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糧食有危機?這些誤讀坑人不淺
糧食安全再度成為熱點,疫情、洪澇災害、減產消息紛至沓來,中國人口糧供應似乎岌岌可危,追根溯源,傳言的背后多是以訛傳訛的誤讀,以及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進步還沒有得到足夠的認知。
糧食危機誤讀
7月,長江中下游湖北、安徽等地洪水成災,這些地方是國內主要的水稻產區,洪水中不少地區成為一片澤國,水稻會不會減產一時引得社會議論紛紛。
美國農業部的專家捧著衛星照片研究,得出的結論是,2020/2021市場年度,受洪災影響,中國大米的產量預計為1.47億噸,比此前的預測少了200萬噸,不過1.47億噸的大米產量仍然比上一個年度高,2019/2020年度,中國大米的產量是1.467億噸。即便遇到了洪澇災害,中國大米仍有少許增產。
不約而同,中國農業農村部8月16日宣布,目前早稻收獲已基本結束,今年早稻生產呈現三大亮點,增產趨勢明顯。早稻面積比上年增加470多萬畝,扭轉了連續7年下滑勢頭,是今年早稻生產的最大亮點。此外,南方洪澇災害沒有逆轉總體增產趨勢,是早稻生產第二大亮點。結構調優,是今年早稻生產的第三個亮點,今年優質早稻面積達到46.2%,比上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
中國每年會從東南亞國家進口一定數量的大米,不是因為國產大米不夠吃,這些國家的大米風味獨特,讓中國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2019年,海關數據,中國進口稻谷和大米255萬噸。
今年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越南宣布停止大米出口,不少人驚呼糧食危機來了,這一事件直到今天還被不少媒體反復報道。
而事實是,今年4月,越南總理阮春福公開表示自2020年5月1日起,越南恢復大米出口,其可供出口的大米數量達到650萬~670萬噸,超過上一年的出口量。
誤讀還有一個最新的案例,河南是糧食大省,小麥產量在全國數一數二。日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消息,河南夏糧收購同比減少538萬噸,被人解讀為小麥產量減少538萬噸,而第一財經記者調查發現,河南小麥不但沒有減產,還比上一年多出上億斤,創歷史新高,收購量減少是農民惜售,等著賣更好的價錢。
中國糧食進口真相
糧食作物包括谷類、薯類、豆類等,真正解決國人飽肚子問題的是稻谷、小麥、玉米三大口糧。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年以來,中國人均糧食占有量持續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過470公斤,遠遠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的標準線。《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 2019年中國稻谷、小麥和玉米三大主糧的自給率達到98.75%,不存在進口依賴問題。
具體來看,根據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數據,2019~2020年度,中國稻谷年度總消耗量約為1.97億噸,國內稻谷年度產量約為1.99億噸;中國小麥年度產量約為1.18億噸,年度總消耗量約為1.12億噸,均表現為供大于需。而該年度國內進口大米預計為250萬噸,進口占消費比僅為1.3%;小麥國內進口預計為350萬噸,進口占消費比為3%,均不存在進口依賴。參照以往每年超過2億噸的玉米消費量來看,每年進口量400萬噸左右的玉米占比不到3%,同樣也不存在進口依賴。每年仍存在的少量大米和面粉進口,基本屬于滿足品種補充調劑和改善升級的需求。
相對于三大主糧,中國真正的糧食進口大頭在大豆和蔗糖。為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動物蛋白需求,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費國,近年來每年進口量高達8000萬噸以上,主要用于榨油和養殖飼料,2019年中國進口大豆約占國內總消費量的84.86%。2020年中國的大豆消費量將達到1.04億噸,占全球消費需求的30%。
總體來看,大豆進口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風險。益海嘉里集團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家可進一步拓寬國內所需的油脂油料(大豆等)進口渠道,推動進口多元化。充分利用鐵路、海運等多種物流方式,建立完善的供應鏈,為市場提供更加多元穩定的油脂油料原料,如繼續開拓俄羅斯及中亞等“一帶一路”國家油脂油料資源。同時通過擴大種植面積等加大國產大豆市場供給,發揮國產大豆的蛋白含量高優勢,鼓勵加工企業通過精深加工發揮國產大豆價值優勢,實現國產大豆價值最大化挖掘。
