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債指數總回報率為-2.3%,是2013年以來的首次年度下跌,令美債配置吸引力驟降。
隨著美聯儲升息步伐加快令美債價格趨降,越來越多國家央行紛紛采取避險措施。
3月16日凌晨,美國財政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底,在前十大美債持有國家地區里,僅有瑞士與開曼群島小幅增持美債,其余8個國家和地區均選擇減持美債。其中,前三大美債持有國——日本、中國、英國分別減持9億美元、86億美元、286億美元美國國債。
截至1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約在1.06萬億美元。
在多位金融業內人士看來,多國紛紛減持美債,也在市場預期之中。究其原因,一是美國通脹高企令美聯儲或加快升息步伐,導致美債收益率上漲(債券價格下跌),多國減持美債可以有效規避美債持倉估值下降風險;二是全球通脹高企令美債的實際收益率(名義收益率-通脹率)趨降,降低美債的配置吸引力;三是美聯儲即將開始討論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令市場日益擔心美債市場流動性惡化風險。
一位華爾街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盡管1月全球風險事件升溫令長期美債市場吸引622億美元全球私人資本,但隨著美聯儲加快升息步伐預期升溫,2月以來各期限美債品種累計凈流出約986億美元。
“這背后,是越來越多全球大型資管機構開始為美債進入熊市周期未雨綢繆。”他分析說。
摩根大通對全球高凈值資產客戶的調查顯示,隨著美聯儲即將進入加息周期令美債收益率趨漲(債券價格下跌),他們持有的美債空頭頭寸達到2017年11月以來的最高值。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公司PIMCO創始人Bill Gross直言,隨著美國通脹率保持在7%以上,美聯儲不得不加快升息步伐,他開始做空美債。
這位華爾街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經理透露,1月多國減持美債,還受到委托投資機構的調倉影響。目前,委托管理多國外匯儲備的貝萊德、摩根大通等華爾街機構也不看好美債價格上漲前景,不排除他們已減持美債規避風險。
“此外,多國外匯儲備管理部門還在密切關注美債市場流動性惡化狀況能否得到妥善解決,作為他們是否加快減持美債步伐的重要評估依據。”他指出。
負實際收益率令美債配置吸引力趨降
“1月多國紛紛減持美債規模,也是情有可原。”上述華爾街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經理坦言。
首先,去年美債指數總回報率為-2.3%,是2013年以來的首次年度下跌,令美債配置吸引力驟降。
其次,隨著各國通脹率走高,越來越多國家地區央行發現各期限美債加權收益率不到2%,正拖累其資產組合回報率無法跑贏本國5年平均通脹率。
記者發現,這導致不同國家減持美債力度顯得“截然不同”——通脹壓力越高的國家央行減持美債的力度或更加迅猛。比如1月英國CPI同比增速高達5.5%,直接推高其5年平均通脹率預估值,令當月英國央行大幅減持286億美元美國國債,并將這筆資金投向其他資產,力爭實現投資回報率高于5年平均通脹率的目標。
相比而言,日本與中國通脹率相對可控且5年平均通脹率相對較低,令他們在1月減持美債的幅度相對“溫和”。
記者獲悉,1月多國減持美國國債規模,還可能受到委托投資機構調倉操作的影響。具體而言,由于美聯儲加快升息步伐預期升溫令美債收益率開始上漲(債券價格下跌),越來越多受托管理多國外匯儲備的華爾街資管機構紛紛采取減倉避險措施,導致多國持有美債規模“相應”減少。
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華爾街資管機構注意到,美債相對較低的收益率令他們無法實現債券投資組合的實際正回報。
德銀高級分析師吉姆·里德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當前各期限美債產品里,約87%債券品種實際收益率(名義收益率-通脹率)為負值,且遠遠低于當前通脹率,無形間拖累資管機構資產組合跑贏通脹率。
一位華爾街大型資管機構資產配置部主管透露,隨著美聯儲加息步伐臨近,近期他們已逐步降低美債持倉,或者增加美債持倉的套期保值比重。
“事實上,美聯儲加息步伐臨近與地緣政治風險升級正改變我們的美債投資策略。以往我們更強調持有到期策略的穩健回報率,如今隨著美債價格波動加大,我們正在積極尋找高拋低吸的交易性獲利機會,增厚美債投資組合的回報率以滿足海外央行等機構的收益要求。”他指出。
美債市場流動性風險“爭議”
在多位金融業內人士看來,1月多國減持美債的另一個原因,是擔心美債市場流動性惡化。
美國銀行策略師Ralph Axel表示,若美聯儲采取不替換所有到期美國國債的做法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即量化緊縮QT),可能會削弱美聯儲作為美債最后交易商的能力。
“QT本身不會對債券市場流動性構成風險,但若QT削減了美聯儲在必要時刻參與美債市場交易的能力,就可能對美債市場流動性構成威脅。”他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華爾街投行也高度關注這個風險隱患。
高盛利率策略師Praveen Korapaty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當前市場深度、交易指令的價格影響、收益率離散度方面的指標均顯示美債市場流動性受損。此前,美聯儲減少QE購債規模已略微降低美債市場流動性,但近期地緣政治風險升級正加劇這種風險。若沒有美聯儲作為最后的“買家”,美債做市商可能無力承接大量美債拋售所帶來的資金壓力。
美銀利率策略負責人Mark Cabana對此發布報告建議美國金融監管部門對美債市場交易環境進行改革,包括美國財政部可以回購舊國債,減少交投不活躍的國債招標規模以促進美債市場流動性。
上述華爾街大型資管機構資產配置部主管向記者直言,美債市場流動性若持續惡化,無形間將影響海外國家配置美債的興趣。尤其在地緣政治風險升級導致本國貨幣匯率面臨較大波動的情況下,各國更強調外匯儲備資產配置的安全性與流動性。若美債市場流動性持續變差,勢必導致他們持續減倉美債,將資金投向高流動性的安全資產。
截至3月11日當周,衡量美債市場流動性的某些指標已觸及疫情出現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國監管部門對銀行杠桿率的限制,導致華爾街銀行無法持有足夠多的國債。
“此外,近期大宗商品與美股波動加大令經紀商要求投資機構追加保證金,迫使后者不得不減持美債籌資以完成更高的保證金要求,令美債市場流動性進一步變差。”他指出。受此影響,更多海外國家將因此繼續減持美債避險。
“事實上,不少國家外匯儲備管理部門還在思考一個更長遠的問題,即美聯儲不再成為美債最大買家后,誰來承接近30萬億美元的美債買盤,若各類資本都無力承接而導致美債價格持續下跌,他們的減倉避險操作仍將持續。”一位華爾街對沖基金債券交易員指出。
(作者:陳植 編輯:包芳鳴)
責任編輯:郭建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