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公募基金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丑聞”、“很多基金經理做場外期權被查了,涉及300多位基金經理,鎖定30多位”......昨日晚間,一個名為“退堂鼓表演藝術專業二級”的微博用戶連續發了兩條有關基金經理被查的消息,頓時將“基金經理”頂上熱搜。
圖:微博用戶發表關于“基金經理被查”的消息 來源:微博
隨著輿論的發酵,昨日晚上11時點左右,該用戶再次表示“場外期權門檻高、私募性也高,很多公募基金經理根本不懂期權,不交個大幾十萬的學費,都搞不懂......”
按照該用戶的說法,基金經理進行場外期權交易的行為路徑如下:基金經理對于自己看好的某個票,先通過場外期權的通道(一般是私募),在券商下單看漲期權,比如說加10倍的杠桿。然后再用自己管理的公募基金建倉拉升這個票,如果這個票漲幅超過50%,那么場外期權的浮盈就會超過500%。
而在回復網友的評論中,他隱晦表示“公安已經去基金公司抓人了”。
對此,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的多家公募公司表示“造謠一張嘴,全靠跑斷腿”、“造謠成本太低了”、“沒有這個事情,純屬傳聞”。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按照現有的傳聞,若基金經理以個人名義參加場外期權,則涉嫌老鼠倉交易。
近年來,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大,這種“自毀前途”的老鼠倉行為基本在公募行業絕跡。
“如果基金經理已經在公募公司任職,是不能參與場外期權的。因為公募基金的底層邏輯是代客理財、普惠金融,職業操守是不允許做這件事的。如果真的私下去做,屬于違規。現在上到監管機構,下到公募,對于公募投研一線人員及親屬的投資賬號、身份信息都進行了監控。這種涉及300余人的大規模場外期權老鼠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某頭部公募表示。
“首先公募基金經理現在大多是名校科班出身,通過從研究員、助理基金經理等常規途徑一步步晉升為基金經理,他們非常愛惜自己的聲譽和羽毛,不太會做出這種鉆營的違法行為。第二,現在公募都設有投決委員會,會對研究員推的票、基金經理想建倉的個股進行投委會的表決,并不是基金經理自己想建倉就能建的。”有公募資深人士表示,“這種一張嘴就是300余位基金經理的傳言,也太離譜了。正常生活中,要是聚集30位基金經理一起吃個飯都很難,還要給公司上報,更別說300位了”。
也有消息將最近的基金經理離任和“做場外期權被抓”聯系了起來。對此,多家公募表示“基金經理離任是正常的行業人才流動,和謠言無關。如果有相關事情,一定會第一時間公告的。”
Wind數據顯示,根據基金合同的“投資范圍”,目前全市場9974只基金中,共有1948只可投資于股票期權。
“很多基金在上報發行資料時,可以選擇投資范圍,不過目前大多數基金經理都沒有涉及期權等衍生品投資。”上海某百億基金經理表示。以他管理的某基金為例,二季報顯示,該基金進行的金融衍生品投資為0。
而對于量化類的公募產品,則有可能進行衍生品的風險對沖。“這類一般是絕對收益類策略產品,例如股指期貨、期權、融資融券等。它的本質是想把市場的基礎收益或者風險溢價進行一定程度的剝離,從而能夠匹配一部分客戶對于低波動收益的期待。”某百億量化投資基金經理表示。
責任編輯:李鐵民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