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瑞華“劣而不倒”讓誰蒙羞
北京商報
從康得新財務造假,到輔仁藥業財務爆雷,一家名為瑞華的會計師事務所浮出水面。
在此之前,瑞華就已“劣跡斑斑”。過去這些年,它所負責審計的多家上市公司陸續出事,飽受詬病。直至康得新百億造假“駭人聽聞”,瑞華才被證監會正式立案調查。
瑞華在收入上一度比肩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服務這塊市場上,“四大”確實壟斷著高端項目。本土會計師事務所做大才有機會挑戰這種壟斷局面。與很多本土會計師事務所一樣,瑞華也是依靠兼并重組來做大的。但這種兼并重組更多是政策東風使然,不乏行政自上而下的驅動。
兼并重組的結果就是,本土會計師事務所在收入和注冊會計師數量上接近甚至超過“四大”。但這只是雙刃劍的一面,另一面則是審計質量的不穩定乃至下滑。
當然,競爭是好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的做大,使得“四大”如芒在背,紛紛下調審計費,讓中國企業受益。但本土會計師事務所做大的同時,并沒有帶來審計質量的提升和審計信譽的飛躍,優質客戶很少愿意“擇木而棲”。金融大行和央企巨頭還是青睞“四大”,而本土會計師事務所更多是以量取勝。
市場不相信眼淚,也不能被道德泛化,“四大”雖然也避免不了出錯和爆雷,但市場并不懷疑其勤勉盡責。此前,錦州年報難產,“四大”之一的安永“無法表示意見”,最后只能更換。
做大容易,做強不易,一方面在于自身的奮斗和價值取向,另一方面也在于市場環境和監管環境的倒逼。瑞華“劣而不倒”,監管難辭其咎。這里面就不得不提2001年的安達信事件,因為沒有審計出安然公司虛報利潤和巨額債務,位列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首的安達信轟然崩塌,“五大”變“四大”。
安然和安達信之后,美國資本市場再也沒有發生類似的造假。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違規成本太高,會計師會被追究刑責,事務所會被群訴,傾家蕩產。
瑞華該慶幸自己不是安達信,但這樣的“慶幸”顯然不是中國資本市場之幸。正是因為前些年對瑞華放過一馬,才積累了康得新、輔仁藥業這樣讓市場大嘩的造假,積“小害”為“大害”。
違規成本太低,是劣跡斑斑和“劣而不倒”的淵藪。瑞華此前所受到的處罰,無非是罰款和暫停承接新業務。這雖然不至于是“罰酒三杯”,但也絕談不上“長記性”。
證監會的懲戒手段效果有限,難以威懾上市公司造假,連帶著保代、會計師等各類中介公司也是如此。實事求是地講,在企業和消費者或投資者之間,我們的制度環境向前者傾斜,不太支持消費者或投資者“一擁而上”通過法律手段將犯錯企業“置于死地”。對此,即使不馬上改弦更張,也應有反思和考量。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