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的理財記憶:百姓理財在金融變遷中走向多元

濃縮的理財記憶:百姓理財在金融變遷中走向多元
2019年06月20日 06:10 新浪財經綜合

  來源 金融時報

  一張不大的紙張上印著“中國人民銀行整存整取儲蓄存款單”,金額處手寫著“伍圓”,定存期限一年,日期是1956年11月12日。家住北京大柵欄的姚玉鳳老人回憶起上世紀50年代的情景,有些動情,她告訴《金融時報》記者,這就是當年她和愛人的全部積蓄。

  姚玉鳳老人今年86歲,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幾代人一直住在老北京的胡同里。上世紀50年代,她和愛人都在北京一家電子管廠上班,每月工資加起來不到40塊錢,一家5口人都指著這些錢過日子。

  “那時候買任何一樣東西都要算計,基本上一到月底錢包里剩不下幾毛錢。用現在年輕人的話說就是‘月光族’。”姚玉鳳回憶道。

  “如今生活大不一樣了,我現在手里有10萬元銀行理財,5萬元基金,5萬元保險,今年初我還用銀行的智能投顧選了2萬元的理財產品呢。”姚玉鳳今年63歲的女兒陳國英笑著告訴《金融時報》記者。

  從一張存款單到琳瑯滿目的理財產品,見證的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城鄉居民家庭財富的巨大變遷。70年來,居民財富收入日益豐盈,不僅“錢生錢”之道從單一走向多元,投資理財觀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居民的理財需求催生了更專業、更多元的金融生態和金融服務,銀行本外幣理財、基金、信托、貴金屬投資等理財產品豐富著百姓的理財選擇,也折射出我國金融行業的不斷壯大與繁榮。

  人均存款1.6元和空白的理財觀念

  “剛上班那會兒,我跟老伴的工資都不高,每個月除了日常開銷基本剩不下什么錢,那時普通人家的情況都差不多,大家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姚玉鳳說。

  姚玉鳳一家就是那個時代普通中國家庭的縮影,沒錢可存成為建國初期人們的普遍記憶。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49年,我國城鎮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100元,農村居民全年人均純收入為44元;1952年底,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8.6億元,平均到每人只有1.6元。

  到了上世紀60年代,我國進入商品嚴重短缺時代,商品短缺、憑票購買是當時的特色。那時老百姓的理財觀念,就是憑票按時按量地買到那點少得可憐的吃穿用品。“副食品、糧布票,它比生命還重要;半斤肉,二兩油,一窮二白卻不知愁”就是那時生活的真實寫照。

  1963年出生的中學教師謝斌說:“提起當時的家庭財產,最寶貴的就是各種‘票’,糧票、布票、自行車票……人們對‘財富’的概念基本上是個空白,艱苦樸素是至上的美德。”

  隨著時間的推移,百姓的日子漸漸好過起來,一些人開始有了“存錢”的意識。統計顯示,1978年,全國人均儲蓄存款余額上升到21元,在今天看來,這依舊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百姓參與儲蓄存款的熱情開始被點燃。不過40多年前,銀行業務范圍還處于極度單一的狀態。

  “那時的銀行只有一家,就是中國人民銀行,老百姓的存取款業務都要到央行下屬的分支銀行辦理。”談起40年前的銀行,在一家國有銀行工作多年的老員工秦建明頗有感觸地說,“當時銀行只能存錢、匯款,特殊時期代賣國庫券,一天也沒幾筆業務,普通人一年到頭去銀行的次數不過一兩回。理財是啥,沒人知道。”

  “銀行員工當時辦理業務都用算盤,存折上的存取款數字還要手寫,那時也沒有運鈔車,由專門人員用大口袋裝上錢送到總行。” 秦建明回憶道。

  “能掙會花”和“儲蓄為王”

  “三輪車,一桿秤,跟著小平鬧革命;十億人,八億商,做夢都想奔小康。”姚玉鳳用這句諺語概括了上世紀80年代的理財現象。

  改革開放以后,百姓正式告別物資短缺的年代,理財觀念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轉變。“勤儉節約固然重要,‘能掙會花’才是潮流,上世紀70年代的自行車、手表、縫紉機這三大件也成功讓位于冰箱、彩電、洗衣機等各種家用電器。”姚玉鳳說。

  彼時,姚玉鳳和愛人所在的工廠生產好幾種全國緊俏的商品,效益很好,幾個兒女的工作也不錯,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跟姚玉鳳一家一樣,全國億萬個家庭,也在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從1978年到1988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43元上升到1181元,翻了3倍多,而居民存款總額也從210.6億元直線飆升至3801.5億元,足足翻了18倍。

  從1979年起,國家開始對金融體制進行改革。此后的5年間,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相繼組建。1984年1月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不再辦理針對企業和個人的信貸業務,成為專門從事金融管理、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的政府機構。

  當時,銀行的存款利息較高,一年期存款利息高達6%,5年期品種利息為6.9%,8年期利息更是達到8.7%,存錢收益相當可觀,對于手頭逐漸活泛的老百姓來說,存錢拿利息成為當時的主要理財方式。

