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建奎的影響有多壞? 專家解疑基因編輯七大焦點

賀建奎的影響有多壞? 專家解疑基因編輯七大焦點
2018年11月28日 01:00 中國新聞網

“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一張榜單盡顯中國經濟的“大事”與“大勢”! “2018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火熱進行中!【點擊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業領袖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 張尼)當事多方出面回應,監管部門介入調查,百余位中國科學家發表lianshushengming譴責……這兩天,賀建奎和他創造出的“基因編輯嬰兒”刷爆了朋友圈。

  這位瘋狂的“科學家”究竟做了什么?基因編輯潛藏著哪些風險?這種技術是否會對人類的基因庫產生影響?針對一系列引發公眾關注的疑問,中新網記者日前采訪了業內專家。

賀建奎資料圖賀建奎資料圖

  焦點一

  基因編輯是一種什么技術?

  據媒體報道,近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向外界公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于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她們的基因已經經過人為修飾,能夠天然抵抗艾滋病。消息一出,輿論嘩然。

  引發軒然大波的基因編輯到底是一種什么技術?

  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教授吳森向中新網記者介紹,DNA結構被發現之后,科學家需要通過一項技術去研究每個基因的功能,基因編輯技術便于上世紀80年代后期應運而生。

  當時,基因編輯技術被稱作基因打靶技術。科學家以小鼠作為模型,通過基因打靶的方法改變小鼠的特定基因,借由觀察其表型或者行為變化,研究這個基因的功能。

  基因編輯技術實際上是基因打靶技術的“升級換代”。

  焦點二

  人類為何要進行基因編輯?

  “基因編輯是一種重構基因序列的手法,就像一個制作精良的橡皮擦,能針對出了毛病的基因,進行精準的‘擦除’。”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同濟大學麗豐再生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高正良這樣評價基因編輯的作用。

  那么從誕生至今,這項技術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

  吳森表示,在過去30年里,基因打靶技術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和生物醫學領域的用途非常廣泛,做出了很多有價值的研究,包括在腫瘤治療領域中的CAR-T技術(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等。

資料圖:胚胎移植技術。圖文無關。張瑤 攝資料圖:胚胎移植技術。圖文無關。張瑤 攝

  焦點三

  基因編輯可以在哪些層面進行?

  記者從業內專家處了解到,目前,基因編輯多在小鼠、豬等模式動物中進行。如果需要應用于人體,也只是在體細胞中操作,進行基因治療或者基礎研究。

  因為存在高風險,基因編輯技術并未在人體上廣泛應用。過去有少數科學家曾在人類早期胚胎上進行實驗,但只是停留在胚胎階段,并沒有使其進一步發育。但這在當時也已經引起不小的恐慌。

  針對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體上的應用問題,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于日前回應稱,2003年頒布的《人胚胎干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規定,可以以研究為目的,對人體胚胎實施基因編輯和修飾,但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而此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則屬于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

資料圖:正在進行胚胎技術研究的醫生。圖文無關。張瑤 攝資料圖:正在進行胚胎技術研究的醫生。圖文無關。張瑤 攝

  焦點四

  基因能否“任性”編輯?

  人類掌握了基因編輯技術,是否就意味著擁有了“萬能鑰匙”,可以把自身塑造成任何想成為的樣子?

  在專家看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任性”編輯基因就意味著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高正良認為,人類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可能誘發非常嚴重的倫理問題,即被改寫的生殖細胞會影響其子孫后代,甚至隨著現象的普及、改變整個人類的基因池。

  在他看來,即便基因編輯技術已完全成熟到風險可控,一旦該項目被推廣,那么就會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想變漂亮的人,變聰明的人,都能改變自己或者后代的基因。甚至像電影里演的那樣——淘汰所謂弱勢基因,實現基因定制。而這背后帶來的社會問題,將無法估量。 ”

  “如果開了這樣的先例,導致基因編輯技術被有不良企圖的人掌握,用以破壞正常的基因,后果不堪設想。”吳森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資料圖:培養箱中模擬子宮的環境。圖文無關。張瑤 攝資料圖:培養箱中模擬子宮的環境。圖文無關。張瑤 攝

  焦點五

  敲除基因防治艾滋病,有必要嗎?

  據悉,賀建奎這次基因手術修改的是CCR5基因,該基因是艾滋病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是他此前對媒體宣稱的一大“亮點”。

  但在專家看來,這樣做并沒有意義。

  清華大學艾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非洲科學院院士張林琦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的門是很多的,CCR5只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受體,但病毒仍然可以繞過它,利用其他機制進入細胞。所以,即使對CCR5基因敲除得很徹底,也不能完全阻斷艾滋病病毒進入細胞。

  專家介紹,目前有非常有效的方法防止新生兒患上艾滋病,不需要這么“大動干戈”。

  即便是體外受精,也可以把精子、卵子進行徹底清除,達到不被感染的目的。如果是已經懷孕的婦女感染了HIV,在其生產和懷孕過程中亦可通過藥物,使病毒傳播幾率降到1%以下。

資料圖:醫生將胚胎放入冷凍管中。圖文無關。張瑤 攝資料圖:醫生將胚胎放入冷凍管中。圖文無關。張瑤 攝

  焦點六

  敲除基因,人體會面臨什么風險?

  敲除基因預防艾滋病不科學,那么失去這個基因后,出生的嬰兒會面臨什么問題?

  吳森分析,人體含有2萬多個基因,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每個基因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壞掉某個基因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潛在影響。

  “從現有文獻看,CCR5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感應分子;不僅抗病毒,還有抗腫瘤的功能。”張林琦強調,鑒于CCR5在人體中的重要性,把它敲除確實會對免疫功能有很大影響,此外,包括對心血管的影響、感染情況下是否對感染其他病毒有負面效應,這些都有待研究。

  對于兩個或已被實施手術的孩子,高正良認為,即便加大對他們的后續觀察和檢測,就目前的醫學程度而言,還無法檢測孩子正常與否,其將面臨怎樣的風險也無法預估。

  焦點七

  “瘋狂”背后有哪些反思?

  為什么一個普通的科研人員能做出這種突破底線的舉動?“瘋狂”的背后又給我們留下哪些反思?

  在吳森看來,過去,基于同源重組的基因打靶技術操作難度很高,效率也比較低。現在由于CRISPR/Cas9等新型基因編輯工具的出現,基因編輯的效率大大提高,很多實驗室都能掌握這樣的技術。

  “基因編輯技術門檻降低,更凸顯了政府或相關部門監管的必要性;需要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并細化各項規定,防范這種技術被濫用。”他強調,任何企圖進行“基因編輯人類嬰兒”的舉動必須馬上禁止,并追究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但吳森同時指出,此次“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對于整個基因編輯領域來說屬于個例,不應為此影響到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和利用。

  “希望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更加嚴格的實驗倫理審查,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讓科學技術真正服務于人民,造福于百姓。”吳森說。(完)

 

責任編輯:李鋒

焦點 賀建奎 基因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2-18 紫金銀行 601860 3.14
  • 12-06 華培動力 603121 --
  • 12-04 愛朋醫療 300753 --
  • 11-22 新農股份 002942 14.33
  • 11-21 隆利科技 300752 20.87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