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觀頭條 |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掛牌推遲 “三桶油”各懷心思
高歌 楊啟楨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掛牌時點漸近,但似乎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快。
8月7日,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具體出臺時間需要看籌備組的工作進展是否順利,原定八月掛牌,但籌備組開過第一次會議之后認為這一時點(出臺)相對困難,尚有難點需要解決,但最遲應該不會超過九月份。”
來自“三桶油”中的一家,從事管道業務的相關人士亦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公司一級尚未收到明確的時間表。但據其掌握的信息,各單位借調人員已經進入籌備組。
據了解,上述籌備組的人員主要來自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石油”)、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石化”)以及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油”),其中中石油占據三席,其余兩家各占兩席,除此之外籌備組的工作人員還包括來自政府的代表。
而這樣的討論工作從2017年以來至少經歷了三輪,有曾經參與相關工作的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此前的國家管網研究工作組、油氣管網運營機制工作組都是采取“三桶油”每家借調2~3名人員外加發改委的工作人員的構成,目前成立的新的工作組所研究的是有關資產配置的細節性問題。“這些資產哪些進國家管網公司,比如說儲氣庫或者接收站的去留,需要挨個去研究。”
據上述人士表示,改革意見已經明確要將何種資產放進來,但這只是原則性的指導意見,涉及到具體的操作細節,比如用何種方式進行資產評估,人員如何配置等,都需要時間。相關意見原定5月下發,最終推遲至6月26日,但至今尚未公開。
與國家油氣管網同步進行的是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信息公開和信息報送平臺的籌建工作。7月1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征求意見稿就關于加強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相關信息公開和保送工作征求社會意見。
有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相關信息公開是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的配套文件之一,是要求在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之前要出臺的。”在他看來,上述工作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完成。
“呼之欲出”已多年
2014年6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6次會議上明確提出我國能源安全發展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戰略思想,即: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推動能源體制革命,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
其中能源體制革命的具體體現就是電力體制改革和油氣體制改革。隨后在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下稱“9號文”),而有關油氣體制改革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7〕15號)(下稱“15號文”)的印發時間相比9號文晚了兩年。
前述曾經參加相關工作的人士向經濟觀察報回憶:“油氣和電力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出‘管住中間放開兩頭’,電力9號文2015年出臺,而油氣改革的15號文是2017年才出臺的,比電改晚了兩年,這其中有工作安排的問題。相對而言,油氣改革將管網獨立邁得步子更大,但來回‘拉鋸’的過程也很艱難,三桶油各有各的訴求,文件中每一句每個字甚至標點符號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他表示:“成立國家油氣管網公司不是平地起大樓,而是從已有的幾棟建筑中拿出一部分樓層重新組合,其難度可想而知,而管網資產對于石油企業而言屬于收益相對穩定的業務,加之涉及面廣,因此與之對應的阻力也很大。”
截至2017年底,中石油在國內油氣管道中的占比最大,國內運營的油氣管道總里程達到85582千米。其中,原油管道20359千米,占全國的68.9%;天然氣管道53834千米,占全國的76.2%;成品油管道11389千米,占全國的43.2%;其次是中石化,約占10%~15%;再次則是中海油,主要是天然氣管道。
而上述資產也是相關上市公司的核心盈利板塊之一。根據中石油集團A股上市公司中國石油(601857.SH)2019年一季報,天然氣與管道板塊業務實現經營利潤為125.82億元,同比增長12.5%,其港股上市公司昆侖能源(00135.HK)2018年天然氣管道業務輸氣量同比增近三成至529.45億立方米,實現收入為97.06億元人民幣。