  除了在銀行存錢這種理財方式外,從1982年開始,姚玉鳳和愛人經常在領工資的時候,收到一種叫做國庫券的東西。這種花花綠綠的紙,長得像人民幣,卻不能當作貨幣流通、不得自由買賣。

  “那時我和愛人每個月會攢下來十幾二十元錢。因為每個單位都成立了儲金會,每個月從員工工資中扣下一部分錢,誰家突然出現短期的資金緊缺,可以借回去應急,剩下的資金由單位統一存入銀行,到年底時再還本付息。此外,國庫券發行時,單位會主動承擔一定的認購額度,然后直接從員工工資中扣錢統一購買。”姚玉鳳說。

  從剛開始“買的越多越愛國”,到后來單位強制攤派購買,百姓對這種不能進入市場流通、利息不能短期兌現的有價證券可謂又愛又恨。

  “寅吃卯糧”和“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進入上世紀90年代之后,居民的理財觀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改變。“花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被許多人接受,百姓的消費和投資熱情高漲。與此同時,由于國企改革、產業結構調整等原因,社會貧富差距也開始拉大。

  今年53歲的私企老板李鳴至今仍記得,1993年,他拿著親戚朋友東拼西湊來的4000元開始炒股時那種破釜沉舟的心情。不過很快,他就賺了500元錢。之后的幾年,李鳴又賺了幾萬元,并且在北京買了兩套房子。

  在這期間,基金的誕生,讓李鳴的理財工具箱再次擴容。1998年3月,國泰基金和南方基金先后在上海和深圳成立,隨后便發行了基金開元和基金金泰兩只封閉式基金,成為行業的里程碑。2001年,華安基金發行了我國第一只開放式基金產品華安創新。

  與父輩的省吃儉用相比,姚玉鳳的女兒陳國英可謂深諳理財之道。“我不會再像父輩人那樣把錢存起來單純地拿利息,我賺到的錢會買一些股票、基金,還有一套房出租可以賺房租。”陳國英說。

  由于投資工具的便捷和財富效應的吸引,全國人民的財富觀大為刷新,和李鳴、陳國英一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銀行存款取出,通過證券開戶、公募基金、信托理財、私募基金等渠道,跑步進入投資理財市場。

  在女兒的影響下,如今姚玉鳳也漸漸懂得了“投資”的意義,她說自己偶爾也會去銀行買兩三萬元的基金。“過去沒啥概念,只知道存到銀行吃利息,現在發覺還有比存銀行吃利息更能掙錢的方式,用時髦的話說就是‘錢生錢’。”姚玉鳳笑著說。

  “先規劃后理財”和回歸理性

  百姓金融需求的不斷增加,為銀行產品和服務創新提供了不竭動力。近年來,銀行業以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加快金融服務創新為著力點,將金融服務延伸到千家萬戶。

  “商業銀行已由原來只辦理存貸款、結算業務到現在已發展成為具有各類理財業務、投行業務、托管業務、代理業務、信托業務、租賃業務、財務顧問、貴金屬業務等齊全的金融超市,可供消費者選擇的服務產品有了極大的豐富。”業內專家表示。

  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走入大眾視野是在2004年,彼時光大銀行推出第一只人民幣理財產品。此后,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規模經歷了高速增長,產品資金余額從2007年年末的0.53萬億元擴張到2017年年末的29.54萬億元,再到如今資管新規實施后的規模調整和理性發展。

  下一步,銀行理財產品的形態將由“預期收益型”向“凈值型”逐步轉化,打破剛性兌付,要求“賣者有責,買者自負”。

  “現在,老百姓已經平靜地接受了‘理財不等于永遠賺錢’,目前的理財觀念就是先規劃后理財,注重長期投資價值。”陳國英說。

  不但投資者需要有新的理念,商業銀行作為專業資產管理機構,也在估值系統、營銷體系、產品設計及客戶梳理等多方面推出新舉措。在業務轉型的同時,已有多家銀行相繼宣布設立理財子公司,快馬加鞭地組建資管投研團隊,打造資產管理專業能力。

  早在2000多年前,司馬遷就在《史記·貨殖列傳》中闡釋了理財的最高要義:人棄我取,人取我與。流傳千年的古老智慧告訴人們,適當的逐利是驅使我們成功的動力,而把握度的關鍵則在于理性判斷與果斷決定。

  “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流動性管理需求,選擇風險等級和產品周期符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需求的產品,保持理性的投資心態,對資金做出合理規劃。”理財專家說。

  可以預見,隨著理財業務的轉型發展,金融機構將更加注重專業化、技術化等核心競爭力的塑造,根據不同客戶的服務需求,建立起不同層次的客戶服務體系,也將會有更豐富的理財產品走近普通百姓。

  未來,百姓的理財故事將更加精彩。

責任編輯:張寧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6-27 蘇州銀行 002966 --
  • 06-25 中信出版 300788 --
  • 06-25 丸美股份 603983 --
  • 06-25 大勝達 603687 --
  • 06-24 紅塔證券 601236 3.46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