份認同、全球賬戶通覽、免費全球電匯等服務”,并以其財富管理(中間業務)著稱,作為國際銀行本地化的渣打中國為何會在房貸、信貸業務上頻頻違規?
03
“吃息差”為主,謀求財富管理轉型
公開信息顯示,從1858年在上海設立首家分行開始,150多年在華經營從未間斷,是扎根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國際性銀行之一,2007年4月,渣打中國成為第一批本地法人化的國際銀行。目前,渣打中國的營業網點已覆蓋近30個沿海和內陸城市。目前,渣打中國在全國擁有22家分行、67家支行和1家村鎮銀行。
數據顯示,渣打中國的母行渣打集團主營業務包括創業投資業務、企業銀行和私人銀行業務,2022年總營收為USD156.38億元,其中私人銀行收入占比52.20%。
數據顯示,2018年-2021年,渣打中國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5.55億元、69.11億元、65.29億元、72.69億元,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20.13億元、13.97億元、14.90億元、21.91億元。整體來看,盡管近些年來渣打中國的營利能力有所增長,但也存在較大波動(見下圖)。
另有數據顯示,作為國際銀行本地化的渣打中國,其利息收入占據絕對優勢。
2019年-2021年間該行利息凈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65.84%、62.75%、56.49%,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18.35%、19.72%、19.23%。
該行公告對2020年營業收入下降的原因歸結為“凈息差收窄影響”,可見該行的利息收入占比較大。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國內第二大外資銀行,渣打中國和發達國家相比,內地財富管理業務起步相對較晚,盡管其母行渣打集團在全球范圍內業務中私人銀行占比超50%,渣打中國也得入鄉隨俗“吃息差”。
“吃息差”務必發力貸款業務,該行對公業務貸款占比較高,在8成左右,個貸在2成左右。同時在個貸中,個人住房貸款是構成個貸的主要內容。
這或在一定程度上解釋該行信貸、房貸出現違規。
不過,好消息是該行在中國的財富管理布局已經初見成效,官方發布會上提到,“2020年7月,渣打宣布投資4000萬美元在廣州設立渣打大灣區中心,該中心已于去年5月全面投入運營。”
渣打中國相關人士還具體介紹稱,2022年2月,宣布在未來三年投資3億美元到中國相關業務,涉及領域包括數字化、營業網點和業務網絡、人才、風險管控和合規以及人民幣國際化和財富管理等關鍵性業務能力,目前各項投資工作進展順利。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