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宗內參 童長征 | 中信期貨高級研究員
畢業于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10余年期貨從業經驗,多年橡膠研究經驗,多次獲得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證券時報》、《期貨日報》、《上海證券報》等多家媒體和機構優秀分析師獎項。熟悉橡膠上下游產業鏈基本情況,非常好地闡釋了橡膠供求情況,并運用于實際,準確預測橡膠走勢;具備前瞻性、及時性、對方向把握較好;自成體系、有獨立觀點、深入淺出、具操作性;數據翔實、邏輯性強,對投資的指導意義強。
核心觀點
?.實際上我們不管從需求還是供應上來講,橡膠整個前景都還不錯,我比較傾向于,可能在后面一段時間,應該會去補漲。
?.總體來講,汽車可能能夠勉強維持一個中性的支持。
?.策略方面,單邊的話,我覺得主要還是在逢低買入,因為這個價格水平,再去看空橡膠,我覺得收益要比風險小很多。
大宗內參:3.4月大多數商品都出現了不錯的上漲,為什么橡膠跌幅會這么大?您認為是什么原因?
童長征:橡膠跌幅大,主要還是應該歸于橡膠基本面還沒有徹底改善。庫存是一個方面,上期所倉單在40多萬噸,這也是最近幾年來的高位。保稅區相對比較低,但這里面涉及到一個結構性調整的問題,就是很多區內轉移到區外,現在區外庫存接近50萬噸。
供應方面,因為國內和國外在前一段時期,差不多都處于停割期,這段時間基本上是低產期。所以現在的橡膠主要還是需求,需求又主要看輪胎廠。三月份,我去山東了解了一下,輪胎廠表現還算良好。但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汽車的數據很差,一直在持續下降。但實際上和橡膠天膠需求關系大的,并不是在汽車而是重卡方面。重卡相對整體數據來講還算可以,雖然在同比上沒有太大的增長,但是整個絕對量還是處在一個相對的高位。不算別的,重卡單月銷量三月份達到14萬臺,應該是歷史上單月最高記錄了,這是非常不錯的。關注大宗內參,不錯過每篇精彩專訪!
我認為現在的價格表現這么弱勢,這應該是被龐大庫存所壓制的一個結果。實際上我們不管從需求還是供應上來講,橡膠整個前景都還不錯,我比較傾向于,可能在后面一段時間,應該會去補漲。
大宗內參:發改委近期對汽車下鄉以及廢車出口,以及新能源銷售亮眼,刺激汽車消費,從長期看您認為這個對橡膠會產生哪些影響?
童長征:之前所說的汽車,其實更多包含的概念是乘用車。但乘用車對于橡膠的這個需求消費的影響,其實會更弱一些,其影響會占商用車方面全鋼胎的一半左右。當然,從汽車下鄉角度來講,肯定有助于增加銷量,因為這是個絕對量的增加而不是一個替代的問題。
新能源方面基本就屬于替代關系,比如可能原來是用汽油的,現在用新能源。但整個數量沒有變,所以對于輪胎來講影響不大。總體來講,汽車可能能夠勉強維持一個中性的支持。但是汽車領域,還要單拎出一個商務車和一個重卡。重卡這個領域對橡膠潛在來講,未來有一個很強的正面的作用,因為重卡,它有一個更新需求。主要是在國三車要被淘汰,升級到國六的這樣一個過程。這部分數量大概有100萬輛左右。
大宗內參:從橡膠周期上看,您認為現在處于什么樣的周期?
童長征:從橡膠周期上來講,現在處在熊市周期的末端。這一輪熊市,應該是從2011年2月開始連續下跌,到現在是第九個年頭了。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轉化,我們會發現,這么長時間內,更新種植,新種面積這塊大大的減少了。因為橡膠價格越來越低,自然沒有人去擴充種值面積。那么這里存在一個時間差的問題。我們不可能寄希望于突然間出現大規模的砍樹行為。但可以選擇不去種植不做更新,通過這個時間來轉換供應的變化。對于這個變化,我認為還沒有結束。可能還需要經過一年或者兩年,甚至是三年。目前我不太好確定具體多少年才能結束,但時間確實不長了,照道理來講,應該最長不會超過三年。我們不僅要觀察價格的變化,更重要是觀察產地方面,產業鏈上可能發生的一些變化。
大宗內參:在交易中您認為未來3-6個月最大的機會和風險分別是什么?
童長征:我覺得未來三到六個月,機會我不能說完全沒有,但確實比較小。比如,可能2000點或者3000點會有個機會,但大機會是比較難的。理由很多,我覺得主要取決于橡膠行業的外部。一是國內寬松政策會不斷的加強。因為從穩定經濟增長來講,這是很重要的政治任務,那么不管在財政上還是貨幣政策上,一定是會保持相對寬松的政策,這對我們來講是有利的。
另一個是中美貿易關系。按照現在的觀察,中美之間達成貿易協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協定一旦落實,對于中方來講,在貿易方面一定會有很大的助益。對于整個商品包括橡膠的價格來講,應該有很大的穩定和利多作用。
風險我覺得主要還是來自于宏觀,因為宏觀會發生一些,我們料想不到的這種風險,我不知道這些會對商品造成什么樣的沖擊。
大宗內參:您對橡膠的交易策略是什么?
童長征:策略方面,單邊的話,我覺得主要還是在逢低買入,因為這個價格水平,再去看空橡膠,我覺得收益要比風險小很多。從套利上來講,伴隨20號膠上市步伐越來越快,19價差應該是縮小概率大于擴大概率。比較傾向于在19之間做一個正套,雖然目前這個價格水平比較低,但條件和過去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我們不能再用過去的規律來指導我們的現實。
從跨市場來講,我覺得國內相對國外處在一個偏低的水平。國內應該會有更強的機會,在比價上低位向高位轉。也就是說,可能買國內拋國外這種反套應該是一個相對比較穩妥的策略。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李鐵民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