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納斯達克”喊了多年 這屆科創板行嗎?

“中國版納斯達克”喊了多年 這屆科創板行嗎?
2018年12月03日 02:48 投資者報

“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一張榜單盡顯中國經濟的“大事”與“大勢”! “2018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火熱進行中!【點擊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業領袖

  “中國版納斯達克”喊了多年 這屆科創板行嗎?

  ■ 從近期權威部門的表態來看,科創板在2019年上半年見到成效應是大概率事件

  ■ 業內普遍認為,科創板實行注冊制后,很可能將更接近于納斯達克的制度安排

  ■ 一個亟須解決的問題是提高信息披露要求,嚴格制定懲罰機制,如果在注冊制正式實行后尚未解決過去的頑疾,后果將是災難性的

  ■ 從目前已知的政策表述看,科創板主要聚焦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與器械、先進制造三大領域

  ■ 短期看,創投概念炒作已經基本結束,未來行情值得關注的重點將圍繞真正符合上市條件且申報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展開

  《投資者報》記者 吳悅

  今年11月5日,高層提出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從這個消息的發布者與發布時機來看,科創板顯然是被決策層放置資本市場頂層設計的高度。

  消息一出,A股市場就掀起了一波炒作科創板概念股的熱潮,龍頭市北高新(600604.SH)這個月內股價從最低點3.38元最高漲到11.36元,短短半個多月,最高漲幅高達236.09%,板塊整體漲幅也遠超大盤。

  在這個背景下,從事科創板發行承銷業務的券商、律所審計等中介服務商們,以及A股相關的上市公司們,的確有望從科創板的推出中分得一杯羹,對其業績形成一定的增長作用。但具體能有多大的作用,則還要看各家企業涉及相關業務的程度與業務本身的質地如何。

  雖然科創板概念股的炒作在最近有所退潮,但可以預見的是,科創板推出以后,A股將形成上交所-科創板、深交所-創業板的格局。而注冊制試行,將連帶著注冊制所涉及到的發行、承銷等基礎制度進行修訂,這對于中國資本市場來說,無疑將由此帶來一場深刻的變革。

  誕生背景:

  瞄準納斯達克,亟待制度創新

  談到中國沒有具有很高成長性的上市公司這個話題,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國互聯網大潮孕育了以BAT為代表的一批優秀科技企業,但是由于制度原因,這些互聯網公司都在海外上市,也都通過公司的高速成長為海外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

  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一批茁壯成長、代表未來的中國優質公司,內地股民卻無法分享它們發展的紅利。因此,A股投資者一直以來也都有強烈的呼聲,讓那些真正具有成長性的科技企業回歸A股,或是一開始就能在A股上市。另一方面,許多創新型、科技型公司由于早期需要龐大的研發支出與較長的市場培育階段,這些企業有著巨大的資本需求,但通常很難在初創期就滿足A股要求連續盈利三年以上的上市門檻。

  這也是為什么中國的納斯達克一直未能真正出現的原因:資本市場建設與資本需求脫節。

  實際上,國內過去一直嘗試推出中國版的納斯達克,設立戰略新興板、通過CDR方式引入“獨角獸”企業等,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而創業板、新三板設立之初,也曾被譽為中國的納斯達克,但發展到現在的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前者很多公司成為割韭菜的狂歡場,一旦解禁高管團隊便開始減持套現,或者把股權質押一空;后者則是交易極度清淡,幾乎失去了融資功能。

  但是,科創板的推出很可能改變這一現狀。

  這次將自上而下推進設立的科創板,與創業板有一個顯著的不同,除了“科創”一詞劃定了上市企業的類型,更重要的一個關鍵詞是“注冊制”。這也意味著,科創板將設計與A股現行制度完全不同的上市制度。

  雖然目前還未正式公布科創板的上市制度,但《投資者報》記者采訪券商行業人士時發現,業內普遍認為,科創板實行注冊制后,很可能將更接近于納斯達克的制度安排。

  而參考美國納斯達克注冊制的特點,科技公司上市時并不要求一定達到多少盈利水平或盈利年限,看似門檻不高,但存活壓力更大,優勝劣汰、出清速度高。據統計,美股全部上市家數遠少于全部退市家數。也就是說,在這種制度之下,良幣驅逐劣幣,劣幣可能迅速地被市場淘汰,而以往在A股盛行的借殼之風很可能無生存之地,反過來會倒逼企業的“求生欲”。

