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盛宏觀:7月金融數據顯示信貸、社融寬松幅度邊際收斂 來源:金融界網站
事件: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9927億元,預期1.2萬億,前值1.81萬億;新增社融1.69萬億,預期1.85萬億,前值3.43萬億;M2同比10.7%,預期11.2%,前值11.1%。
核心觀點:
1、信貸:結構性收緊,7月整體基本符合季節規律,同比少增與打擊資金套利和可能的結構化調整有關,結構繼續改善,反映地產銷售回暖、投資需求提升。
2、社融:新增量連續5個月好于去年同期,但7月同比多增量邊際收斂,新口徑存量增速連續9個月持平或上升,結構延續優化。
3、M1增、M2減,減少的居民存款可能流入房地產、股市、黃金和消費。
4、7月金融數據顯示信貸、社融寬松幅度邊際收斂,但總體仍維持季節性高位、結構改善,目前無需過度悲觀解讀;下半年貨幣政策并未轉向、但將邊際收緊,仍有望降準降息、不過可能性小了很多;此外,提示關注超儲率過低和可能的信貸管控。
風險提示:政策執行力度不及預期,經濟回暖不及預期,疫情演化超預期。
正文如下:
1.信貸:結構性收緊,7月整體基本符合季節規律,同比少增與打擊資金套利和可能的結構化調整有關,結構繼續改善,反映地產銷售回暖、投資需求提升。7月新增貸款9927億元,同比少增673億元;前7個月累計新增貸款超13萬億,同比多增2.35萬億,信貸余額增速為13%。
具體看:1)信貸總量基本持平季節性,未現明顯收緊。新增信貸年內首次呈現同比少增,但我們認為尚不足為慮,7月少增部分集中在非銀機構貸款、表內票據融資和企業短貸層面(這三項共計少增5129億元,而信貸共計少增僅673億元),應與監管機構打擊票據套利、壓縮短貸給中長貸騰挪空間有關。7月10日央行表示率先退出臨時性貨幣政策工具,這些工具主要是在疫情期間給企業提供現金流和必要信貸支持,偏短期。預計隨著經濟的持續修復,貸款結構也逐漸從短期向中長期轉變。
2)居民貸款持續修復,中長貸延續高增。居民短貸連續5個月同比多增,反映居民消費持續改善。7月居民中長貸新增6067億元,同比多增1650億元,與近期房地產市場強勢反彈有關,7月30城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提升2.1個百分點至11.5%。
3)企業中長期貸款延續多增。7月企業中長貸新增5968億元,同比多增2290億元,連續5個月同比多增,反映基建、地產、制造業等中長期融資需求增加。根據央行Q2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截至6月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24.7%,增速比上年末高3.4個百分點,創十年來新高。
2.社融:新增量連續5個月好于去年同期,但7月同比多增量邊際收斂,新口徑存量增速連續9個月持平或上升,結構延續優化。7月社融規模新增1.69萬億,同比多增4028億元;1-7月累計新增社融22.5萬億,同比多增6.6萬億;存量增速較6月上升0.1個百分點至12.9%,測算可比口徑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較6月提升0.2個百分點至12%。
同比多增項集中在表內貸款、股票融資和表外融資:
1)人民幣貸款新增1萬億,同比多增2114億元,反映疫后生產生活持續改善。需要指出的是,社融中表內貸款同比多增,而新增信貸同比少增,兩者差異主要體現在7月非銀貸款明顯少增,而社融信貸不包括非銀貸款。由此,可看出7月信貸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不減反增。
2)7月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新增1215億元,同比多增622億元,創2017年11月以來新高,與6月以來A股表現較好、新基金發行、北上資金凈流入等因素有關。
3)表外融資同比少減3576億元。7月委托和信托貸款合計同比小幅多增144億元,表外融資同比多增量主要集中在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同比多增3432億元。6-7月表外票據明顯高于去年,且與表內票據存在明顯的此消彼長,應與套利監管趨嚴、票據貼現減少有關。
4)企業和政府債券雖同比少增,但新增量仍維持高位,分別新增2383億元和5459億元,占新增社融的46%。
3.M1增、M2減,減少的居民存款去哪了?7月M1同比回升0.4個百分點至6.9%;M2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至10.7%;M1-M2剪刀差回升0.8個百分點至-3.8%,企業現金流情況改善;M2-社融同比連續3個月下行,反映社會資金總需求增速正趕超總供給。
此外,提示兩大關注點:
1)M1走勢與房地產市場相關度較高,7月房地產銷售大幅回暖,疊加基數下行1.3個百分點,M1扭跌為升。M2同比與貸款余額同比保持較高一致性,7月貸款余額同比回落0.2個百分點,存款同比跟隨下降。
2)與6月相比,排除季節性因素,7月最大不同在于居民存款從同比多增1萬億變成少增6000億,減少的居民存款去哪了?一是隨著經濟回升股市好轉,居民可能增配股市和房地產,部分流入企業和非銀機構存款,同期,非銀存款同比多增4600億。二是壓縮結構性存款規模可能使居民被動減少部分存款。三是7月黃金等貴金屬價格大幅攀升,居民可能增加現貨黃金持有。四是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居民可能增加了消費支出。
4.綜上,7月金融數據顯示信貸、社融寬松幅度邊際收斂,但總體仍維持季節性高位、結構改善,目前無需過度悲觀解讀;下半年貨幣政策并未轉向、但將邊際收緊,仍有望降準降息、不過可能性小了很多;此外,提示關注超儲率過低和可能的信貸管控。
1)Q2金融機構超儲率走低至1.6%,明顯低于季節性,意味著5-6月貨幣的邊際收緊消耗了較多超儲。往后看,鑒于三季度政府債券發行可能推高財政存款規模,信貸投放派生存款導致法定準備金增加等因素,超儲率可能進一步下降。
2)貨幣政策并未轉向。維持此前判斷,基于經濟向好趨勢確立和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報告的最新表態,后續貨幣政策將更注重精準導向和結構性發力;我們也繼續提示,降準降息的窗口仍未關上,但可能性下降(尤其是降MLF利率)。此外,建議密切關注監管當局可能的調控舉措,包括打壓資金套利、限制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信貸規模管控等等。
注釋:
[1]鑒于數據可得性因素,這里可比口徑用人民幣貸款、外幣貸款、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股票融資之和。
風險提示:政策執行力度不及預期,經濟回暖不及預期,疫情演化超預期。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