總體而言,中石油所受的影響是最大的,因為覆蓋了長輸管網的70%,這部分資產對于企業現金流、利潤來源占有很大的比例。即便后期仍有穩定的股權收益,但在盈利能力上仍然有所弱化。而對于中海油而言,主要的問題則涉及接收站的公平開放。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在方案協調的過程中,由于沒有采用國有資產無償劃轉的模式,三桶油也在近幾年中對管道資產進行了配置,同時管道的投資也有所放緩,多持觀望狀態。”
尚未掛牌影響先現
有接受采訪的人士表示,成立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無疑會產生“余震”,甚至在相關細節并未落地的情況下,一些影響已經顯現。其中最為明顯的一項即是,上游企業向下游市場的強勢進軍已經引起了下游企業的震蕩。
在管道資產面臨被剝離的情況下,中石油也在大量地將城市燃氣企業收入囊中。7月18日,金鴻控股發布公告稱,計劃向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出售旗下17家城燃公司股份。而在2015年,昆侖能源整合昆侖燃氣和昆侖天然氣利用公司,前者由此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天然氣銷售企業,資產規模達1400億元。
在2018年的中期報告中,昆侖能源即表示,歷經十年發展,終端利用業務規模實力不斷強大,在國家深化油氣體制改革背景下,終端利用環節已成為中石油天然氣銷售的關鍵所在,中石油正在加快打造天然氣銷售的“黃金終端”。
這樣的布局也引來下游城市燃氣企業的“擔憂”。2019年7月31日,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執行理事長、北京燃氣集團董事長李雅蘭即在公開場合表示,上游企業通過資源換市場、氣源換股權的方式進入行業下游,并借助直供從下游城市燃氣企業爭奪電廠、工業等大用戶,從而造成“恐慌”。
在一位來自五大城市燃氣公司之一的人士看來,“三桶油”具備上游勘探開發的優勢,而向城市燃氣進行滲透意味著經營管理模式的全面轉變,后者的特點是小、快、靈,雖然具有投資小而見效快的特點,但是大部分地方燃氣企業的利潤偏薄,整體行業的利潤空間實則不大。
但“三桶油”顯然不這么看。上述來自“三桶油”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來看,下游是兵家必爭之地。上游受資源、價格、設施,市場影響,利潤并不高,未來中游運輸歸管網,下游的配氣費較高,真正到用戶手里的價格并不低,所以建立新的燃氣秩序和格局是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壓縮終端的利潤空間或者讓終端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才能讓利于民。”
一位市場觀察人士認為:“管網環節是自然壟斷環節,上游供氣和下游用氣環節屬于競爭環節業務。既然上下游都是競爭性的環節,不應該干預上游企業向下游業務滲透。城市燃氣行業從大的范圍看是充分競爭的,但是某一區域也是壟斷的。‘放開兩頭’,有競爭才能放開,所謂的全產業改革就需要有序地雙向競爭。”
在北京燃氣集團研究院副院長白俊看來,上下游企業之間還存在一些誤解。“下游并不都是香餑餑。配氣費監管越來越嚴格,城市燃氣合理收益率還不如長輸管網運行企業高。下游配氣市場分散、規模小、各地用戶情況復雜、管制不統一,未必適合擅長于搞大規模、高投資、長周期運作的上游企業。或許上游企業應該更多向BP、殼牌、Equinor之類的國際公司看齊,發揮上游專長,提升全球性競爭能力。”
能否平穩過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相較于國家油氣管網公司何時掛牌成立,行業內更為關心的是,新的公司成立之后在實際運營層面將遇到怎樣的問題,又該如何過渡?
以實際操作層面為例,國家管網公司的存在相當于上下游企業在溝通談判過程中增加了一個環節,由此下游企業產生了是否會形成新的障礙的擔憂。
對此,上述市場觀察人士告訴記者:“這是國際方向,在氣源方和用氣企業之間多了一個管道公司,現在看會相對復雜一些,但也意味著將衍生出很多的模式,比如下游企業直接跟氣源方談,管輸費由對方來安排;同時也可以跟多個氣源方談,形成資源的組合,靈活安排。改革的目的是歸還消費者的選擇自由,屆時將釋放更多的選擇空間。”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高級經濟師劉滿平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看到成立國家管網公司好處的同時也要看到,隨著市場主體多元,交易方式多樣,市場競爭加劇,再加上天然氣行業高度依賴管網以及民生性等特性,國家管網公司成立運營后還將面臨一些問題或挑戰,需要引起重視并認真應對。”
他所指的挑戰主要來自管網建設的壓力、天然氣市場供求矛盾、保供責任劃分、管網公司壟斷行為的監管、與省管網公司的關系、進口氣倒掛以及如何保持現有國有石油央企國際競爭力等諸多方面。
劉滿平指出,我國天然氣定價機制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進口氣價格與天然氣門站價格倒掛。由于進口氣價倒掛所導致巨大虧損,一直都是在中石油內部消化或承擔。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后,正常來說,進口氣合同肯定還是在中石油身上,但這部分虧損是直接轉嫁給國家管網公司還是繼續由中石油消化或者從國家層面進行財政補貼,需要拿出解決的辦法。
再比如,成立管網公司之后,若單個公司在某區塊發現資源,外輸過程中,是否要自建管道,建成之后管道的歸屬又該如何劃分?此外還需要厘清公司的商業性和公益性,這就涉及到下一步的對于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考核問題。
由此,在多位接受采訪的人士看來,國家管網公司掛牌所具的象征意義更大,而從掛牌到實際運營仍有一定的距離,需要一定時間的磨合期。“掛牌之后涉及資產交割,人員整合,戰略定位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等等,真正達到成熟運營應該還需3~5年,目前大家的期望值很高,靜待塵埃落定。”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