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任曉
銀行間市場持續近一個月的“錢荒”,至今仍在發酵。恐慌情緒蔓延至股市,上證綜指24日跌回“1”時代。當前資金鏈緊繃,流動性和經濟硬著陸風險加大,應警惕“錢荒”演變為局部危機。
此次“錢荒”的一個核心要素,在于央行未出手對沖外匯占款增量下降等因素帶來的短期資金面緊張。央行此舉既有防范流動性風險之意,也有為多項改革做準備之意。
一是在2008年后,地方融資平臺投資“大躍進”,銀行貸款規模隨之快速擴張。2010年,在貸款增速過快風險被警示后,各大銀行通過理財計劃和買入返售持有信托權益等資產,大量同業資金被投入非標準化資產。這種激進擴張做法積累越來越多的風險。通過此番“錢荒”,央行意在打壓風險偏好,促使銀行以更謹慎方式管理資產。受銀監會規定影響,6月初大量票據資產轉入表內,表現為信貸擴張迅猛,央行有意警示銀行謹慎控制信貸等資產擴張偏快可能導致的流動性風險。
二是目前金融改革有加速推進之勢,年內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給銀行帶來巨大挑戰。目前,存款增長趨勢性放緩,存款穩定性下降。在金融脫媒加快、外匯占款增量下降等因素影響下,銀行存款增長將面臨持續較大壓力。隨著利率市場化和金融市場發展壯大,投資渠道增多,資金出于追逐利潤目的,會頻繁在銀行之間、銀行和資本市場間不斷流動,季節性波動會進一步加大,出現儲蓄分流風險。存款穩定性降低,會帶來潛在流動性風險。目前,一些銀行已暴露出流動性問題。政策若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小型銀行、社區銀行等機構將增多,金融供給增加將加劇銀行競爭。資金供求關系會出現新問題。經此“錢荒”,暴露出銀行還沒有做好迎接流動性變局的充分準備。央行必須在改革繼續推進前先敲響警鐘。
但是,此番“錢荒”還暴露出市場資金鏈條并不牢固,一旦處理不好可能斷裂。當前迫切需要采取措施以防止“錢荒”演變為局部危機。 一是流動性風險可能觸發經濟硬著陸。一些銀行機構以短期同業資金匹配長期限資產。在經濟增速上行期,只要企業現金流能維持短期負債利息支出,風險就會被掩蓋下來;一旦經濟增速下行,長期資產的現金流轉差不能覆蓋短期負債成本,風險會開始顯現。
接下來,只有兩種選擇:一是舉新債還本息,如這時央行不放松流動性,利息會快速飆升,錯配的虧損會越來越大,高利息不可能持續太久。經濟增速會加速下行,資產價格可能崩潰。二是折價轉賣資產,資產價格如因此快速下行,將觸發經濟硬著陸。
二是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作為我國貨幣市場基準利率,是所有資金價格標桿,無論對銀行間市場、信貸市場還是股票市場價格變動都有指標意義。價格標桿出現如此大的波動,可能破壞整個金融市場價格傳導機制。風險厭惡迅速升高,對“錢荒”的恐懼情緒將可能蔓延到各金融市場,出現債券停發、股市暴跌、信貸利率飆漲和理財產品高風險等現象,這些都將極大損害金融市場投融資功能。
三是貨幣政策是總量政策,對調結構素來力不從心。這決定了收緊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主動“調結構”效果有限。地方融資平臺實質上是諸多金融風險點爆發的關鍵所在。在地方融資平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前,銀行信貸擴張難以有效抑制。一旦總量收緊,直接受沖擊最大的還是中小企業——它們獲得的資金利率將更高,信貸資源的可得性更低。
目前,對“錢荒”觸發局部危機的風險不可不察。央行有必要加大微調力度,壓低市場利率;針對杠桿擴張過快銀行,可采取差別存款準備金率政策;在不危及金融穩定前提下,應加快推出各項改革措施;財政政策應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高層表態
央行表態
對于上周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利率大幅上揚的局面,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近日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說,多個因素疊加導致利率短期劇烈波動,但目前流動性總體適度,從總量上看不存在流動性短缺的問題。
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有五個方面的主要因素影響了近期銀行間市場流動性。一是由于6月商業銀行面臨半年末考核和信息披露,“沖時點”較為明顯,最近貸款增長較快,且貸款結構中票據增加較多,對自身流動性產生壓力。[詳細]
市場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