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
來源:經濟日報
本報北京12月9日訊 記者姚進報道:中國人民銀行今天公布的11月份金融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456億元。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2.5個百分點。初步統計,1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
至此,M2增速已連續9個月保持在兩位數水平。今年3月末,M2增速重回兩位數,創下2017年4月份以來的新高。
“1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1.43萬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信貸派生能力穩中有升,對M2擴張起到積極作用。11月份財政性存款減少1857億元,比去年同期少減594億元,但比上月多減10907億元,財政支出對貨幣投放形成貢獻。此外,11月份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10%,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企業活力增強,經濟復蘇持續向好。”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
溫彬認為,11月份信貸結構有所優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增強,表現在:一是期限結構有所優化,11月份新增中長期貸款1.0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041億元;新增短期貸款及票據融資4024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385億元。二是對實體經濟的貸款增加,企業部門貸款新增7812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018億元;居民部門貸款新增7534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703億元;對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042億元,比去年同期多減1316億元,說明對影子銀行治理發揮積極成效,資金空轉明顯改善,更多資金流入實體經濟領域。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同樣認為,11月份信貸結構理想,居民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延續多增,反映居民消費支出持續恢復;企業中長期貸款多增,顯示企業對內需復蘇前景持樂觀預期。企業部門中長期貸款保持增長,主要是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托底內需政策效果釋放,疊加海外需求保持弱勢復蘇格局,推動國內企業銷售回暖,企業信心改善,推動生產經營活動加快恢復正常,近幾個月我國工業生產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11月末,M1余額61.86萬億元,同比增長10%,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個和6.5個百分點,為34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對此,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11月末M1增速創新高,主要體現經濟修復進程較快推進,各類市場主體經營、投資活動趨于活躍,企業活期存款增速加快。
票據融資被認為是觀察中小微企業融資情況的指標之一。“11月份,票據融資增加804億元,在連續5個月負增長之后重新轉正,說明在信貸有所收緊的情況下,企業通過票據進行融資的需求增加,對短期貸款形成一定替代。”溫彬說。
不過,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近期提到,票據融資只是中小微、民營企業融資的一個融資渠道,不能僅以票據融資的多少判斷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融資需求,還是要看這些企業貸款增長以及實體經濟貸款增長的整體情況。
王青表示,展望未來,12月份新增信貸、社融規模或將略有下降,這將確保年內新增信貸總量控制在20萬億元以內,新增社融達到35萬億元左右,均比上年明顯多增。不過,在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帶動下,年末寬信用將持續處于“退潮期”,壓降房地產相關融資、支持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結構性特征將進一步顯現。
“綜合來看,11月份M2增長和新增社融略超預期,新增信貸基本與預期相符,體現了貨幣政策逐漸回歸常態,信貸逐漸趨向緊平衡,但結構優化仍然有利于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臨近年末,市場資金需求較為旺盛,預計央行將繼續通過加大逆回購和MLF操作力度,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滿足跨年資金需求。”溫彬認為。
責任編輯:陳鑫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