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四地四機構率先試點養老理財產品 專家:風險收益匹配方面更加靈活
記者 劉琪
日前,養老金融改革發展推出重要舉措——銀保監會制定并發布《關于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顯示,自2021年9月15日起,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在武漢市和成都市,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和招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在深圳市,光大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在青島市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試點階段,單家試點機構養老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總規模限制在100億元人民幣以內。
對于進行這一試點的意義,銀保監會指出,試點工作有利于豐富第三支柱養老金融產品供給,培育投資者“長期投資長期收益、價值投資創造價值、審慎投資合理回報”理念,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試點的意義旨在強化商業養老模式。當前,我國商業養老體系尚不夠發達,通過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可以豐富商業養老模式,同時也為金融機構爭取長期儲蓄型資金。我國以社保基礎養老為主、商業養老為補充的養老體系正日趨完善。
“目前市場上更多的是短期理財產品,甚至有一些機構為了迎合客戶需求而將長期投資項目拆為短期項目進行期限錯配。此外,投資產品的業績考核也是基于短期收益進行的,管理人的短期業績考核壓力大,無法顧及長期收益?!北b科技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養老型理財產品更多的是為了客戶將來的養老需求,追求的是長期收益,進行價值投資。一旦試點成功,有利于增加養老人群的投資選擇,不再一味追求養老保險。此外,可以增加保險公司的競爭,促進保險公司提高服務水平以及養老保險產品的管理能力。
盤和林認為,與其他金融機構養老產品相比,養老理財產品投資方向更加靈活,其他商業養老模式尤其是保險公司的投資投向比較固定,且收益非常固定。相對而言,理財產品可以將收益浮動化,抓住周期機遇,獲得較高收益。當然,長周期鎖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和其他養老保險類產品基本類似。另外,部分理財產品可以靈活設置退出機制,以增強客戶配置的靈活性,甚至可以進入流通市場。
在王詩強看來,理財公司的主要優勢是其大部分客戶來自于銀行存量,擁有銀行背書,容易獲得機構客戶和個人客戶的信賴,宣傳推廣更方便。
從產品設計端來看,《通知》要求,試點理財公司應充分發揮理財業務成熟穩健的資產配置優勢,創設符合長期養老需求和生命周期特點的養老理財產品,推動養老理財業務規范發展,積極拓寬居民財產性收入渠道。
養老理財產品應如何與普通理財產品形成錯位?盤和林認為,養老理財產品強調長期性、穩定性,同時兼顧靈活性,尤其是在風險收益匹配方面更加靈活。養老理財產品和普通理財產品的錯位主要體現在養老產品的長期性,無論是選擇理財產品的投向,還是理財產品的入資方式,都體現了長期性。
“普通理財產品主要是短期低風險產品,以及長期或者不定期高風險股權投資產品。而養老型產品應該定位長期低風險產品,通過復利原理獲取較高收益,為客戶將來的養老提供保障?!蓖踉姀姳硎?。
責任編輯:陳嘉輝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