  制度設立關鍵點:

  加強信息披露,參與門檻提高

  當然,在注冊制之下中小投資者如果要參與投資,無疑也會面臨更大難度。因為企業上市的門檻看似低了,但后續企業一旦不能良性經營,則被淘汰的速度也會加快,對于投資者來說,投資科創板企業的風險遠比以往更高。

  因而在此次科創板的制度設立時,一個亟須解決的問題就是提高信息披露要求,從而使得投資者能對標的公司做出更好的價值判斷。與注冊制發行相對應的,在投資者訴訟、退市制度等方面也需要進行更嚴格的規定。特別是以往被A股市場詬病多年的“造假上市犯罪成本太低”等問題,如果在注冊制正式實行后不能解決,后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對于科創板,市場各方普遍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具體細則如何設立,比如上市標準、如何確定交易門檻等。另外,參考美國納斯達克的制度,其注冊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包括一系列配套規定,如信息披露、統一會計準則、退市安排、投資者訴訟等。

  從權威部門近期的表態來看,科創板在明年上半年見到成效應是大概率事件。

  11月5日,證監會負責人就設立上交所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答記者問時表示,科創板旨在補齊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短板,是資本市場的增量改革,將在盈利狀況、股權結構等方面做出更為妥善的差異化安排,增強對創新企業的包容性和適應性。

  根據公開信息,科創板是獨立于現有主板市場的新設立板塊,并在該板塊內進行注冊制試點。

  證監會發言人在答記者問中還提到,將指導上交所在資產、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等方面加強科創板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鼓勵中小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等方式參與科創板投資。

  這也意味著,在科創板上試行的注冊制會有更加完善和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同時更加注重投資者保護和適當性管理,中小投資者參與門檻或較高,類似于融資融券業務、股指期貨業務等,并非所有投資者都能參與。

  不過好的一面是,由于市場機制對上市企業重新定價會導致一二級市場價差套利空間基本消失,而且證監會會專注于更嚴苛的信息披露,“爆雷”風險將大大降低。

  中信建投證券結合此次證監會表態與此前方案,推測科創板可能在投資者持有資產、股票交易經驗等方面設置準入門檻,預計會低于新三板但高于原來股交中心科創板,如持有金融資產50萬-100萬元以上且具備兩年以上股票投資經驗。如此一來,中小投資者將較難符合直接投資要求。

  11月13日,上交所召開第四屆理事會第十次會議,并邀請會員監事列席。會議就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聽取了會員理事和監事的意見與建議。與會會員就科創板定位、上市企業門檻、交易制度設計、注冊制如何試點等議題進行了討論。

  11月14日,在上海浦東新區政府與上交所舉行的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揭牌儀式上,上交所發行上市總經理魏剛表示,科創板爭取在2019年上半年見到成效。

  首批企業猜想:

  聚焦三大領域,淡化盈利性

  科創板已漸行漸近,市場各方也在猜測,關于首批上市企業的挑選標準,主要是參考此前的CDR試點標準,還是參考戰略新興板標準。

  2018年3月30日,證監會發布《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若干意見》明確了CDR試點企業的基礎門檻和試點范疇,應屬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且達到相當規模;對于已在境外上市的大型紅籌企業,市值不低于2000億元人民幣等。

  而上交所此前的戰略新興板制度和標準,核心架構已經有了雛形,只是在當時的市場背景下不適宜推出,而現在時機或許相對合適,因此更有可能在原有的制度基礎上做相應的調整,即允許非盈利企業上市,但在估值、收入、技術維度等方面會設置一定條件。

  大多數業內人士預計,科創板的定位極可能是“淡化盈利性+創新高標準”。中信建投證券預計,參照戰略新興板的方案,科創板實行注冊制,以市值為核心,弱化盈利要求,設計四套上市標準,有助于降低企業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此前戰略新興板的四套方案分別為“市值-凈利潤-收入”標準、“市值-收入-現金流”標準、“市值-收入”、“市值-權益”標準。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此前戰略新興板的定位與科創板的定位基本一致,都是面向尚未進入成熟期但具有成長潛力,且滿足有關規范性及科技型、創新型特征的中小企業。

  具體來看,科創板將重點扶持哪些企業?哪些公司值得重點關注?又有哪些券商可能直接受益于一級市場?

