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記者:戴夢希
11月18日,黑龍江省勃利縣吉興鄉長太村發生一起東北虎進入村莊并造成村民受傷事件,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記者從安華農業保險獲悉,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案件情況后,第一時間向保險人安華農險吉林省分公司通報情況,并要求該公司做好野生動物損害保險理賠跟進工作。11月19日,安華農險啟動綠色理賠通道,為傷者墊付了醫療費用;11月20日,墊付了第二筆醫療費用。據悉,如傷者后續治療順利,預計可覆蓋全部醫療費用。
事實上,不只野生東北虎,更有民眾戶外活動被蛇咬傷、游客被野生猴子追著滿山跑、野豬傷人事件威脅城市安全……近年來,隨著民眾的自然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很多野生動物的數量大幅提高,野生動物傷人事件也隨之增多。那么,野生動物“肇事”,損失應由誰來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因保護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推動保險機構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賠償保險業務”。正是基于這一主要依據,許多地方政府出臺了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傷害與財產損失的相關補償機制,引入保險服務對人傷與農作物損失等進行賠償。
《金融時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國多地已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建立起野生動物致害補償機制,由林草、財政、農業農村、金融監管等政府部門組成領導小組,定期研究野生動物保護及致害處置工作,并制定相關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補償辦法,依法認定傷害程度和損失范圍,確定賠付標準。
例如,在甘肅省敦煌市,在野生動物致害致損后,被致害致損人向林草部門或轄區鄉鎮報告,說明致害地點及種類、面積等情況,自行申報。林草部門實地調查取證并向保險公司報案,保險公司到達致害現場進行損失勘定。最后,由保險公司調查定損后,根據合同條款對致害情況予以賠償。受損群眾僅需提供現場照片、監控及個人相關信息,后續就會有行業主管部門專人對接保險公司完成賠付手續。
江西省有44個縣(市、區)先行先試,通過為轄區內農作物、林下經濟作物等購買野生動物致害保險,建立野生動物致害補償機制。“通過建立野生動物致害補償機制,能夠一定程度彌補群眾財產損失,是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的重要舉措。”江西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4月,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馬江鎮麻石村村民譚某在家門口被蝮蛇咬傷右足,共花費醫藥費4900.92元。經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核實,他最終獲得包括醫療費和誤工費在內的實際賠償金額1690元。
這都得益于2022年茶陵縣林業局與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的《茶陵縣野生動物致害政府責任保險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規定,在全縣境內,如因陸生野生動物(具體指野豬、蛇、豺狼、虎、豹)侵害造成的人身傷亡(具體指死亡、傷殘、醫療費用),可報銷80%的醫療費及一定數額的誤工費;造成的農作物或者經濟林木損失,按照上年度該類農作物和經濟林木的市場平均價格的80%補償;造成家禽家畜死亡的,按照該家禽家畜市場價格的60%給予補償;補償起點為200元。在這一野生動物損害保險補償機制下,村民被傷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在過去,野生動物傷害事件往往因為責任認定、賠償標準等問題而陷入糾紛,給受害者帶來極大的困擾。現在,有了這份保險機制的保障,受害者可以更加便捷地獲得賠償,減輕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有業內專家表示,通過引入商業保險的力量,不僅能夠有效應對野生動物傷害事件帶來的風險,還能夠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此外,政府推動保險機構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賠償保險業務,既能減輕地方財政壓力,又可以提高意外風險損失的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了這一保險補償機制的可靠性和可持續性。
責任編輯:王馨茹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