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段煉
9月21日,銀保監會印發《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前管理操作指引》和《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后管理操作指引》(以下簡稱“兩個指引”),重點對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前風險管理和保后監測管理兩大環節建立標準化操作規范。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兩個指引”具有高標準、嚴要求的特點,吸收了行業先進管理理念和典型經驗做法,重點對系統建設、制度規范、流程管理等進行細化,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兩個指引”的印發,有助于引導保險公司對標行業領先、夯實行業基礎、堵塞管理漏洞、提升管控能力。
保前保后分別細化要求
據悉,《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前管理操作指引》共六章四十五條,分別在銷售管理、核保管理、承保管理、合作方管理、產品管理、系統和信息管理等方面作了細化要求。《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后管理操作指引》共七章三十五條,分別在保后監控、逾期催收、理賠處理、代位追償、投訴處理等方面作了細化要求。
例如在投保前,保險公司要確保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不得采取默認勾選、代消費者投保等方式剝奪消費者自主選擇權。消費者在融資過程中有權決定是否購買融資性保證保險產品。
保險公司通過互聯網銷售的,要通過單獨設置提示頁面、彈窗、手機短信等方式,由消費者自主選擇是否進入投保流程,消費者可以通過點擊確認或聲明本人知曉等方式自愿購買融資性保證保險。
而在投保后則要求,保險公司通過合作機構銷售融資性信保業務的,要定期對合作機構開展風險監控。對于合作機構存在誘導履約義務人改變借款用途、瞞報履約義務人資金用途、引導客戶惡意投訴、虛假宣傳擴大保險責任等情況的,保險公司要按照合作協議約定或合作方管理制度要求,及時采取相應的懲處措施。
上述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兩個指引”覆蓋保前、保后的全流程管理,尤其針對當前融資性信保業務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操作標準:一是針對消費者反映較為集中的銷售不規范問題,明確了銷售管理的操作標準;二是針對保險公司獨立風控能力不足問題,明確了核保和系統功能要求;三是針對合作方管理缺失導致風險傳遞的問題,強化合作方要求和過程管理。
旨在降低險企承保風險
作為增信的工具之一,近幾年信用保證保險逐漸成為市場關注的對象。數據顯示,近十年,信用保證保險進入超高速發展期,保費規模從2010年的100多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000多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接近40%,遠超財險業整體增速。
但2018年網貸平臺出現違約潮后,信用保險業務的風險便暴露出來。根據銀保監會公布的保險業經營數據,2020年上半年,信用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92.84億元,同比下降7.17%;保證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368.57億元,同比下降1.3%。與此同時,在承保利潤方面,上半年信用保險承保虧損16億元,承保利潤率為-17.31%;保證保險承保虧損達到79.43億元,承保利潤率為-24.34%。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對于信保業務的規范和監管,銀保監會也在逐步加強。2017年,原保監會印發《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提出保險公司開展信保業務應當堅持“依法合規、小額分散、穩健審慎、風險可控”的原則,確保公司經營穩定;2020年,銀保監會發布《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在經營條件、承保類型、禁止行為、承保限額等方面,對信保業務提出明確監管要求,在規范經營行為、防范金融交叉性風險、強化風險管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受文件性質、篇幅體例等方面的限制,《辦法》難以對具體內容進行逐一細化,尤其是內控管理方面,難以在保前風險審核、保后監測管理兩大環節,對其操作規則、操作標準作具體要求。”上述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因此,擬通過制定“兩個指引”,建立標準化操作規范,降低保險公司承保風險,強化保險公司風險管控基礎。
責任編輯:戚琦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