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原標題:40年的驚心動魄!前全球首富折戟“白銀星期四”,貪得無厭最后崩盤
【環球時報記者 晨陽】“美國散戶抱團大戰華爾街”導致白銀市場一度陷入瘋狂狀態。鼓吹白銀價格被低估、零售網站上的銀條供不應求、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宣布提高白銀期貨交易保證金……這一切都讓人想起發生在40年前的那個驚心動魄的“白銀星期四”。當年的全球首富試圖操縱白銀市場,但貪婪的欲望最終讓他和背后的整個家族折戟沉沙。
初次試探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得克薩斯州的石油巨頭亨特家族是當時全球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據說,傳奇的家族第一代領袖H·L·亨特用賭博贏來的錢購買了自己的第一個油田,并靠得克薩斯州東部的鉆井業發了財。等到1974年他去世時,亨特家族的總資產已經高達10億美元。他的兒子納爾遜·亨特和威廉·亨特等人不僅繼承了老亨特的財產,也遺傳了他的賭性,這為后來震動世界的“白銀星期四”埋下伏筆。
亨特家族于20世紀70年代初,在傳統石油業務遭到重大打擊——原先該家族在利比亞投資的油田可以得到超過40億美元的豐厚利潤,但卡扎菲于1971年開始收回石油資源的主導權,亨特石油公司與殼牌等西方石油巨頭試圖阻攔,結果它們在當地的業務被強行國有化。
遭此重創后,亨特家族開始“思變”。對于大宗商品交易商而言,當時的整體環境的確算不上友好。美國仍在石油危機的泥潭中掙扎,通貨膨脹率常年保持在10%以上。以往被視為通脹對沖工具的股票等金融資產也受損嚴重,很多投資者都把希望寄托在貴金屬上。但在1974年之前,美國法律規定私人擁有或交易黃金是非法的,因此白銀是當時最受青睞的財富象征和保值資產。
亨特家族抓住了這個機會。1973年,他們以每盎司2美元的價格大肆購買白銀。當年12月,亨特家族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白銀持有人之一。出于對美國政府的不信任,亨特兄弟用3架專機將這些白銀運到瑞士的個人金庫中。但亨特家族的瘋狂采購讓白銀價格在數月內攀升至每盎司6.7美元,擁有5000萬盎司白銀儲備的墨西哥政府忍不住出手套利,一舉將銀價壓回每盎司4美元。
騎虎難下
雖然亨特家族對白銀市場的初次試探獲利不多,但他們意識到投機比開采石油積攢財富的速度要快得多。當時美國對投機行為的處罰極輕,更助長了他們的冒險心理。1977年,納爾遜·亨特和威廉·亨特決定拿大豆期貨試水。他們動用整個亨特家族的力量,控制了當時所有大豆期貨合約數量的40%,并從中牟利達1億美元,而美國監管機構卻對此毫無辦法。
受此鼓舞,亨特兄弟開始更大規模的豪賭。總結之前的教訓后,亨特家族拉攏財大氣粗的沙特王室共同大肆購進白銀。經過他們的瘋狂掃貨,白銀價格從1979年初的每盎司6美元飆升同年夏季的11美元,隨后還在不斷突破紀錄:20美元、30美元……1980年1月21日,白銀漲到歷史最高價:每盎司50.35美元。更夸張的是,亨特家族掌握著1.2億盎司的白銀現貨和5000萬盎司的白銀期貨,他們與合作伙伴持有的白銀在峰值時占到全球私人白銀持有量的77%。借助這樣的超級壟斷地位,1980年初,白銀價格每上漲1美元,亨特家族的賬面財富就能增加1億美元,納爾遜·亨特更借此登上全球首富的寶座。
白銀價格的瘋漲,對全球都造成巨大沖擊。休斯敦大學的皮爾榮教授回憶說:“人們在梳妝臺的抽屜和沙發墊子上搜遍含銀的硬幣,把它們熔化了出售。”在印度,銀飾是新娘嫁妝的傳統組成部分,但面對瘋狂的銀價,印度家庭也紛紛把嫁妝里的這些銀飾賣出去。就連奢侈品珠寶商蒂芙尼也在《紐約時報》刊登廣告,不具名地批評亨特家族:“任何人囤積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白銀,讓其他人高價購買銀制品,這是不合情理的。”
同樣受到沖擊的還有工業用銀。例如攝影攝像使用的膠片需要含銀化合物,銀價飛漲讓攝影行業怨聲載道,甚至一度連醫院X光機使用的膠片都無法保證。
但此時亨特家族也處于騎虎難下的處境。他們購買這些白銀時只有約10億美元是自有資金,其余絕大多數都是從20多家美國銀行、華爾街投行獲得的融資。亨特家族驚恐地發現,市場上不斷出現的白銀新貨源(包括民眾出售的銀制品),讓維持白銀高價的難度越來越大。為維持對白銀市場的壟斷,納爾遜·亨特已被迫向銀行高息借貸,每月僅支付利息就要花費幾百萬美元,眼看著操縱銀價已變成一場燒錢的游戲。
一朝崩潰
白銀市場的瘋狂讓美國監管機構也感到恐慌。1980年1月7日,紐約商品交易所專門針對亨特家族出臺“白銀規則7號”,美聯儲主席沃爾克也決定大幅度緊縮銀根,提高貸款的難度。但在此后兩個月內,亨特家族又從銀行借進8000萬美元,相當于同期美國新增貸款的10%!
眼看亨特家族油鹽不進,紐約商品交易所緊急頒布臨時規定:禁止建立新的白銀期貨合約,只允許舊合約的平倉。這意味著亨特家族再也無法從期貨市場上買進任何白銀。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來了:短短幾天內,銀價就跌到30美元左右。
由于亨特家族是抵押借貸買銀,當抵押的白銀價值縮水時,銀行要求他們提供更多的抵押品,但此時亨特兄弟已無力在3月26日的最后期限前提供足夠資產。恐慌的一幕發生了:1980年3月27日星期四,銀行開始強行出售亨特家族抵押的白銀期貨,其他華爾街投行聞風而動,白銀價格瞬間崩潰。當天銀價“腰斬”到每盎司10美元左右,亨特家族也瞬間從全球首富變成“全球首負”,背上約17億美元的債務。
然而“白銀星期四”帶來的沖擊遠沒有結束。那些放貸給亨特兄弟的銀行和華爾街投行眼看也要因無法回收巨額貸款而被拉下水,美國金融界形容說,這是“自1929年10月以來的第一次大恐慌”。亨特兄弟更是威脅說,如果美國政府不肯施以援手,他們將拋賣手里的6500萬盎司白銀現貨,讓市場徹底崩潰。最終,美國政府被迫撥出10億美元的長期貸款來拯救亨特家族免于沉淪。
即便得到美國政府的救助,亨特家族最終也元氣大傷。1988年亨特兄弟在民事訴訟中被裁定需要對操縱白銀市場負責,并被勒令向在該事件中遭遇巨大損失的秘魯礦業公司支付1.34億美元的賠償。兄弟二人就此宣布破產。
“白銀星期四”帶來的慘痛教訓也讓各國政府對操縱期貨市場牟利的投機行為倍加警惕。但貪婪的投機者仍在前仆后繼。1996年,日本住友商社就因號稱“銅先生”的濱中泰男企圖操縱國際銅期貨市場而損失超過數十億美元。
責任編輯:張玉潔 SF107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