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滑坡,通脹難消?美國7月就業通脹前瞻

就業滑坡,通脹難消?美國7月就業通脹前瞻
2021年08月05日 18:14 財經自媒體

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下載新浪財經APP,了解全球實時匯率

  原標題:就業滑坡,通脹難消?美國7月就業通脹前瞻

  來源:華爾街見聞

  美國將于本周五和下周三公布7月就業和通脹數據,上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85萬人,遠好于市場預期。CPI同比漲幅5.4%,核心漲幅4.5%,繼續刷新年內峰值。

  可7月以來,被譽為小非農ADP新增就業較上月減半,僅增33萬人,遠低于市場預期,那么非農數據會不會滑坡?

  同時7月份以來拉動通脹的罪魁禍首,美國二手車價格指數終于跌了,那么美國的通脹又會不會退燒?

  ADP較上月減半,非農就一定會弱么?

  基于統計性質,ADP就業和非農就業有著較強正相關性,通常被當做非農就業的先行指標。但實際上ADP就業與非農就業數據大多時候都不相匹配,只能說它們的均值變動方向比較一致。(下圖是ADP就業和非農就業3月均值的走勢,且已經剔除疫情的極端值影響。)

  單月的就業數據具有較大的偶然性,預判的難度比較大。分析的時候可以首先結合其他就業數據綜合判斷就業變動趨勢。從7月首次(持續)申領失業金人數,以及PMI就業分項等數據來看,當前就業依然處于持續改善的區間。因而7月ADP新增就業大幅低于前3月均值水平,或一定程度受到非趨勢性因素影響,未必導致非農數據滑坡。

  但值得一提的是,從上圖可以看到,美國新增就業在正常時期大約是15-20萬人的水平,在經濟修復的時期大約是20-30萬人的水平。

  但由于本次疫情給就業帶來的打擊是空前的。因而新增就業維持在月50萬人之上似乎都不能讓市場滿意。但其實疫情導致的失業問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失業率高和崗位空缺率高的同時存在,除了政府補貼擠出了低端就業外,也存在更為廣泛的結構摩擦。比如就業偏好的變化,比如就業崗位的重構。我們不能低估疫情對勞動力市場帶來的長期影響。

  從修復就業缺口的速率來看,下半年50-60萬人/月的平均新增就業水平就足以將在年底將就業缺口由當前的30%修復至15%,這也足以給美聯儲貨開啟Taper的條件了。

  目前分析師預計7月非農新增就業87萬,失業率將從5.9%下降到5.7%,平均每小時工資將同比增長3.9%。從ADP的就業結構來看,市場可能低估了制造業就業的供需矛盾。預計7月新增非農就業或處于70-80萬之間。

  二手車價格終于跌了,通脹可能僅小幅緩和

  根據華爾街見聞的通脹預測,7月CPI中值為5.3%,比上月小幅回落0.1個百分點;核心CPI中值為4.2%,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通脹緩和的因素主要有三個:

  1、被譽為拉動本輪通脹的罪魁禍首——美國二手車價格7月終于跌了。根據Manheim數據顯示,7 月中旬二手車批發價格(季調后)下降了 1.7%,回落至196.9,同比漲幅收窄至 24.7%。

  2、能源價格漲幅明顯收窄。原油價格從前月的漲10.77%收窄至7月的0.46%。這有利于緩解交通運輸成本。

  3、景氣指數中的消費、價格數據走弱。通脹擔憂削弱了美國消費者對消費前景和經濟復蘇的信心,7月底公布的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大幅回落。另外ISM制造業PMI中物價分項出現回落。

  但是,這并不表示美國的通脹能夠就此緩解,還有幾個中期方面的壓力需要警惕:

  1、由于極端氣候和運輸不足導致的食品價格的上行。

  2、房租成本的上行壓力。美國房價大幅上行目前還沒有體現在房租價格上,在高房價和低空置率的雙重壓力,租房價格項面臨一定的壓力。

  3、ISM非制造業PMI中物價分項出現反彈。預示隨著服務業的復蘇,其價格可能繼續上行。其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醫療保健的價格,增速一直處于十年來低位。

  因而,從當前的CPI表現來看,即便按照中性估計,11月或還將面臨新高的挑戰,預測值或達到5.7%。如果供需缺口不能修復至疫情前水平,大幅度偏離政策目標的通脹值或至少持續到明年一季度。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劉玄逸

通脹 ADP 疫情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8-09 金鷹重工 301048 --
  • 08-09 中國電信 601728 --
  • 08-06 能輝科技 301046 8.34
  • 08-06 壹石通 688733 15.49
  • 08-05 正和生態 605069 15.13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