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投保“先孩子后父母”存誤區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 崔啟斌 李皓潔
年關將至,如何打理壓歲錢又成為一個熱議的話題,其中不少人將壓歲錢存為教育金或定期壽險,以求在孩子上大學或結婚時備用。最新的一份家庭財富健康報告顯示,城市家庭財富管理存在“五大不合理現象”,其中指出家庭商業保險參保率偏低,更愿意為未成年子女投保,忽視對家庭頂梁柱的保障。有保險專家認為,家庭投保要排序,首先應當給家里的經濟支柱做足保障。
近日,廣發銀行聯合西南財經大學發布《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揭示了中國城市家庭財富管理的現狀、特征及問題,我國城市家庭資產規模快速增長。家庭戶均資產規模從2011年的97萬元,增加到2017年的150.3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6%。報告預計2018年我國城市家庭的戶均總資產規模為161.7萬元,戶均凈資產規模為154.2萬元,戶均可投資資產規模為55.7萬元。
在這一報告中,引入了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指數評價體系,即用于衡量家庭財富健康狀況的重要標準,通過“家庭客觀風險承受能力與主觀風險偏好程度識別體系”和“資產配置健康評價體系”對每個家庭進行綜合評判。
數據顯示,6.7%的參與者得分在85分以上,被評為處于“非常健康”;26.8%的參與者得分在70-85分之間,被評為處于“基本健康”狀態;28.4%的參與者得分在60-70分之間,為“亞健康”狀態;38.1%的參與者得分在60分之下,處于“不健康”狀態,其中5.3%的參與者得分在50分以下,為“非常不健康”狀態。
通過相關數據分析,城市家庭財富管理存在“五大不合理現象”, 需引起重視警惕。
其一,家庭住房資產占比過高,擠壓了金融資產配置。數據顯示,住房資產在家庭總資產中占比77.7%,遠高于美國的34.6%;而金融資產在家庭總資產中占比僅為11.8%,在美國這一比例為42.6%。
其二,在投資理財產品時,過半家庭不接受本金有任何損失,剛性兌付要求較強。數據顯示,54.6%的家庭不希望本金有任何損失,同時又期望較高的理財收益。
其三,家庭可接受的銀行理財產品回報周期普遍較短,缺少長期理財規劃。對于可接受的銀行理財產品回報周期,選擇3個月內、3-6個月、6-12個月的家庭占比分別為35.8%、37.2%和33.7%。
其四,家庭的投資品類缺乏多樣性。數據顯示,67.7%的中國家庭僅僅擁有一種投資品,22.7%的中國家庭擁有兩種投資品,擁有三種或者三種以上投資品的家庭僅僅占到10.6%。
其五,家庭商業保險參保率偏低,僅有不到15%的家庭成員擁有商業保險,且家庭更愿意為未成年子女投保,忽視對家庭頂梁柱的保障,10-18歲家庭成員參保率最高,為21.3%,其次為10歲以下家庭成員,參保率為19.5%。
一位保險理財規劃師指出,家里誰最能掙錢,誰名下的資產最多,就該優先給誰申請保險,而且要足額。即使要給孩子買保險,在購買保險的基礎上,附加一份主、附險保費豁免條款,以備家庭收入中斷,避免因為孩子所需的保費而影響保障責任。
那么,新春將至,如何為孩子打理壓歲錢?保險專家指出,家長在為孩子打理壓歲錢時,除了根據孩子的實際需求進行規劃外,也應考慮家庭的經濟條件,以便實現持續繳費。越全面的保障和更多的理財需求,需要支付更多的保險費。
責任編輯:楊希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