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曝光臺315特別活動正式啟動】近年來,銀行卡被盜刷、買理財遇飛單的案例屢見不鮮,金融消費者維權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 【在線投訴】
原標題:重拳整治,30億罰金讓銀行業“長了記性”?
作者:朱邦凌
金融觀察
在重拳整治下,銀行業案件高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防范化解風險取得階段性成效,但防控金融風險依然是銀行業重頭戲,需要常抓不懈。
1月13日晚間,銀監會發布通知,堅決整治各類擾亂銀行業市場秩序的亂象。對于2017年5月1日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工作開展以后的新增業務,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進行規范,依法查處。
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給人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共罰沒金額近30億元。近30億元的巨額罰金,會讓銀行業長記性嗎?毫無疑問,在重拳整治下,銀行業案件高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防范化解風險取得階段性成效,但防控金融風險依然是銀行業重頭戲,需要常抓不懈。
據統計,2017年在違法、違規、違章三違反專項檢查中,各級監管機構共發現問題11534個,涉及金額4.15萬億元。銀行業的市場亂象五花八門,銀監部門統計的包括“亂設機構、亂辦業務,利用貸款進行利益輸送、違規進行擔保、金融機構員工充當資金掮客、違規挪用客戶資金等。此外,規避監管指標、違反宏觀調控政策進行套利等問題也比較突出。”
銀行業市場亂象的實質,還是資金脫實向虛、資金空轉,進而監管套利。治理重點還是應放在同業、理財和表外,這三個領域覆蓋了銀行業比較突出的風險點,就是影子銀行、房地產泡沫和地方政府債務等。前幾年,為“穩增長”投放的巨量貨幣在股市、債市、房地產等領域伺機流動,形成了不同形式的資產泡沫,部分金融機構熱衷于當通道、做過橋、加鏈條、放杠桿,以此獲取超額利潤。2015年6月數據,金融業對GDP累計同比貢獻率最高超過19%,與實體經濟走勢發生背離,也對實體經濟融資產生了擠出效應。
整治市場亂象,與百姓關系最密切的還是理財產品。
2016年初,銀行理財總規模超15萬億元 ,“資金池”問題更是飽受詬病。不少銀行理財產品長短期限錯配,都弄在一個大資金池子里,“看不清、摸不著”的銀行理財產品需要清晰透明、統一規范。資金池的最大風險在于是一本金融糊涂賬,容易導致流動性錯配風險、相互傳染的風險。如果一個產品出現問題,可能波及整個池子里的產品都發生問題。去年轟動一時的“僑興債案”,14銀行因涉廣發銀行違規擔保案吃20.63億元罰單,給銀行業的審慎經營敲響警鐘。
目前,銀行理財亂象已得到有效遏制。2017年以來,銀行理財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銀行理財規模增速持續下滑,新規下理財產品市場在期限錯配、剛性兌付等問題面臨諸多考驗。2017年,18家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全國或全行范圍發售針對個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25193只,2018年銀行理財規模增速或將延續2017年的下滑。2017年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中93%委托期均在1年期內,而非標資產多為1年期以上,可以看出滿足非標投資條件的理財產品占極少數。
實際上,資金池問題不但是銀行業一大亂象,在信托業、券商行業也都不同程度存在。對于信托產品資金池、銀行理財產品資金池、券商資管資金池業務也應嚴格監管。
責任編輯:楊暢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