為提升國產大豆自給水平,農業農村部從2019年開始實施大豆振興計劃,主要包括加強大豆優勢區生產能力建設,擴大種植面積,提高單產水平,加快構建以糧豆輪作模式為主導的綠色種植制度,逐步形成國內農業種植結構與國際農產品市場變化動態銜接調整的格局。計劃到2020年全國大豆種植面積力爭達到1.4億畝,平均畝產力爭達到135公斤,縮小與世界大豆主產國的單產差距。
中國糧食安全兩大“壓艙石”
農業作為最古老的產業之一,留給很多人的印象仍然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效率低下,而且生產的基礎條件并不理想。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撰文指出,近年來,我國耕地總面積一直穩定在20.3億畝左右(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但耕地負載逐年加大。從數量看,全國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年均約為480萬畝,雖有占補平衡,但2010年至2017年耕地凈減少780多萬畝。從質量看,不少地方耕地退化、污染嚴重,一些地方占好地、補壞地,占水地、補旱地,2016年全國優高等耕地面積僅占29.5%。
與耕地減少同樣嚴重的是,青壯年勞動力從事農業的越來越少,數以億計的農民工進入城市,留在農村為14億中國人生產糧食的不少是“38(婦女)61(兒童)99(老人)部隊”。
盡管如此,中國糧食特別是口糧仍然實現了連年增長,中國農業現代化程度今非昔比,背后兩大因素功不可沒:現代科技與政策扶持。
“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首先得有好種子。第一財經記者掌握的數據顯示,過去10年,中國小麥每公頃的平均產量從4.8噸,增長到現在的5.7噸,增幅約19%;玉米每公頃的平均產量從5.5噸,增長到現在的6.2噸,增幅超過13%;稻谷單產水平增長約8%。
農業機械方面,根據中國統計年鑒,1980年,中國農業機械總動力約為1.5億千瓦,大中型拖拉機74.49萬臺;2018年,中國農業機械總動力超過10億千瓦,大中型拖拉機422萬臺。
在黑龍江這樣的糧食大省,農用大中型拖拉機(臺)從1980年的不到7萬臺猛增至2018年的109萬臺。
農業機械化突飛猛進,填補了青壯年離開后形成的勞動力缺口,讓農業效率更高。
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的另一塊“壓艙石”是國家的重金投入,讓留在農村的群眾“軍心穩定”,保持種糧積極性。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過去10年,中國對小麥、水稻持續進行托市收購,小麥(三等)托市收購的價格從每50公斤90元增長到2020年的112元,增幅24%;早秈稻、中晚秈稻、粳稻過去10年的托市收購價格分別增長了30.1%、30.9%、23.8%。
托市收購,是在國家認定的糧食產區,如果糧食的市場購銷價格低于國家公布的托市收購,農民可以按照托市收購的價格賣給國家。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種糧食主要還看國家政策,鼓勵品種補貼多收益就好,水稻還可以,特別是優質水稻。”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糧食庫存充足,全年食品價格保持穩定有基礎,“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于農業生產的投入逐步加大,中國已經連續5年糧食生產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目前看我們的糧食庫存比較充足。”
中國主糧的庫存世界第一,2019年全球市場水稻庫存約1.75億噸,中國占了一大半,稻谷夠全國人民吃9個月以上;小麥2019年度尚有1.4億噸庫存,夠全國人民吃一年。此外,中國大米從2019年開始處于凈出口狀態,近十年來全國糧食存儲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水稻和小麥去庫存。
盡管如此,面對變幻莫測的政治經濟形勢和未知風險,中國的糧食安全并非高枕無憂,能否推進農業規模化現代化、實現穩產保產和可持續發展、進一步降低進口依賴風險依然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長期課題。
責任編輯:張熠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