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對定向降準頻頻發聲 或擇機調整護航穩增長
本報記者 彭揚
隨著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年度動態調整漸近,市場人士對進一步降準的預期愈發強烈。分析人士認為,為應對疫情影響,支持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和保障經濟平穩增長,降準有必要也有空間,可取得“一箭多雕”效果。
央行近日對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年度動態調整頻頻發聲,向市場釋放出積極政策信號。從2019年1月實施的情況看,在政策激勵下,與上年相比,更多金融機構達到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標準,動態考核凈釋放長期資金約2500億元。
根據“三檔兩優”的存款準備金制度框架,大型銀行和中型銀行達到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考核標準的,可享受0.5個或1.5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優惠;服務縣域的銀行達到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當地貸款考核標準的,可享受1個百分點存款準備金率優惠。
有市場人士建議,可適當優化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考核標準,降低部分達標要求,如此便可讓更多銀行享受政策優惠,釋放更多長期流動性,也可體現出穩健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
此外,可適時適度繼續實施降準,包括全面降準及定向降準。降準可一次性釋放大量流動性,既可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提升其信貸投放能力,也可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和貸款實際利率下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在疫情影響下,擇機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可為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更大力度資金支持,進一步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從目前我國存款準備金率看,降準也有空間。目前,金融機構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9.9%,第一檔大型銀行為12.5%,第二檔中型銀行為10.5%,第三檔小型銀行,主要是服務縣域的農村金融機構為7%。此前央行人士強調,在當前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背景下,維持一定的存款準備金水平是必要的,但根據宏觀調控需要,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存在一定空間。
在疫情發生后,央行已逐步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確保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但考慮到商業銀行發放貸款及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等仍需要流動性支持,因此,進一步降準可能性在逐步上升。一些市場人士分析,從全年角度看,在今年年初已降準基礎上,預計還會有多次降準。
責任編輯:張譯文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