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色革命”到“白色污染”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19:20 《中國商界》雜志
文/劉娜 1902年10月24日,奧地利科學家馬克斯•舒施尼發(fā)明了塑料袋,這在當時無異于一場科技革命。2002年,塑料袋“百歲誕辰”日時,它竟然被歐洲環(huán)保組織評為“20世紀人類最糟糕的發(fā)明”。從“白色革命”到“白色污染”,從“白天鵝”到“過街鼠”,塑料袋經(jīng)歷了整整一個世紀的落寞之旅。 追溯:塑料袋的問世 19世紀五十年代,攝影師亞歷山大•帕克斯的一次試驗導致了塑料的產(chǎn)生。一天,他試著把膠棉與樟腦混合,驚奇地發(fā)現(xiàn),混合后產(chǎn)生了一種可彎曲的硬材料。帕克斯稱該物質(zhì)為“帕克辛”,這便是最早的塑料。 塑料是一種很輕的物質(zhì),用很低的溫度加熱就能使它變軟,隨心所欲地做成各種形狀的東西。帕克斯用“帕克辛”制作出了梳子、筆、鈕扣、珠寶印等各類物品。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開始挖掘塑料的新用途。每個家庭里的裝飾品都換成了五顏六色的塑料制品,家里幾乎所有用品都可以和塑料扯上關(guān)系。人們驚呼塑料的神奇。 從20世紀開始,發(fā)明家們紛紛躍躍欲試,想要繼續(xù)發(fā)展帕克斯的研究成果。1902年,奧地利維也納科學家馬克斯•舒施尼發(fā)明并制造了第一個塑料袋,被稱為科技界的“白色革命”。 塑料袋最初吸引消費者的是它的廉價、清潔、方便和耐用,它給人類的生活起居帶來極大方便。于是,塑料袋很快成了人人向往的“奢侈品”。 發(fā)展:“白色飄飄”的年代 20世紀中葉,塑料袋在國外風靡,花色、樣式不斷翻新,漸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必需品。 從70年代起,塑料袋壟斷了歐美超市購物袋的市場。到了80年代中期,當國人拿報紙筒卷著花生米,用粗稿紙墊著剛出爐的火燒,看著電視上外國人手中那個神奇的袋子時,不禁發(fā)出了艷羨:“咱什么時候能用上塑料袋,那多好。 彪S后,南方的商店、超市最先開始向顧客附送塑料購物袋,之后塑料袋之風迅速刮遍了大江南北。當時的媒體熱情謳歌這一“便民舉措”,認為這開啟了消費史上的新篇章。 今天,在全球范圍內(nèi),一年至少有5000億只塑料袋被人們拎回家,一分鐘內(nèi)就要用掉100萬只,也就是每人每年要用大約150只塑料袋。塑料袋儼然已經(jīng)成為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像筷子、水杯一樣的必需品,它的使用已根深蒂固進入公眾的生活習慣。對許多人來說,沒有了塑料袋,他們的生活將會有某種無所適從之感。有人作過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人們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蓋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幾件“白色外衣”。 “在中國,每天僅買菜就要用掉10億個塑料袋,其他各種塑料袋的用量每天也在20億個以上!敝袊軈f(xié)塑料再生利用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董金獅的一句話讓人震驚不已。 危機:“白色污染”的蔓延 的確,買菜、購物,塑料袋唾手可得,人們得到了方便,卻加劇了白色污染。塑料袋價格低廉,回收價值低,一般使用一兩次就丟棄了。這些未被回收的塑料袋很快進入環(huán)境,給環(huán)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 新浪財經(jīng)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