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銀行理財收益超4千億 保本型產品僅剩1500億

上半年銀行理財收益超4千億 保本型產品僅剩1500億
2021年08月16日 02:43 第一財經

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上半年銀行理財收益超4千億 保本型產品僅剩1500億

  作者:齊琦

  上半年銀行理財市場轉型取得顯著進展。

  近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1年上)》(下稱《報告》)。截至6月底,我國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累計新發產品2.55萬只,累計募集資金62.41萬億元,創造收益4137.51億元。

  2021年是資管新規落地實施的三周年,也是理財業務規范化轉型的收官之年。隨著理財產品凈值化進程的平穩推進,理財業務已逐步打破剛兌。截至6月底,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0.39萬億元,占比79.03%,較年初和去年同期分別提高11.75和23.90個百分點。存量資產處置工作按計劃有序推進,保本型產品持續壓降,截至6月底保本型產品存續余額0.15萬億元,同比減少90.68%。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第一財經表示,目前過渡期只剩下不到五個月時間,下一步銀行理財應努力推進業務轉型,加快存量資產處置,用好金融科技,提升服務能力,并加強投資者教育。

  銀行理財兌付收益4137.5億元,中低風險產品更受投資者歡迎

  2021年上半年,在市場利率平緩下行、資管行業打破剛兌的大背景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保持穩健。

  《報告》統計,2021年上半年銀行理財市場規模趨于穩定。理財產品新發行2.55萬只,累計募集金額62.41萬億元,同比增長5.57%。

  從收益來看,6月份理財產品加權平均收益率為3.52%。1~6月理財產品累計兌付客戶收益4137.51億元。其中,銀行機構累計兌付投資者收益3358.18億元,理財公司累計兌付投資者收益779.33億元,同比增長8.74倍。

  至于新發產品方面,上半年共有1173只產品曾發生過跌破初始凈值現象,到2021年6月底,僅有139只產品仍低于初始凈值,約占當年發行產品總數的0.54%。總體來看,“破凈”產品結構以長期限、封閉式為主,配置資產以“固收+”策略居多。雖然產品凈值短期可能受市場波動影響,但長期運行仍然穩健。

  隨著理財產品的凈值化轉型與理財公司的高速發展,理財業務打破剛兌的預期逐步形成,培育投資者長期理性和價值投資理念尤為重要。

  不過當前銀行理財產品的受眾相對厭惡風險。《報告》統計,中低風險產品更受投資者歡迎,產品風險等級越高投資者平均持有金額普遍越多。截至2021年6月底,投資者大多持有風險等級為三級(中)及以下的理財產品,其中持有二級(中低)風險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最多(占比58.19%),持有總金額也最大(占比68.61%)。

  我國銀行理財發展時間短,投資者專業素質和風險承受能力一般。董希淼認為,從監管部門公布的數據看,一季度涉及理財類業務投訴4510件,環比增長35.1%,其中大型銀行涉及理財類業務投訴環比增長62.4%,迫切需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投資者教育活動。

  “下一步,要從提升國民金融能力的高度出發,全面深入開展財商教育,提升投資者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堅決打破剛性兌付,實現‘賣者盡責’與‘買者自負’有機統一,推動銀行理財健康可持續發展。”董希淼表示。

  凈值化轉型加速,產品結構不斷優化

  2021年上半年,銀行理財市場轉型取得顯著進展,理財產品凈值化進程有序推進。

  截至6月底,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達25.80萬億元,同比增長5.37%,銀行理財市場整體運行平穩。其中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0.39萬億元,占比79.03%,較年初和去年同期分別提高11.75和23.90個百分點。

  從產品結構來看,公募理財產品仍占據銀行理財的絕對主力。2021年上半年,公募理財產品累計募集資金61.73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的98.91%。公募理財產品存續余額24.63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的95.47%。

  從理財產品資產配置情況來看,債券仍為主要配置資產。理財投向債券類、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余額分別為19.29萬億元、3.75萬億元、1.17萬億元,分別占總投資資產的67.31%、13.08%、4.08%。此外,銀行理財持有現金及銀行存款2.77萬億元。

  再從逐項細分的債券類理財產品來看,利率債投資余額1.76萬億元,占總投資資產的6.14%;信用債投資余額14.53萬億元,占總投資資產的50.70%,占比較去年同期上升4.18個百分點。理財產品持有評級為AA+及以上的高評級債券規模達到12.14萬億元,占信用債投資總余額的83.55%,同比增加4.88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凈值型理財產品不斷增加,專業化轉型進程穩步推進,離不開理財公司發展。

  2021年上半年理財公司大量涌現。截至上半年,全國共有325家銀行機構和理財公司新發理財產品,其中理財公司20家、大型銀行6家、股份制銀行11家、城商行118家、農村金融機構155家、外資銀行15家。 截至6月底,理財公司已獲批籌建28家,較去年同期增加8家,產品存續規模10.01萬億元,占理財市場比例達38.80%,已成為理財市場存續規模最大的機構類型。

  商業銀行正通過成立理財公司推動銀行理財業務。不過董希淼分析認為,對理財規模小于1000億元的中小銀行而言,成立理財子公司并不是最佳選擇。應抓住相關辦法暫未開放第三方機構銷售理財產品的時間窗口,提升理財產品銷售能力,打造成為理財產品“綜合超市”。

  “此外,對理財公司而言,要充分用好牌照賦能和母行資源,加強與母行部門、分行及境內外子公司協同,加強與公募基金、券商資管、信托公司等外部資管機構合作,共同構建開放、包容的資管生態圈。條件成熟時,適當引入外資資管機構、國內互聯網公司等戰略投資者,借鑒先進經驗,豐富銷售渠道,優化公司治理。”董希淼稱。

  新規過渡倒計時,存量資產化解推進

  如今,延長資管新規過渡期只剩下不到五個月時間,上半年銀行在大力發行凈值化產品推進轉型的同時,也在加快保本產品和存量資產處置。

  《報告》指出,目前理財業務規范化轉型效果明顯,存量資產處置工作按計劃有序推進,保本型產品持續壓降。截至6月底保本型產品存續余額0.15萬億元,同比減少90.68%。

  整改進展情況也符合預期,2021年底前絕大部分銀行將完成整改。對于個別銀行存續的少量難處置的資產,銀保監會將按照相關規定納入個案專項處置,持續督促相關銀行綜合施策、積極整改,盡快全部清零。理財產品市場格局和觀念氛圍將從根本上發生轉變。

  2021年6月11日,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制定并發布《關于規范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為規范現金管理類產品業務運作,防止不規范產品無序增長和風險累積。《通知》在與貨幣市場基金等同類資管產品監管標準保持一致的基礎上,明確現金管理類產品監管標準,強化業務規范管理,防范潛在系統性風險。《通知》考慮對銀行、理財公司經營和金融市場的潛在影響,根據存量現金管理類產品資產組合實際情況,合理設置過渡期至2022年底,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消除不確定性。

  下一步,銀行理財將以凈值化轉型為重要突破,探索進一步豐富理財產品線。《報告》透露,除配置固定收益類資產外,漸進式開展權益等資產配置,滿足投資者個性化和多元化配置需求。同時,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未來經濟動能將由傳統行業轉向科技創新、綠色產業、先進制造、基礎設施等需要長期資金支持的領域,作為我國金融市場上重要資金來源,銀行理財在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將有新作為。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桐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8-23 遠信工業 301053 --
  • 08-20 國光電氣 688776 --
  • 08-19 果麥文化 301052 --
  • 08-18 上海港灣 605598 --
  • 08-16 悅安新材 688786 11.76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