  對于上述問題,成都電視臺特邀財經評論員趙遠興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從目前已知的政策文件看,科創板主要聚焦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與器械、先進制造這三大領域中,且第一批最有可能登陸科創板的企業大概率還是從北上廣等沿海發達地區產生,且上海本地公司肯定是重點,如上海本地的深蘭科技、影譜科技、依圖科技、優刻得、新傲科技、瀾起科技、奇點汽車、聯影醫療;北京的商湯科技、云知聲、康力優藍、今日頭條,江浙的嘉楠耘智,江蘇國芯等。”

  趙遠興還特別指出,“本次科創板作為注冊制的試點,對券商來說也是較大機會,一類是具備強大上市輔導業務能力的大券商,如華泰證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等。數據統計,今年共有40家保薦機構承擔了97家公司的IPO業務,而上述三家券商承接了其中28家,占比達到28%;另外一類就是本身旗下具有創投機構的券商,如天風證券太平洋證券、財通證券等。”

  炒作邏輯:

  產業孵化+股權投資,警惕爆炒風險

  雖然從管理層近期表態及眾多業內人士的預計來看,中小投資者直接參與科創板投資的門檻較高,但這并不等于沒有機會,不少機構就建議中小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科創板相關基金進行投資。而對于A股投資者,另一條路徑則是投資于A股市場的創投類上市公司。如果是選擇后一種方式,那么篩選那些真正可能從科創板推出中受益的公司則至關重要。

  A股市場歷來有跟隨政策炒概念股的傳統,這一次也不例外。11月5日,關于科創板的消息一出,A股創投板塊立刻掀起了一陣爆炒,龍頭個股市北高新(600604.SH)本月內股價從最低點3.38元最高漲到11.36元,短短半個多月,該股最高漲幅高達236.09%!創投概念板塊11月以來的最高整體漲幅也高達25.97%,即使11月后半月出現回落,截至11月29日收盤,仍有11.72%的整體漲幅,遠超大盤。

  不過在爆炒過后,投資者也需要注意,A股現有的創投概念上市公司中,哪些公司真正有望從科創板中受益?哪些可能只是“蹭熱點”而已?

  對此,趙遠興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本次創投概念的炒作,我們可以看到,從11月5日開始炒到現在,基本第一波已經炒作結束。市場脈絡很清晰,一開始幾乎是板塊集體上漲,但資金仍然是遵循一定題材屬性的。比如主營業務就是產業孵化、企業股權投資的市北高新、魯信創投,大股東或者控股股東是創投企業的光洋股份群興玩具,子公司是創投企業的深南股份,與創投機構合資成立創投基金的大眾公用西安旅游;以及與企業、高校、政府等合建科創園區的張江高科翔港科技等。”

  梳理本次創投概念股的炒作邏輯,趙遠興特別提醒投資者:“隨后這兩周,市場開始圍繞以上海本地‘獨角獸’科創企業為主的參股或者合作‘獨角獸’題材,比如間接參股深蘭科技的新華傳媒,與聯影科技合作的國發股份,參股廊坊智通的賽象科技等等,但總體炒作高度已經遠遠不及之前力度。因此對于個人投資者,我們需要梳理清楚當下創投概念的炒作脈絡和炒作思路,可以得出兩點結論:一、短期看創投概念炒作已經基本結束,炒作高度被嚴重壓制,一批“蹭熱點”的個股要避免接飛刀;二、明年搞科創板是大概率事件,具有確定的炒作時間周期,而接下來一段時間,符合相關條件的特別是上海本地的科創企業肯定有不少入圍的,下一次炒作重點將圍繞真正符合條件,申報上科創板的企業展開,比如參股投資了這些企業的上市公司,或者與之有業務合作的上市公司將直接受益;投資者可密切關注相關企業名單公布結果。”(思維財經出品)■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2-18 紫金銀行 601860 3.14
  • 12-06 華培動力 603121 --
  • 12-04 愛朋醫療 300753 15.8
  • 11-22 新農股份 002942 14.33
  • 11-21 隆利科技 300752 20.87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